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 ,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如果在解题中能打破思维常规 ,采取“正确分类 ,正难则反 ,数形结合”的策略 ,往往能绝处逢生 ,迅速求解 .下面就这类问题如何求解举例说明 .一、正确分类 ,不重不漏分类讨论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分类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熟悉的问题 ,但在分类时要正确选择分类标准 ,做到不重不漏 .例 1 将一枚硬币连掷三次 ,出现“2正 1反”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将一枚硬币连掷三次 ,出现的情形有 4种 ,即“3次全正” ,“2正 1反” ,“1正 2反” ,“3次全反” ,…  相似文献   

2.
我刚参加工作时,对一些“好”学生的喜爱是情不自禁的:喜欢他们的彬彬有礼.喜欢他们的勤学好问,喜欢他们的聪明智慧,喜欢他们的听话乖巧。而对“问题学生”却不然,就我本人来说.  相似文献   

3.
杜爱莲 《考试周刊》2009,(5):102-102
疑问是求知的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这一特点,对学习内容可以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革虎 《考试周刊》2011,(31):54-55
文章立足于知其所以然的角度,通过问题还原法的实例,指导学生解构问题的类型,既用"学—问"来提升"学—答",保全学习行为的主动性,提高效率,又涵蓄成就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所谓“西藏问题”的实质就是中外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虽然西藏独立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却造成了中印边界问题、西藏“人权问题”和“西藏流亡政府问题”。“西藏问题”是在中国国贫民弱的情况下产生的,因而,彻底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场景一: 张老师正教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嘉嘉,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张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请你回到座位上!”丁丁一边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了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桌上的串珠玩了起来。几个小朋友大声叫道:“老师,丁丁跑开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我们就当小二班没有这个人。”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专心地玩着串珠。  相似文献   

7.
荷兰著名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对数学“再创造”的过程.学习者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出发,对数学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这样将更加  相似文献   

8.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乡一体化战略下,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和转移农民市民化(简称"四化")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我国"三农"发展的路径选择。"四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和互动作用机理。应通过"四化"之路来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进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10.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出现的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设计”)任“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旅程。只是在“问题——设计——行动——……”的过程中,教学“问题”如何经由“设计”转化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胡适认为:“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在教育改革轰轰烈烈,成果累硕的今天,在矫正错误的教学行为,完善教育思想的当下,作为教育领域中永恒而又稳固的三维空间出现了盲点,那就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在教育与被教育、他教与自教时出现的“问题”——姑且诊断为“问题家长”、“问题学生”和“问题老师”。在病情蔓延恶化之际,提高认识,唤起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周宏 《考试周刊》2009,(30):177-178
本文作者在分析学生“少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些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引入了愉快教学,但盲目过分地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和所谓"理想"的课堂,效果适得其反。如何避免走入愉快教学法的"误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要做到,运用愉快教学法的同时更应避免"理想化"和"满堂闹"。  相似文献   

14.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是中考数学命题的一个热点,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因式开平方“外移”,另一类是因式平方后“内移”.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外移”、“内移”运算时,若根据二次根式的  相似文献   

16.
17.
如今,在新理念指导下编写出的教材中不时地渗透着反思的思想。尤其是在单元性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教材更是直接对学生提出了反思的要求: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先与同学交流,然后进行简单整理;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尝试进行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  相似文献   

18.
提高展示的实效性,提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品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由"示"及"展"是展示的追求。目前展示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展示内容泛而不精,二是展示过程"示"多"展"少。采用"塔式教学模式",可真正实现展示的功能。保障由"示"及"展"的实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展示素养。  相似文献   

19.
目前,“象”和“像”两个字使用混乱的状况已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是作为动词的“像”“好像”和作为副词的“好像”用作“象”的例子在印刷品里已很少见到。但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印刷品里,作为名词性词素的“象”和“像”字使用混乱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也常常使得许多语文工作者感到困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0.
“实用主义”在我国尽管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在当前现实生活中,它却迅速膨胀。它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伦理价值观。只有深入开展义利观、价值观教育和法制建设,方能扼制“实用主义”的泛滥,使得社会风气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