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提升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视角,研析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强调提升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必要性。提升中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考;通过注重职业理想教育、彰显职业学习特点、深化校企合作、重视工业文化建设等举措促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提高,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成分,推动文化前进,促进文化建设。职业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水平。素养是衡量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准,职业素养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名词,主要是指职业的内在要求,通过职业体现个人的整体素质。然而,除了专业的第一性外,教育中的敬业及道德素质也是个人所必需的。中职院校必需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及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而语文作为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在中职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结晶的积淀,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提升其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分析中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丁玲玲 《考试周刊》2013,(70):27-28
中职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从德育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教育等方面,为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5.
芦萍 《学周刊C版》2023,(34):2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先贤的智慧以及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中职语文课程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就必须以语文教学为主阵地,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原则,立足语文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探索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路径和手段,以期培育学生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重要内 容,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 影响。这就需要广大教育者在注重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 同时,也要加强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 更多优秀、合格的会计人才。鉴于此,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会计 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教育策 略,旨在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进一 步规范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职语文教育是我国职业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将语文教育和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对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完善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和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变革中职语文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渗透职业道德思想,提高职业基本技能,可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雪滢 《学周刊C版》2024,(10):163-16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和价值观念,对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包括课程设置与融合、专题讲座与工作坊、实践项目与实习等,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中的高层次精神体现,是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最高追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的专业性教育机构,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本文简要概述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的内涵,着重分析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策略,旨在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并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精神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对学生的价值观、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等。本文基于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现状,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德育教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内容可通过德育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各大院校的建设和兴起,增加了毕业学生就业竞争。中职学校作为国内职业教育的培训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未来职业就业和发展均面临社会的激烈竞争。并且,中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对专业能力的提升过度重视,忽略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及班级文化的建设,这显著增加了中职学生就业难度,降低其在职场工作能力。工匠精神是个体精神体现,是从业者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及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其对个体职业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及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旨在提升中职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挥个人能力,在行业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本文对中职学校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概述,重点讨论并分析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养和班级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及途径,旨在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为规划职业提供精神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根据职业学校的现状、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职业素养和法律的教育,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需 《文教资料》2013,(34):56-57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是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者旨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渗透作用,探究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从事中职学校德育各方面的研究提出见解。在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中职生的德育实践中。通过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作用,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栽体、创新教育方法、营造教育氛围,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全新视角,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并期待通过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的渗透作用,对加强中职德育领域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内容的进一步选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从中职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入手,分析目前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校除了学习完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更应县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在校期间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是一门必不可:步的课程、本文将就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最主要方向便是促进就业,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的直接考核除了专业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职业道德素质情况。因此在中职形象设计科的教学中势必应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当前的时代飞速发展,使得一些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在形象设计科教学工作中应该从职业角度提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职业道德教育举措。  相似文献   

18.
徐春霞 《海外英语》2013,(2X):75-7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的突出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应当负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的责任。和其他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一样,中职公共英语课堂的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大作用,该文从正确的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素养五方面来阐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明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可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仅仅只是使他们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水平,还要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以使他们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基本职业道  相似文献   

20.
沈燕华 《考试周刊》2014,(47):127-128
要让企业接收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本文探讨了中职类计算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