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入学准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研究,是目前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揭示了影响入学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学生和学校,并概述当前美国各州入学准备研究的情况以及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的入学准备研究,是目前美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揭示了影响入学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学生和学校,并概述当前美国各州入学准备研究的情况以及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4.
《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全日制聋校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幼师转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整幼儿师范学校的布局和办学模式、理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体制、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世界各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幼师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学校自主两方面的积极性,爱护幼师系统的原有师资队伍.转型后的学前教育专业要重视专业建设,首先要构建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性课程、工具性课程、实用性课程在内的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何海波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2):100-103,106
采用入学准备测评工具SRTB-CV,对170名大班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行为帮助、精细运动、感觉运动和大运动技能发展方面优于本地儿童,但在学习方式、认知发展、言语发展,以及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显著落后于本地儿童。因此,流动儿童家长、社区教育、幼儿园等必须多方面促进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政府应实施针对流动儿童的补偿性学前教育,改善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Margaret Riley 《British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1997,24(2):66-70
Margaret Riley, who teaches at Woodside Senior School, Bolton, considers approaches to the teaching of a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in a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moderate learning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8.
9.
陈懿婷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1)
生命教育不应是一段风潮,而是成为教育的常态,这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与实践。华德福教育思想以整体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命、用想象力滋养儿童的生命、将教育与儿童的生命紧密相连等观点,给予生命教育以启示:回归本质,教育本应当是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宝贵初心;平等意识,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生命美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2005年5月利用近3年的时间,在辽宁省14个市、地的19所弱智学校开展了课程教材改革与教学策略实验研究。研究从弱智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入手,对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趋势进行思考和定位,提出弱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构建校本教研指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模式,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即在5岁和6岁时分别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考察.第一次500名(年龄M=65个月,SD=3.63),第二次409名(年龄M=77个月,SD=3.63)儿童参加了研究.研究工具在美国研究院设计的儿童入学准备测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结果表明,尽管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在入小学前的一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明显不足,尤其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城乡汉族儿童的差距很大.壮族农村6岁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来自不同乡镇的儿童得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and school readiness was investigated. To measure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 data from the 2001 Canadian Census were used, while school readiness was measured us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Instrument (EDI). EDI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kindergarten children across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in the school years 2000/2001 through 2004/2005 by the Human Early Learning Partnership. A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approach to data analysis was taken given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data (children nested within neighborhood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is related to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outcomes as measured by the EDI. Specifically, all 5 EDI domains wer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by between 2 and 8 of 13 neighborhood variables that were conceptually grouped into 8 categories accounting for family structure, income, education, Aboriginal status, language, labor force occupations, employment rates, and domestic work. Overall, 3 themes emerged from this study that suggest neighborhood-level sources of social wealth: the importance of neighborhood culture, stability, and heterogeneity in promoting better school readiness outcomes for children. Formulations regarding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This is a study of deaf children in Bhimavaram, West Godavari district Andhra pradesh. Physical disability hamper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because of the social stigma that such disability conditions carry. Children with hearing disability cannot speak also as they are deprived of learning and imitating sounds in the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disability of hearing and speaking they are segregated from the rest of world due to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Due to its invisible nature, the disability does not evoke the necessary response from the public. Compared to other human positions, hearing is next to mind itself, mans most important assistant for an integrated and satisfying social existence. It can isolate a person from his/her family, peers and community. Those who do not understand this disability may subject the victim to extremely negative attitudes. 相似文献
14.
“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而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 ,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决定“教什么”。这样就给教师提出了某种挑战。为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准备 :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入学准备是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自闭症儿童的社交互动障碍与行为问题使其容易受到入学准备不足的影响,对参与融合教育造成困难。目前国外通过课程和量表两种方式评估自闭症儿童入学阶段的优弱势,基于学校和家庭方面开发了多种早期干预项目,为我国开展自闭症儿童入学准备关键影响因素、评估工具研究、探索入学准备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课程综合化是近年来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既是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在学前教育艺术领域的表现和反映,更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以及艺术性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客观规律认识的理论概括。一、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一)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1.对学前儿童的研究。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归宿,也是课程的归宿。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已有发展水平是课程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都有…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群体之一.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现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较差,但并未与非留守儿童形成显著对比.同时,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对小学第一学年内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此,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入学准备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我们应正确看待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切勿夸大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