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表内除法"教学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余数除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学生初次接触"余数",认识竖式计算除法,更是以后学习复杂余数除法的基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教好"有余数的除法"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买文具"是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法"单元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后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中试商、调商的重要基础,主要借助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重点学习判断商是几位数(定位)的方法。在学习本课之前,我对学生进行前测:"你能计算出90÷30和100÷40的结果吗?可以的话,请用尽量多的方法计算出来。"结果从学生的错例中发现,学生对于商及余数意义的理解不  相似文献   

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五年级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开始,它既是小数除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  相似文献   

4.
<正>让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下面是我对教学生认识"比"懂得运用"比"的一点想法。数学概念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求同和求异、抽象和概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学生接受数学概念时,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乘除法基础知识。通过对比操作过程、计算过程和练习过程,帮助学生从"平均分"的除法迁移到有余数的除法中,从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分法和算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林伟 《江西教育》2022,(14):54-57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通常先以"平均分"引出除法,再辅以"包含除"来帮助学生实现除法的双重意义的完整建构.这样"顺应式"的学习也能使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其异同.那么,教学能否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行"同化式"的学习,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知呢?下面,笔者以特级教师朱国荣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  相似文献   

7.
除法的意义"。在以前虽然没有用定义的形式出现,但学生通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给出定义,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理性认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第七册也学过,这里主要是复习整理,使学生对"关系"掌握得更牢固。同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乘、除法的验算并为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打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复习、比较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己学懂知识,发展思维。一、除法的意义在表述形式上与减法的意义类似.都是"已知…  相似文献   

8.
钱守旺 《四川教育》2007,(11):28-28
"比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精心安排了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本套教材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  相似文献   

9.
正人教版修订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学习内容由三年级上册下移到了二年级下册。二年级的学生会如何理解这一学习内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研讨。一、研讨情况在对教材进行研读之后,我们发现,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的难点分散到了四个例题中。例题1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例题2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题3学习除法竖式;例题4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例题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没有问题的。如何进行教学呢?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  相似文献   

10.
孙志勇 《山东教育》2005,(19):81-82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②分数除法应用题;③比的初步认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验用多种方式平均分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理解除法意义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体会除法的意义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表内除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除法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除法意义内涵的理解不准确,导致教学出现一些偏颇:比如,侧重等分除而弱化包含除,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知识;又比如,更多注重学生运算的正确率,而忽视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现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研究框架,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出发,优化“表内除法(一)”的单元教学。  相似文献   

13.
“笔算除法”是小学阶段运算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除法竖式意义的理解不充分,因此在学习“笔算除法”前,教师安排了“用长竖式记录分的过程”这一内容。通过动作表征、图式表征、竖式表征及表征之间的关联,丰富学生对竖式意义及算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后续学习笔算除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4.
三册一单元“表内除法(一)”,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以后学习除法的各种应用、除法定义,以及分数、百分数、比的准备知识。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学习分析数量关系,能够根据除法意义解答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后,教师可设计下面的自测题让学生自测,以便了解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除法源于减法。除法竖式源于减法竖式,根植于除法意义,它的演变是数学知识简洁美和程序化的智慧体现。除法竖式结构复杂,学生初学习,由于缺少对除法竖式结构原理的理解,会出现难以接受除法竖式写法的学习困难。基于此,笔者通过整体构建,把除法竖式与减法关联起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结构原理,体会除法竖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②分数除法应用题;③比的初步认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下面针对每一小节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做简要的分析,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法则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一、内容分析:分数除法是在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整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除法是作为分数乘法的逆运算来定义的。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17.
分数除法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的计算;并能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打下基础。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不同的是分数除法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法则。为了便于学生逐步理解,教学分数除法时,一般先让学生学分数除以整  相似文献   

18.
小数除法是学生学习小数计算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确实提高学生小数除法的能力,"准确把握"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吕权珍 《广西教育》2014,(41):82-82
正"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开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为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知,形成可靠的表象,建立牢固的模型,都将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紧紧依托教材编排,抓住学生的实情,科学引领学生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平均分概念,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加速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一、注重学生积累,打造朴实的课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似文献   

20.
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过渡到表外除法的桥梁,也是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重要基础。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应抓住以下几点: 一、联系旧知,做好铺垫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是表内除法的扩展,计算方法的基础是乘法口诀,因此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前,应首先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