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信息环境中,媒体培养并影响着受众对他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态度。媒体对新闻素材的目的性选择和解码方式对国家形象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本文以德国主流媒体之一《南德意志报》为研究对象,对该报2016年以中国经济为主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和话语分析,在此基础上勾勒该报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形象。  相似文献   

2.
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自从成为焦点后,世界都比以往更加关注中国。笔者相信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是以印尼《罗盘报》(Kompas)作为个案讨论外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罗盘报》作为一个印尼最权威的报纸,它到底以什么样的声音来报道中国及塑造中国特定的国家形象。本研究针对印尼《罗盘报》自2013-2014年以来有关中国报道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希望通过这份论文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12):85-90
社交媒体时代,全球报纸加强向社交媒体转型和拓展。本研究通过社交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全球报纸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结构和影响力进行研究。发现全球报纸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紧密连接的网络。全球报纸网络依然存在核心-边缘网络结构,同时出现新变化。一方面,传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报纸如《纽约时报》依然在社交媒体全球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绝对的影响力。同时,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美洲国家如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巴西等报纸在社交网络上通过加强自身内部链接,形成紧密连接的小团队,进入了全球媒体的核心位置。美国《纽约时报》、西班牙《国家报》、哥伦比亚《时报》、委内瑞拉《环球报》、秘鲁《商业报》、法国《费加罗报》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节点。《人民日报》在全球社交网络影响力排名19位。与《纽约时报》个体网络相比,《人民日报》个体网络无论从网络密度、连接节点数存在较大差距,更缺少像西班牙《国家报》紧密连接的小团队。《人民日报》在提升社交网络影响力方面尚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9,(2):6-6
据中国新闻出版网:日前《今晚报》与韩国《新华报》、南非《华侨新闻报》、西班牙《欧华报》、意大利《欧洲华人报》、匈牙利《新导报》等5家海外华文媒体签订意向书——从2009年开始合作创办《今晚报》海外版。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抑或全球战略,很大程度上和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息息相关。日本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引导本国民众看待中国和中日关系,对于中日双方都显得至关重要。研究日本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助于消除中日双方的误解,增进相互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我国的对外传播,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本文以《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作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其1995-2005年的涉华新闻,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总结了这一时期日本报纸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于小薇 《新闻世界》2012,(7):219-220
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媒体作用已毋庸置疑。《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代表性媒体,本文试分析其所报道的内容以及海外读者的反馈,以期从中浅析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作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7.
新生改版     
《中国记者》2014,(1):113
人民日报社主管《中国城市报》获准创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批准,以服务于国家城镇化战略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专业媒体《中国城市报》创办。《中国城市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将按照中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在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浙江同心集团总裁、葡萄牙国际龙商会会长陈王斌递交的提案是《关于扶持海外华文媒体,拓宽中国对外宣传渠道的建议》。他告诉笔者,浙江同心集团联合一批海外爱国侨领投资创办的《欧洲同心报》已经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正式发行,并准备扩大到欧盟20多个国家,有望成为欧洲第一大中文报。海外中文出版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了4起新闻单位和记者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中国产经新闻》《中国县域经济报》等4家媒体违规出版专题报道、违规进行形象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危害基层单位和群众切身利益,扰乱市场和行业秩序,损害新闻媒体公信力,败坏新闻工作者形象。此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肃处理有关违法违规新闻单位和记者,对于新闻违法违规行为是有力的震慑,有利于促进新闻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11.
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不断增加,南海争端也愈演愈烈。2016年7月南海仲裁案让中菲关系进入了紧绷的至高点,但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却一反阿基诺三世亲美的作风,反而向中国伸出橄榄枝。一时间,人们开始议论中菲关系是否转暖。笔者认为,分析菲律宾主流媒体涉华报道能够获悉菲律宾主流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从而推断中菲关系走势。因此,本文选择菲律宾最受欢迎的主流报刊《菲律宾每日问讯者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杜特尔特上台后该报网站上的涉华报道。本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具体分析《菲律宾每日问讯者报》的涉华报道,第三部分综合分析报道并得出结论——指出《菲律宾每日问讯者报》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并预测中菲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尤浩 《中国出版》2012,(18):53-55
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美英等国媒体正式播出,从此开启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公关时代。在欧美主流媒体上也首次出现了由中国人自己掌握话语权的铿锵之声。如何通过积极改变传统话语体系来消除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改变近百年来西方对传统中国的"积贫积弱"的偏见,将是今后系列形象宣传片制作、传播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3.
岳子荷周丽 《视听》2016,(6):137-138
国家形象是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媒介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方式,在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中起到了"传声"与"扩音"、"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媒体的公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本文以《人民日报》对十八届五中全会报道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来研究这一事件的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刘祥平  许芊芊 《新闻知识》2023,(1):48-54+94
本研究基于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型,以《华尔街日报》2000年至2019年有关中国对外援助的112则新闻报道为例,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华尔街日报》通过对关键词的选择,同时利用主位推进模式、霸权野心的预设和隐秘表达观点的话语互文,虚构出中国利用对外援助称霸世界的国家形象。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经历从“不值一提”变为“机会主义”再到“野心勃勃”的变化,形象的建构与变迁折射出,报道中的话语修辞受到意识操纵,他塑形象的建构过程彰显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5.
万洪新 《传媒》2012,(9):66-67
正"品牌强则媒体强,品牌弱则媒体弱",在报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报纸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在夹缝中生存的行业报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以《家庭医生报》为例,《家庭医生报》位居南昌,没有北上广优越的地理和卫生资源优势,但发展20多年来,始终紧扣"家庭医生"做好文章、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用心用情做好健康服务,从而赢得了全国百万读者的青睐,也算是中国卫生报刊中的一个典型样本。那么,《家庭医生报》的发展靠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重视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浙江同心集团总裁,葡萄牙国际龙商会会长陈王斌递交的提案是《关于扶持海外华文媒体,拓宽中国对外宣传渠道的建议》。他告诉记者,浙江同心集团联合一批海外爱国华侨投资创办的《欧洲同心报》已经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正式发行,并准备扩大到欧盟20多个国家,有望成为欧洲第一大中文报。海外中文出版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他们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经营海外的媒体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照,迫切需要国内新闻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李琳 《今传媒》2017,25(11)
本文以越南《人民报网》广西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框架理论的内容分析法,探讨越南主流媒体如何呈现和构建"广西形象".研究发现,越南《人民报网》主要报道越桂合作交流的积极内容,新闻报道态度呈正面,在传递本国价值倾向的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广西形象.文章指出,越南主流媒体对广西的报道遵循服务于国家利益的逻辑;"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借助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作为和成果,有助于中国"一带一路"话语建构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出席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前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29日接受了金砖国家媒体《巴西商报》、《俄罗斯报》、《印度教徒报》、《人民日报》、南非《商业日报》联合书面采访。胡锦涛主席就有关金砖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19.
虽然对于“主流”媒体的理解目前有多种,但恐怕谁也无法否认《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的“主流”形象。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信誉卓著,社会地位很高,其媒体影响力绝不只限于所处的城市,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全球。“主流”媒体在很多国家指“具有较高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国制作了诸多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带有着强烈的预设前提下的"他者"意味,多数呈现出的是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而韩国KBS制作的2015特辑《超级中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贯有的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铺垫,通过分析《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探索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