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随着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和演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内化、精致化、复杂化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形似”“传神…‘气韵生动”“意境”这几个主要的审美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绘画审美有一种由感情到理念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视觉形象在认识上的飞跃,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获得美的享受,应从认识绘画符号(风格),画面意象(内涵),视觉提炼(观察)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段毅丹 《考试周刊》2010,(29):49-49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的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4.
审美体验作为一种高级形态的主观意识体验,其美感的产生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神经机制,有关审美体验的神经机制研究非常艰难。上世纪90年代初,艺术审美神经机制的研究开始起步;上世纪90年代末,很多关于情绪等主观意识体验的神经机制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审美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Zeki、Solso等学者率先通过视觉艺术刺激启动了审美神经机制的跨学科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很多学者关于视觉审美神经机制和绘画艺术的脑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尝试。本文就将对绘画艺术审美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绘画属于视觉艺术,二者作用于审美主体的不同感官。它们同时具有表达一定情感,使审美主体在精神得到愉悦,在理性上得到满足功能。所以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艺术。但是,由于二者在物质材料及材料的构成方法上的差异,导致其反应物质世界的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但也各有局限。下面笔者将试图分析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在审美特征上的差别,企图通过这一差别,最终能清楚、深刻地认识音乐艺术在审美特征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绘画艺术审美性的归纳、审美问题复杂性和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观念的积淀等多方面深层次剖析了大众审美与个体审美的矛盾根源,相互转换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大众审美与个体审美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对体,而是可以相互转化融合的关于审美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1现代审美视野中农民形象日益多样化的原因 1.1社会身份的差异性 时代带给农民自身的变化和农民社会身份的差异是近期农民题材绘画的表现空间得以拓展的首要原因。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现今的农民阶层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探析当代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价值与审美表现,对展现中国美术时代精神与构建国际化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综合材料的绘画表现价值及其文化属性,并从材料的表现功能、精神内涵的表达以及绘画意义的探寻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其审美表现,并以此说明了综合材料绘画承载着文化环境转变与思想观念变迁的精神内涵,通过利用和强化材料的表现力,塑造符合材料特性的新的形式语言,拓展新的艺术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 ,明暗无处不在。从一种客观存在到成为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明暗其自身的特性和它在绘画风格演变中角色的变换 ,都展示其自身独有的魅力。本文力求从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明暗问题 ,以突显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和对其进一步认识的可能 ,从而看到明暗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一个要素 ,而且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人格类型与绘画艺术审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其实质主要是围绕人格问题展开的,作为中国古代绘画思想内核的传统审美方式,其实质也是对自我人格的欣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儒、道、释及明中叶兴起的左派王学对“性”和“情”的不同阐释,来描述三种典型传统人格类型的代表画家及其绘画艺术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1.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上世纪初因西学东渐使文人画主流地受到强烈冲击,失却往日的辉煌。而当代中国画的面貌与传统文人画有了明显差异,其思想文化内涵的质变,使中国画经历由古典向现代的演变。遵循“温故知新”的规律,从形而上的层面对文人画的画理作一番梳理。正本溯源,这将对中国画的“变”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目的是多样化的,美的形态是多元的,审美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但审美素养是每个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对绘画艺术作品的品评应是全面的、兼容的和科学的。“像的”不一定全是好的;“不像”的不一定是不好的。重要的是作品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表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情感,以及它能否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与审美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人,心中所产生的美感却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面对相同的美的事物,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绘画过程中人的审美心理是如何产生和体现的呢,本文将从审美心理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借鉴禅宗二派的分法,将中国画史分为"南北宗"的理论创新,其主要贡献是中国画流派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指向是古代山水画,对明、清两代的中国画发展影响甚大。那么既然有"南北宗"的山水画,就必然有"南北宗"的人物画,本命题就是这样产生的。南宗人物画以写意为创作形式,因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目前研究南、北宗山水画的人很多,而研究南、北宗人物画和花鸟画者"鲜有闻"。所以梳理南宗人物画发展脉络,解读南宗人物画风格流变和审美取向,具有填补南宗人物画研究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 ,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以及技法、美学义蕴认识和展望 ,对日后继承和创新中国绘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闽北廊桥彩画是闽北人文历史的深厚积淀,它与闽北民间风俗、民间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闽北特有的廊桥彩画艺术特色,是闽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廊桥彩画的形式、题材、寓意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闽北廊桥彩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影视剧音乐在现代传媒时代,面对市场,面对公众,所显现出来的个性与共性统一的艺术形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接受方式与审美标准,其创作样态,创作技法,及其所生发合成的审美意境乃至崭新的艺术形态,正以人们难以预想的速度和方式在持续扩展和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8.
唐宋两代的绘画在作品和理论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从唐宋画论中神、妙、能、逸等品评术语的理论变化,山水、人物等画科的划分,绘画功能理论的发展变更和绘画技艺理论趋于完善四个方面看当时社会审美评价体系的构建情况,可以看到这些理论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绘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当代绘画审美观念的认知是欣赏当代绘画的基础,面对千姿百态的当代绘画作品,如何去把握其创作思想,是认识当代绘画作品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画线描艺术美学观的核心命题——气韵生动和中国画线描艺术美学观的实质——人格修养来解析中国画线描艺术,让我们重新认识传统美学观之精髓,并借古开今,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