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古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对阴宅(墓葬建筑)营建和装饰自是尤为用心。明清时期,川渝地区地上仿木结构的石质墓葬建筑流行开来,这些被统称为墓碑建筑,即是立在土冢前,刻有墓主信息的建筑部分,由最初的铭旌发展为仿制阳宅进行“微缩”和“置换”的石质建筑。  相似文献   

2.
王杰 《寻根》2013,(1):70-77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从六世康绍敬到十八世康庭兰,中原"活财神"康家富裕了十二代,根据《康氏家谱》及现存碑刻记载,在从明朝到清末长达400年的时间内,巩县(今巩义市)大富康氏家族的庄园从半山腰建到了山顶,成为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典范。在400余年的兴盛和繁荣里,康家一度达到民间所说的"头  相似文献   

3.
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诞生而延续至今。民间工艺的繁荣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土归流带来的汉文化很快在水族地区得到应用,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工艺精湛的水族墓葬建筑。以干栏式石板墓为代表的墓葬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族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认知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其特有的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水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汉江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最大支流。明清时代,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得汉江水运发达,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大批商贾,建造了许多会馆建筑。这些建筑既有传统的儒道文化内涵,也有明清时期广泛盛行的商业文明内涵,同时兼顾汉江地域文化特征,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商业文明的有机结合,是明清时代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水陆画,是佛教、道教举办水陆法会所必需的神像画。最近,成都发现了一大批明清时代的水陆画。其内容题材极其丰富,为研究明清以来四川地区的宗教信仰、风土习俗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本文以清末的一组《十殿冥王图》为史料,依据佛道经籍所载,对图中的主要内容、神真、图像加以分析,以此了解四川地区民间的十王信仰。  相似文献   

6.
正明清时期鲁西地区的鲁义姑信仰鲁义姑,刘向《列女传》称"鲁义姑姊",民间称"鲁义神姑""鲁姑奶奶",是鲁西民间代表性的女神之一。有学者考证,鲁义姑故事发生的时间应为春秋后期,其故里为宁阳县南义村(今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南驿村)。鲁义姑是鲁西地区特有的乡土神灵,承载着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相较其他神灵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至今  相似文献   

7.
浠水县博物馆于1984年7月征集入藏了一方"九一八"纪念碑座。该碑座白石质,长70厘米、宽67厘米、高54厘米,四侧面中一相对侧面刻有铭文,分别是"永远对日经济绝交"、"日本于九月十八日强占东三省我们要团结奋斗雪耻复仇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二日建立蕲水反日会"(蕲水即今浠水县),顶  相似文献   

8.
《寻根》2017,(3)
<正>明清以来,围绕邹平古城近郊,聚居着张氏、马氏、成氏三大仕宦名门。其中成氏家族,官不显人显文显,以誉称"修志世家",著述丰赡,声名远播,为诸家名门所汗颜。  相似文献   

9.
济公小议     
海波 《华夏文化》2009,(2):50-51
济公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有关济公的故事和种种传说,自明清以来流传极广,影响非常大。在这些传说中,济公是一位见义勇为、打报人间不平且神通广大的侠僧。他嬉笑幽默,不修边幅,乐善好施,扶危济贫,由此得名“济公”,民间有时更是尊称他为“济公活佛”。佛教徒们则把他神化,认为他是“降龙罗汉”转世。  相似文献   

10.
金爱秀 《寻根》2008,(2):18-22
中国艺术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它深埋于地下,得以较好地保存,更由于它的艺术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等不可或缺的资料。这颗明珠就是汉画像。这些画像主要依附在汉代墓葬中的建筑构件——画像石、画像砖及壁画上,属于墓葬艺术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晋南地区黄河、汾河交汇处的后土祠,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祠庙,方志中记载"其祠庄严宏巨,为海内祠庙之冠"。当地的后土崇拜由来已久,金以前盛行国家祭祀,金元两朝改为皇帝派官员祭祀,明清时代"沦为"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而厚重。本文拟以后土崇拜的渊源、祭祀沿革为主线,探究后土祭祀由皇家主持转为官方推行并最终成为民间信仰的变化过程及其缘由。  相似文献   

