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儿童,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人际沟通交往等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角色游戏主要指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模拟各种生活场景,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的一种游戏。听障儿童由于先天的听力损失造成语言表达方面的滞后,但他们首先是儿童,听力的损失并没有影响听障儿童对游戏的喜爱程度,他们也需要在游戏中快乐成长。而角色游戏活动,则可以帮助他们将康复过程中学到的语言、沟通技巧以及聆听技能在游戏活动中得以运用,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提高了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2.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离不开的活动。虽然孩子有肤色之分、种族之分,但游戏是没有国界、没有隔阂的。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等,都主要通过游戏习得。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游戏时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同时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都表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在生活中不太注重的细节。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帮助,可以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听障幼儿虽然语言发展相对滞后,但他们也是孩子,也需要游戏。角色游戏能让他们将学习到的语言自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使听障幼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3.
角色游戏作为儿童在园学习与成长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儿童角色游戏行为的标准化、游戏场域的写实化、游戏过程的功利化等问题。从儿童游戏的内涵分析出发,可以得出儿童角色游戏在游戏行为、游戏场域、游戏过程三方面分别体现出儿童的生存、生活、生命三种成长意蕴。教师要有效介入儿童角色游戏,就需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重视儿童角色游戏行为指导的具身性与交互性,强化儿童角色游戏场域创设的体验性和生活性,突出儿童角色游戏过程引导的遭遇性和反思性。  相似文献   

4.
李励 《云南教育》2023,(9):42-44
<正>随着国家融合教育理念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听障儿童入园随班就读,实施融合教学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听障儿童逐渐不再安置到传统隔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而走进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孩子共同学习、生活,然而在听障儿童接受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我们教师将利用随班就读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等形式设计幼儿园集中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5.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是儿童对有关游戏角色、材料、行为和情景装扮转换的协商,以及对游戏情节和规则的讨论.已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一方面在角色游戏中学习元交际,另一方面借助元交际开展角色游戏,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叙事能力.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注重对学前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语言进行全面考察,另一方面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6.
肖玺 《新课程研究》2009,(12):168-170
游戏是儿童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蔚顺利进行需要儿童具有一定水平的角色意识和扮演能力。在儿童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角色游戏,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儿童参与游戏,并在过程中注意观察和引导,以强化儿童的角色意识,确保游戏顺利进行。这个过程,不仅是让儿童在无意中习得英语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状况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相似文献   

8.
一、角色游戏。 这是一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扮演一定的角色,有主题、有情节的游戏。它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 角色游戏具有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和虚构性的特点,易于为儿童们接受。在内容健康的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的角色,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角色游戏要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启发诱导,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如对于一些软弱、怕困难的儿童,可让他们担任勇敢、机灵、克服困难的小侦察兵之类的角色;对于语言表达力不强的儿童,可让他们多扮演老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集宁师专学报》2015,(4):92-95
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通过想象、模仿、观察等赋予角色灵魂使游戏得以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会因为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而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行为和认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儿童认知方面入手分析3-5岁儿童的认知特点,揭露在角色游戏中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点,教师主要通过计划、指导、观察、记录、评量、沟通有针对性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忽视游戏本体价值,过分强调游戏工具价值的现象.侧重于关注儿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及与现实生活逻辑的相符性,儿童“角色”本身亦被异化.有必要在中外游戏精神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娃娃家”游戏案例探讨角色游戏在无目的、自由、对话、创生及情境体验内涵方面的精神特质,揭示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现实困境,思考相应的策略,以期儿童角色游戏精神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依照听觉口语法对家长指导和训练的原则,评估家长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各方面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家长指导方略,促进家长深度参与教学能力的提高。方法:采用《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教学示范教材》中首堂评估表,对30名受助于刚开机的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儿童家长进行家长的教育能力评估。结果:家长在深度参与听障儿童康复教学的教育能力中,在家长与孩子互动与游戏、家长参与课堂表现、资料收集能力上,大部分家长为被动,缺乏幼儿发展的认知及阅读习惯培养意识,家长对技巧的学习均要多次引导并且对孩子的敏感度较低,但是家长普遍对刚开机的听障儿童期望值很高。分析影响家长建立适宜期望值的因素有:缺乏对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客观认识、在教师对听障儿童的评估中家长参与意识薄弱。结论:刚开机进行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家长未能真正了解孩子听能、语言、说话、认知、沟通五大领域的实际水平,过高且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会影响适宜听障儿童个体发展的五大领域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针对家长参与康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比较20名5岁健听儿童与20名5岁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参数,探求听障儿童声调的发音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听障儿童较容易掌握一声调,其一声的起点、终点、斜率与健听儿童无显著差异;(2)听障儿童二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起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斜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3)三声调对于听障儿童的发音难度相当大,35%的听障儿童用平调或降调的形式代替三声调,其他听障儿童三声调起点、终点、折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听障儿童的三声调斜率k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4)听障儿童四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四声调终点、斜率显著大于健听儿童。研究认为从发声层面,听障儿童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二、三、四声调,是因为在声调的关键点不能将基频降低到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儿童的最爱,角色游戏是应幼儿角色模仿和扮演的需求而生的。老师是孩子的天使,儿童是快乐的天使。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角色游戏充满童心、童趣、童态,她为孩子们插上天使的翅膀,在儿童的天空快乐地飞翔。儿童生活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角色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决乐的本质。作为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如何在角色游戏的教学实践中来体现这种快乐理念呢?  相似文献   

14.
游戏活动中的评价环节是一个重要环节,既对儿童游戏的深化和适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儿童能力发展,提高游戏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适切地对游戏进行评价,可推动幼儿想象、思维、言语能力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保证角色游戏的质量。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行为常见的问题,并从评价主体多维、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元等方面阐述对应的调控跟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探讨儿童游戏及创造力出发,着重对儿童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又称角色游戏)进行了综合论述,其中涉及到创造性游戏的历史、概念、作用及指导方式等,并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对西安市30名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了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听障男童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听障女童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女童,但在神经质上显著低于正常女童;听障男童在精神质上显著高于听障女童,其他人格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农村听障儿童的内外倾性显著高于城市听障儿童,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八年级听障儿童在内外倾和精神质上要显著优于六年级听障儿童,在神经质和掩饰性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1〕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实质就是为着幼儿的装扮玩耍。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社会性交往,并在交往中享受愉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能沉浸在所装扮的角色中进行交往,出现了“角色交往缺失”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角色、角色交往、角色交…  相似文献   

18.
<正>一、研究背景邱学青在《学前儿童游戏》指出:"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所表现的内容都是自己对生活的内在体现。而现在的超市包含丰富的游戏内容:购物、饮食、娱乐等,本文以"超市"游戏为例,选取若干案例,简要地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二、案例描述及分析(一)游戏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角色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的重要形式,学龄前期是进行角色游戏的关键时期。成人如何支持学前儿童角色游戏对儿童的学习体验有很大的影响。成人的支持理应以观察为桥梁,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整体把握,根据儿童的不同需要,提供多种环境条件,适宜地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活动,而角色游戏在儿童游戏活动中又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幼教工作者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的特点是,儿童在游戏中毫无拘束地、自由自在地、自出心裁地反映周围的社会生活,反映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愿望和感情,反映他们的是非观念和本身的性格特点等等。这些反映是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借助于玩具材料能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因此,开展角色游戏,对丰富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培养儿童尊敬成人劳动的感情,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的才干,形成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