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凡“语言文字的运用”(或“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运用“语文综合运用”)出现15次,“语文实践”出现7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我认为凡是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样离不开“语文实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要实践什么,怎样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11月我参加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就以到周宁县上的示范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活动课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活动课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而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来源于他们的自信心。实践证明,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语文活动课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活动课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而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来源于他们的自信心。实践证明,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刘苹 《学语文》2023,(2):15-17
以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为例,探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单元活动设计并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在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积极实践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中形成和提升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指向设置具体情境和活动任务,并遵循核心素养形成规律聚焦言语实践活动开展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依据课程标准研制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推进语文考试评价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参考核心素养取向的国际大型教育评价项目的实践经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建构以“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大观念”为核心的语文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其中:情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3种类型,语文实践活动是指为了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开展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行为,语文课程大观念是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获得的对语言文字运用本质规律的认识。该模型以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为依托,借助典型且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系统评估学生对语文课程大观念的理解,可用于命题质量评估、语文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语文教育质量监测与提升等。  相似文献   

6.
开讲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认识的定位1.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姓“语”。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中心,以语文知识、技能及其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习得为落脚,借助于综合性学习活动,营造学语文的“场”,培育综合学语文的“场效应”。(1)从语言文字的吟诵出发,文言性的通过文白对译、成语典故、警言睿语等语言精华的玩味和记诵竞比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渐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由此激发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与激情,生发承传民族文化的责任使命。(2)从文本附着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中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固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但只有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应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素养。因此,拓展语文实践活动途径,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语用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生命与活力所在,学生作为语用的实践者,只有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尊重主体生命,激活内在欲求;发挥主体潜能,综合听说读写;升华主体创意,探寻螺旋创生"等实践策略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才干,提高综合素养。因此,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迸发创新的火花,获得新的经历、体验、感悟,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提升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小学语文低段无纸化教学测评的设计与实施出发,依据情境教育来灵活多样地设计测评活动,将教育游戏融于教学评价之中,将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转化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关键能力,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语言文字训练,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发展,尤其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有效地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应从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A3):24-25
为让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得扎实有效,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确把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统筹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彰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语文味。于实践中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是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汪翠茶 《中小学电教》2009,(11):132-132
<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实质上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追求一种艺术化的理想境地,即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言语实践行为,使小学生进入审美的胜境,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切地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何为语言文字运用?广义的“语用”是指在学习和生活等情境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经验来处理问题、解决现实矛盾;狭义的“语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阶段,包括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显然,以语用作为起点,是语文教学脚踏实地的根本。落实语用,强化语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扎实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11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了明晰的界定,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真语文”教育应该在语言文字的感知和运用上下功夫,带领学生在课文文本的语言丛林中探寻。“真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1]。  相似文献   

17.
<正>语感就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带有个人经验性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已逐渐成为中职语文课改的一大亮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大纲既强调了中职语文的应用性,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这就给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于语文学科,通过实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呢?一、突出主体,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生的自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学习壁垒,培养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本文以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为例,浅析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玉荣 《现代语文》2012,(7):155-15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