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步 《寻根》2015,(2):56-57
周小泉就是明朝出生于甘肃山丹、后来定居于秦州(今天水)的一代理学宗师周蕙。周蕙,字廷芳,自号小泉。关于周蕙的文字记载,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清代哲学家黄宗羲编纂的《明儒学案》,大概是最早记述周小泉的文本文献了。《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上)有周小泉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黄启臣  庞秀声 《寻根》2000,(5):16-20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传染病。据我国史料记载,此病于东汉建武年间(25年~56年),由境外传入。东晋葛洪在其《时后备急方》中记述:  相似文献   

3.
古播遗踪     
遵义,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在历史上一度称”播州”。”播州”之名,出现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是年改郎州为播州,此乃”播州”建制之始,地域只有今遵义县、绥阳、桐梓的部分地区。以后屡次兴废易名,地域不断扩展。最大时南抵贵阳,东接铜仁,北达南川,綦江以北,西含叙永、毕节的部分地区,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平播后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分播州为两军民府: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平越军民府(隶贵州),”播州建制”长达962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4.
许姓祖地考     
李立新  王道生 《寻根》2006,(5):100-105
炎帝、许由与文叔《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夫许,大岳之胤也。”晋代杜预《春秋世族谱》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元和姓纂》、《急就篇·注》中均有相同记述。在上述文献中,出现了五个人物:炎帝、太岳(四岳)、伯夷、许由、文叔。他们似乎均为许姓始祖,让我们逐一予以分析。(一)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  相似文献   

5.
沈长云  何艳杰 《寻根》2008,(2):115-119
“南宫”是商周之时一个古老的姓氏。《尚书·君爽》等文献中即记载“南宫括”之名,“南宫氏”在金文如《大盂鼎》、《南宫乎钟》等彝器铭文中也屡见不鲜,最近出土的《戟觑》中又出现了“南宫”这一氏名。  相似文献   

6.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尹盛平《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国语》是记载炎帝事迹最早,也是最可靠的文献。从以上所引《国语》的记载中,可...  相似文献   

7.
岷江上游为古史文献记载的大禹故里、大禹治水肇始地和古蜀人发祥地、冉駹古国核心区及今日羌族聚居区。大禹被道教法师和羌族巫师释比奉为巫师始祖,冉駹的巫师为商王朝重要贞人,古蜀人的巫文化与冉駹属同一巫文化体系并以岷山为天庭圣山,羌族与冉駹有着重要渊源关系且至今盛行以天神、山神和家神信仰为中心的巫文化。大禹、冉駹与羌族在岷江上游地区在巫文化上呈现的重合现象,反映了三者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巴族渊源系统地记载巴族历史的最早的古代文献当数在公元350年左右完成的《华阳国志·巴志》。著者常璩是蜀人。他年轻时,大概由于四川省的政情不稳而避难于南方的交败一带,在政局安定之后又返回东晋。关于常璩著写《华阳国志》的动机,任乃强是这样记述的:其主旨在于夸诩巴蜀文化悠远,记述其历史人物,以颌顽中原,压倒扬越,以反抗江左士流之诮藐。(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页2)常璩虽然本来就具有这样的情感,但是他本人还是受到过良好的中原汉族教育。他的思想实质在《华阳国志·巴志》本文中有所流露:《洛书…  相似文献   

9.
张鑫 《寻根》2022,(1):61-67
《如梦录》是继《东京梦华录》之后又一本对开封社会风貌进行详细叙述的著作,是现存的明代文献中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载开封岁时节俗的方志性著作.《如梦录》在辗转一百多年之后,常茂徕于咸丰二年(1852年)在其友人裴春桥家中发现,并于此年完成删订.据常茂徕自序所言,他将《如梦录》中"荒诞无稽"的内容删除,记载不全的部分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10.
高培华 《寻根》2012,(5):26-29
孔子据鲁国史记编纂《春秋》,不仅是编修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简略记述了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还常常以一字寓褒贬,借以表达其王道政治观点,以谨严的措词惩恶扬善,所谓“微言大义”。故《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有文献明确记载,“《春秋》三传”之《公羊传》《谷梁传》都传自子夏;至于《左传》,近现代学界有谓“子夏作”,有谓成书于“子夏门下一再传弟子”,可见子夏是《春秋》最主要的传人。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子路》有这么一段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本文试图从这一章入手,结合《论语》有关论述,探讨孔子的贫富观,寻求一些对当今有益的启示。一、"富之"与孔子的为政治国理想上引孔子与冉有的对话,是针对春秋时期卫国具体情况讲的,却体现了孔子的为政治国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大意是,孔子说:"人口已经多起来了!"冉有问,"人口既然多了,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再  相似文献   

