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建筑行业认证分中心"正式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挂牌,为协会推动建筑领域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团结组织全国建设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培训和社会服务,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建设职工队伍素质,培养合格建设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教育事业为己任。2012年6月,教育部设立了研究课题"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7年12月31日,建筑领域学分银行已网聚储户5400余人。2016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建筑行业认证分中心"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挂牌,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开始正式启动建筑领域的学分银行建设和业务受理工作。建筑领域学分银行是为建设行业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未来学习提供的一个平台。为了使学  相似文献   

3.
李生勇 《教师》2014,(14):82-82
正一、引言河套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归类为实用教育型大学,在现阶段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主。内蒙古自治区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应用型的建筑人才需求量大,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尽快摆脱原专科教育及其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七星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七星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人才强区"战略目标,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改革创新,统筹规划,实施"新三化"(优化班子配备、强化队伍建设、精化师资培训)举措,大力推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城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优化领导班子配备  相似文献   

5.
<正>"紧紧围绕我国建设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大胆开拓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以地方建设教育协会为支柱、以协会秘书处为引擎的运转机制。切实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把协会建设成有凝聚力、有文化力、有战斗力,值得信任、值得依靠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协会组织"。这是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为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理事长刘  相似文献   

6.
孙玉红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25-26,40
建筑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建筑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筑类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建筑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服务的,直接为建筑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第一线提供技术和管理人才,与建筑类人才市场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这就决定了建筑类高职教育教学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具体体现为专业建设特色、培养方案特色、课程开发特色、职业能力培养特色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9,(8):113-119
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专业亟需解决教育型人才培养的难题。契合新工科内涵,文章提出了新工科人工智能教育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建设,即"基础素养—教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针对新工科交叉学科特点,将师范教育专业与人工智能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建立"素养"和"技能"两条建设路径,从培养目标、人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手段、实践平台、保障手段等方面阐述人工智能教育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上海市东加西人才咨询研究所、上海市杨浦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上海市国华教育培训中心等多家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名的心理学大师伊根博士的心理咨询基本模式研讨会于2005年3月12日如期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管理工作中的指导者,在人才塑造培养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现代教育的新背景及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需要更新思想观念,推陈出新,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为大学生的茁壮成长、智力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做好学生的"人生咨询"解答者,从而使学生的"人生预测"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发生深刻转换,涌现出一大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为发展载体的新经济。新经济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亟需大量具有复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切实面向未来加强"新工科"建设,深化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支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工科技术人才。在建设路径上,高职院校要以回归工程实践为主线,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以"新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的"新工科"专业结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建立健全"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卓越人才标准为依归,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的"新工科"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工科建设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结合开放大学办学定位及优势,以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路径:根据建筑行业的产业导向及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和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高效便捷的学习环境;校企联动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通过组建大学科师资团队、推行多导师制,建设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它向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了深化教育目标和内容、推动价值理性回归的新诉求。鉴于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存在教育主体单一、教育内容狭窄、教育模式舶来化等焦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工科"建设的诉求,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构建协同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引入宏观伦理以促进交叉融合,加强继承创新以推进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正高等建设教育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十三五"规划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赋予的新机遇、新使命,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引领下,依托中国建设领域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校企联盟的平台,始终将高等建设教育研究工作放在首位,主动沟通渠道,畅通信息,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传承优良办学传统、传扬先进科技文化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坚持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协同各方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14.
"双一流"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学风建设新路径是实施人才工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出台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推进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优化师资人才队伍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等措施,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风建设的全过程,进而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土木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迎来了"新工科建设""双一流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绿色城市战略"等一阵阵改革的春风。面对机遇与挑战,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主动适应转型,积极深化改革,将"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实践育人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金秋十月,第五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幽静典雅、风景如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建筑教育,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带着这个问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以"新常态下高等建筑教育发展"为主题,设计编制了包括"高校综合改革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持续提升质量,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围  相似文献   

17.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是基本建设的开路先锋。它的兴衰,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形势。为探索建筑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途径,去年我们对建筑行业人才结构状况及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作为,适应"三个面向"、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战略举措。从深化传统工科专业内涵改革和创办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两个角度出发,积极开展"新工科"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具有的创新性、前瞻性、交叉性、多样性和引领性等特征,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以培养"品行、知识、能力和思维"四位一体的工程领导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新工科"建设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专业"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人才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新工科专业"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人才教育体系的构建,最后论述了新工科专业"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人才教育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建设开拓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双创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融合,打造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了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