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颜氏家训》入手,分析了中国古代传统家训的内容和价值取向,进而归纳出中国家政思想与国外家政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的族工有如下职能:有立继之权,但是必须经过族人会议的共同评议才能生效;参与主持族人家产的析分,掌管本族的族谱,在特殊情况下主持族人的家事,还有族产管理权,有对族内不肖子弟进行教导的义务,负责保管族人内部的协议书,负责抚育族内的孤儿,主持族人的丧事。  相似文献   

3.
王十朋《会稽三赋》是南宋时期有名的地理大赋,记录会稽一地的山川、物产、人物、古迹,它的产生与当时社会重史修志的时代文化氛围、王十朋个人当时的仕途任职、文学历史螺旋发展规律的驱动、地志与赋这两种文体内在本质功能意义上的一致性以及作者本身的性情学识等因素密切相关.《会稽三赋》,尤其是《会稽风俗赋》,既具有显著的地志特征,又呈现出浓郁的文学特色,因而在赋学和地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孝宗隆兴年间王十朋任职饶州,与洪迈等人结楚东诗社,以诗筒传递的方式次韵唱和。诗社唱和诗歌分别辑有《楚东酬唱集》和《楚东酬唱后集》。虽然这两书今皆已亡佚,但通过对现存文献的梳理,探寻这一社集诗选的刊刻情况、收诗内容,对于考察孝宗朝唱和诗歌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蜀韦縠距韦庄时代较近,其唐诗选集《才调集》收韦庄诗63首,其创作顺序与明代朱承爵十卷本《浣花集》诗作次序大致相同,据《唐音统籤》韦庄散佚诗作大抵是入蜀后诗作的观点,《才调集》所选韦庄诗作后半部分多数乃韦庄入蜀后诗作。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践行者。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他有关读书、修身和治家的言论与实践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曾国藩认为,读书贵在立志,重在深造自得,即不把读书求学仅仅看作是与个人荣辱得失有关的事情,既当志存高远,又应脚踏实地、修身务本。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是曾国藩一生用以儆惕的修己之道,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曾国藩的治家理念是:愿家族世代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为仕宦暴发之家;愿子孙个个为读书明理之君子、礼义之旗帜,不愿他们做大官、发大财;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瞩,骄怠者败。所有这些,在《曾国藩日记》中都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之际,一部《颜氏家训》集传统家训之大成。其作者颜之推,一生颇为坎坷,历任四姓,"三为亡国之人"。《颜氏家训》一书蕴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以颜氏倡导的忠孝观念作为主线贯穿全书。相比于儒家传统提倡的忠孝两全思想,颜之推教导子孙以孝为本、以忠为末,这与传统道德中的"忠君"观念已完全不同。究其原因,这种忠孝思想的改变是当时社会整体思想的反映,有其存在的思想源流、时代背景,并受一定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前人对朱淑真"不贞"的误解,文章爰依朱淑真的情感历程为线,认为朱淑真的情感先后经历了少女时期的欢恋、新婚初期的缠绵、与夫离别的愁思、遭夫冷落的怨恨四个阶段。通过对《断肠集》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可知朱淑真是一个情感专一的历史悲剧性人物。  相似文献   

9.
在《四库全书》的誊录与《四库》提要的撰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忌讳的文字。如何处理这些忌讳文字,是《四库全书》编纂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四库馆臣为了规避“违碍”字句,不惜任意改动原文。明赵迪《鸣秋集》的提要,为我们了解四库馆臣的有关处理方式,提供了很好的例证。研究这些忌讳文字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乾隆时期的文化生态,也有助于更好地使用文献。  相似文献   

10.
惠特曼是美国最杰出的民主诗人。诗人通过他的代表作《草叶集》歌颂自由、平等、科学、国际主义等。这些主题是惠特曼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惠特曼研究和范妮·费恩研究在美国同时复兴,惠特曼的《草叶集》和范妮·费恩的《蕨叶集》成为互文参照.历史文化研究和文本细读揭示惠特曼和范妮·费恩在宣扬男女平等和母亲的力量时既有共识也存异议.两部文集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12.
古代经典中的家政思想与社会政治思想密不可分。《论语》、《孟子》在论述修身治国之道的同时 ,对“齐家”亦予重视。“齐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孝顺父母、夫妇关系、子女教育、物质生活和理想家庭模式等方面。这些对后世起到先导的根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描写明代杭州风土人情方面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说是唯一一部再现当时杭州及西湖风俗画"西湖小说"。最近几年随着杭州旅游资源不断整合,促进了西湖文化这一具有浓郁杭州旅游特色本土文化相对繁荣。《西湖二集》中所具有的地域性、世俗性和人文性特点会加大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这一论题研究成果必然会增添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邵雍的《伊川击壤集》清晰地记载了他的人生轨迹,从中可以看出他人生志趣的变化过程及其心理动因。早年的邵雍曾应礼部贡举,走的是读书应试求功名的道路。后因家庭经济条件和自身健康状况的限制以及受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思想的影响,邵雍转而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在由“立功”向“立言”的转折过程中,邵雍下了一番勘破富贵、铢视轩冕的修养功夫。在北宋的党争氛围中,他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和功名富贵伴生的风险,对现实政治采取了冷眼旁观、袖手不为的姿态。邵雍崇经术而抑政事,大力提高名教事业的地位,其实质是要把理学思想体系建立为一种话语权力的知识型构。邵雍的学术旨趣是纳外王于内圣之中,其人生最高理想是名教事业,所以他虽身处官僚体制之外,却有着体制内士大夫垂训百姓的精英意识和导师心态。他在诗歌创作中内化了其学术精神和政治品格。实现了学术主体、政治主体与学主体的内在融合。  相似文献   

15.
自本期开始,中国德育杂志社会与人民教育出版共同开办“课程教材”栏目,本栏目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之理念、结构、呈现方式问题进行研讨,交流,以推动教材建设,服务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三叶集》是宗白华、田汉、郭沫若早期的通信集,其中涉及到关于新诗的讨论以及其他,从中可以看到早期白话新诗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探索,并了解不同诗人在早期不同的诗歌观念。  相似文献   

17.
18.
刘禹锡是中唐韩、白之外独辟蹊径的优秀诗人,也是参加过永贞革新的政治家。其留传至今的八百多首诗篇历来为后人所关注,然而在现存的《刘禹锡集》中,尚有十六首联句诗未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其实,通过对刘禹锡所参加的联句活动及其所参与创作的联句诗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这些联句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刘禹锡各个时期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9.
《青楼集》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记载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生活的专著。笔者试从《青楼集》对元代女演员的最终归属及她们的婚姻状况的记载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元代演员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和整体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朱湘诗歌成熟期的代表作《草莽集》典型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的流派特征,而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在中国新诗从自由体诗向新格律诗转型道路上做出了许多独特的有价值的探索,尤其对新诗的形式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草莽集》中的诗音节和谐优美,形体圆熟美观,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