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本节课努力营造开放、和谐的氛围,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沐浴文字背后的精神。这篇文童讲述这样的故事: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林肯,以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才华,化解了人们对他的嘲讽和羞辱;通过不懈的努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全文以对话串联,语言朴实,耐人寻味。在教学中,积极开通多种渠道,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心里,深入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真切体验人物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品悟人物的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3.
曹今芳 《考试周刊》2013,(74):33-34
<正>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演说辞,主要围绕林肯的三段话展开描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演说辞这类题材比较陌生,是第一次接触,还要在林肯的演说中感悟他的思想,难度颇高。教师应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课文中的隐线——参议员态度的变化,创设话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林肯的三段演说,体会这三段话中人物的思想情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本课图文并茂、文字优美的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学本课时,应通过观察、朗读、想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教学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农村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设计试图突出预设,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篇写人的文章。本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在不断改进中形成此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是强化诵读、注重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材是阅读的范本,师生的一切阅读对话都需要在品文析句中进行。而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阅读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感悟、内化吸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从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黄娟 《双语学习》2007,(8M):18-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在读、思、  相似文献   

13.
杨敏 《广西教育》2007,(7A):53-5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几则案例,谈谈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宋慧红 《云南教育》2008,(10):28-2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本组教材以爱为主题,选择古今中外流传的颂扬人间真情的小故事为课文,以平凡事物表现人的心灵美。教学这篇精读课文,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三个儿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课文,描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但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一、会认读6个生字、7个词语,会写生字胳、膊。二、读通读顺课文,能读准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三、能领会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设计既关注人文精神的开掘,又关注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同时,强调学生是对话的主角,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的感受、经验的交流。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感受少年的机智。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图在整体把握文本神韵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支点,牵动全文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语文课堂更加原生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春花 《广西教育》2013,(45):56-56,64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散文,主要写“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全文以“望月”为聚焦点,虽形散而神聚。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 1.反复诵读,逐层递进,读中领悟 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多种朗读训练形式:“自由读”——画下最能触动心灵的句段;“品味读”——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教师引读”;“丰富人物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指名读”——听听哪儿读得最动情等,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逐步领悟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作者给我们展示的优美、恬静的春天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