12.
观音信仰源于印度大乘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随着观音信仰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相关"疑伪经"和各种"观音灵验记"的出现,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苦难大众把观音菩萨奉为"救世主",致使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广为盛行.唐宋至明清,"变文"、"宝卷"讲唱观音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等广泛流布,观音道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洞等纷纷营建,形成了中国化的观音,使其信仰愈演愈烈,至今仍在民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四川省遂宁市利用当地的观音民俗文化资源,打造"西部观音道场",以此突出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即将成为西部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墓葬中的"擬山水畫"同時提供了兩種信息,既涉及地下墓室中爲死者設計的繪畫程序,又涉及它們所模擬的地上山水畫作品。本文討論近年在唐代墓葬中發現的若干這類壁畫,通過檢驗它們的内容、位置、樣式和風格,力圖把中國美術史中的兩個相對獨立的領域——以考訂鑒别爲前提的繪畫史研究和以考古發掘品爲基礎的墓葬美術研究——在方法論和歷史研究兩個層次上進行結合。  相似文献   

14.
正严州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民国元年(1912年)10月废,明清时境域大约相当于今杭州市的建德、桐庐、淳安三县市。为了行文方便,以上地区和金华地区兰溪市合称"兰严"。东阳是近代江南移民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有大批工匠以精湛的工艺,长期在兰严等地主持建造了无数恢宏规整的民居、厅堂、祠宇等,也承揽了需求量庞大的民间常用家具和生活用具的制作业务。东阳籍工匠以其鲜明的  相似文献   

15.
翟昙寺在青海省乐都县城西南26公里处的南山脚下。据史料和碑志记载,寺院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津应三罗喇嘛请求,敕赐寺额为"翟昙寺"。后经永乐、宣德等帝扩建,成为河煌地区著名的喇嘛教寺院。翟昙寺以古朴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壁画著称。其中总面积约360平方米的回廊壁画,是该寺的艺术精品,在瞿昙寺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翟昙寺回廊建筑共计引间,现28间回廊墙面上充满了以佛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壁画,其场面之宏大、构思之奇巧、形象之逼真,令人赞赏不已。从现存壁画的风格、技巧及有关题记来看,其制作完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羊楼洞位于湖北东南部的赤壁市羊楼洞镇境内,明清之际系蒲圻六大古镇之一,今是北向"茶叶之路"的重要遗产点。镇区现存一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街,该街保存较为完好,承载着中国制茶业发展的众多历史信息。本文在"线性文化遗产"理念的指导下,经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对羊楼洞镇的概况、沿革及其文化遗产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尤其是以石板街为着眼点,对这份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消隐与重构: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指向的家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的价值标尺,而"家族"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文化心理情结和精神价值指认也从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观念形态中.尽管在东、西方文明中家族文化有着不同的实践形态和价值认证,但家族文化自始至终"存在着"其本身就是一种人类历史的真理性叙事.20世纪以来家族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总体性复兴和阶段性消隐两者并存的状态;而现代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家族文化则表现出"寄生性再生长"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上.  相似文献   

18.
<正>真佛山德化寺位于达州市达川区福善镇,以"三教同宗"的文化景观作为自身组织派别和宗教教义特色,经200多年创建宏法、兴衰存毁,至今已形成了川东北地区颇具规模和地方特色的庙群建筑。本文以真佛山德化寺"三教"圆融的宗教格局为对象,选取德化寺各殿堂楹联和匾额作为切入视角,揭示和阐释真佛山德化寺立足于中国宗族社会及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将"儒释道"糅合改造以凸显民间精神信仰和伦理秩序建构的文  相似文献   

19.
鹿邑“长子口”墓的青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午 《寻根》2013,(4):56-58
1977年冬,河南考古工作者在鹿邑县太清宫镇清理了一座商末周初时期的大型墓葬,发掘者依据铜器铭文,称之为"长子口"墓。该墓出土各类文物共计千余件,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有礼器68件、乐器6件、兵器及工具20余件。这批数量较多的青铜器,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豫东地区所仅见,在全国也不多见,无疑是上世纪末我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20.
青山庙会是陕西关中西部地区一处影响较大的庙会活动。青山九间神祠为获取各自在信仰圈中的正统性、认同感和影响力,采取了以"血缘关系"、"政治权力"和"政策文本"为切入点的不同实践策略。这些策略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人际伦理秩序、政治权力符号,以及现代社会管理进程中的政策制度相吻合。各种策略的实施其实质是在强化信众认同感的同时,扩大和巩固民间信仰的社会基础,寻求信仰社区的功能性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