12.
开封斗鸡     
史爱君 《寻根》2020,(1):138-142
两千多年以前,斗鸡就出现在我国的渭河与黄河流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就有记载:“季、之鸡斗,季氏介其鸡,氏为之金距。”《列子》中载有西周宣王时期饲养斗鸡之事,宋代周去非在《斗鸡》中详细记载了斗鸡的饲养、训练之法与比赛招数,明代高启著有《书博鸡者事》,清乾隆年间佚名《鸡谱》等也都详细记载了饲养斗鸡之法及饲养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所录薛收撰(592~624)《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之产系的关键性文献。一九八九年,笔者撰写《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一章《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此章十万字)①时,根据《碣铭》所记载之内容与隋唐之际诸多原始文献之记载互证无误,已证明其信实可靠,但对其文献来源则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渠怀勤 《寻根》2021,(1):135-137
一 成书干战国晚期的《世本》,王梓才辑本载:东周诸臣之有氏可记者……渠氏;东周同姓国诸臣之有氏可纪者……渠氏.《春秋》及“春秋三传”记载的“渠伯纠来聘”“渠孔御戎”“齐氏之宰渠子”,证明了东周时期已有渠氏. 渠氏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 1.渠伯之后.唐林宝《元和姓纂》、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均载:渠,周大夫渠伯之后.  相似文献   

15.
常城 《寻根》2015,(1):118-120
发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宜昌教案,牵涉法、英、美、意四国,烧毁教堂多间,一度引发各国合谋与中国为难,是清末长江流域影响较大的典型教案。有关该案的记述,如《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下)》《湖北省志·大事记》《宜昌市志》《宜昌县志》等均与史实存在较大出入,《晚清教案纪事》《中国教案史》等虽然整体相  相似文献   

16.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据《史记》、《路史》等史书记载,他担任部落首领,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教民耕种,被尊为神农氏;因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称炎帝,在位120年。据《帝王世纪》和《路史》记载,炎帝神农氏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炎帝神农氏创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味百草,开医药先河;设立廛市,开辟市场;绩麻为布,制作衣裳;造五弦琴,教民傩舞蜡祭;冶制陶器,相土安居。由于功绩显赫,他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始祖,受到历代炎黄子孙的崇拜和敬仰。特别是他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炎帝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女娲氏造人的神话传说非常久远了,楚国伟大政治家和诗人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年),在其《楚辞·天问》中首次记载。经古代、近代史学家的不断探寻和研究,女娲氏已从纷纭的神话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人类的祖先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20,(5)
正唐代扶风班氏,"唐书"中唯一有传者为班宏,天宝中进士,历官至户部尚书,加封为萧国公,以廉洁勤勉著称。班宏之子班肃为唐代的状元,《全唐文》收有其文章《笙磬同音赋》,可见其才华横溢。《元和姓纂》中扶风班氏记载较略,学术界少有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女娲氏造人的神话传说非常久远了,楚国伟大政治家和诗人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在其《楚辞·天问》中首次予以记载。经古代、近代史学家的不断探寻和研究,女娲氏已从纷纭的神话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类的祖先之一。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者们又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认为她和伏羲氏一样,是华胥和燧人氏所生,距今约8000年(一说7500年),是富有创造万物精神的氏族首领、圣人,也是当之无愧中华民族之  相似文献   

20.
相传约5000年前,炎帝生于宝鸡境内的姜水河畔.姜炎族开始生活在宝鸡一带,他们与黄帝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炎帝与黄帝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中国史书最早记载炎帝出生和出生地的是《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帝王世纪》、《史记·补三皇本纪》等也都有炎帝生长于姜水的记载.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歧山东,是渭河的一个支流”.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