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少凤 《考试周刊》2009,(39):226-227
本文分析了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具体阐述了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纠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不良行为习惯,知道不良行为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知道怎样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关心他人,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文明、向上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3.
当今每位幼儿身上都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如何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为教师和家长多面临的共同的难题。本文主要先分析了当下的主要不良行为习惯,再从幼儿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解决措施及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方面来进行研究。旨在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难以避免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对小学生成长发展负责任的初衷,我们必须尽力纠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不做作业”是中小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以往,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仅仅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追究这种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习惯于运用谈话、说教的方式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后来,我们发现,遵照心理学的原则,通过多种技术整合的方法去矫正这种不良行为,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就是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各种生活也随之有了改变。在饮食方面就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许多的人都有挑食的不良行为习惯,而自我控制能力更弱的幼儿更容易养成挑食的不良行为习惯。而挑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有着非常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的教师,都必须注重对幼儿挑食行为习惯的纠正,以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就留守儿童以下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提出预防与干预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职业学校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相当多.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职校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受其年龄特点、心理素质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养成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共同矫正、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如何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难题,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对一些具体操作方法的论述较多,而忽略了相关教育原则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实践出发,探讨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扩招,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大众化,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关于大学生不良行为的新闻报道也层出不穷,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因此,对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原因做出全面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对策方法进行矫正,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职业学校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相当多。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这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职校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守则》明确指出:认真完成作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指出: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学生在课后不认真复习,养成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就难以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让这些习惯不再蔓延甚至绝迹,将会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该时期幼儿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而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许多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造成了许多幼儿尤其是跨世纪的一代出现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一、外来民工子女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原因分析我们学校德育组的抽样调查表明,外来民工子女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如下: 1.个人卫生极差.衣服经常不换洗,也时常不洗头,很脏、很臭;手指甲、脚趾甲不经常修剪,很长、很脏. 2.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拖拉. 3.说脏话、粗话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6.
刘素英 《考试周刊》2010,(23):215-215
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和教育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聋哑学生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直接影响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运用新型教育方法引导,让聋生成为残而不废的时代新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战线面临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学校应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析小学生目前的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并研究运用有效的转化策略进行矫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转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基鸿 《中小学电教》2011,(10):160-160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报怨,说现在的学生难教,一些学生散漫,任性、自制力差等等。总之,在一些学生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郭智玲 《考试周刊》2012,(87):194-195
学龄前儿童的不良行为,指学龄前儿童违反正确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据观察,没有一个学龄前儿童在一天里不出现任何不良行为。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正是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他们正是在不良行为中逐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慢慢形成好的习惯、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当然,如果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不及时矫正,他们也会从种种不良行为的重复中,  相似文献   

20.
形成智障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家庭学校形成合力,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作为学校来说能做的工作就是,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素质、人人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加强学生管理、使全体学生时时处于老师的监控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