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翁沦为打工仔:在糊口家教中嗅到商机1992年,20岁的李广斌辞掉中学老师的职位,离开武汉到南方打工。他最初到北海、苏州为房地产公司打工,3年后又辗转到深圳、北京做通讯工程。1999年,凭着智慧和能吃苦,他在深圳开了家通讯公司,每天开着豪华大奔,出入高档酒楼,可好景不长,一次投资失误,使他的百万资产一夜之间人间  相似文献   

2.
云非 《家教指南》2005,(11):15-17
赵大成原是辽宁省盘锦市的普通农民,1994年,他跟工程队闯荡深圳,两年后开了自己的公司。4年后,又开了两家东北菜馆。到2003年年底,他的资产已达数千万元。  相似文献   

3.
由“打工头”到“养猪大王”冯海东1993年,芮城县城关镇西关村第二居民组组长赵海辰,带领一帮同乡到深圳经济特区打工。在深圳期间,他看到在这个特区城市近郊,专业养殖场星罗棋布,靠科学养殖致富的大有人在。他细致地考察了好几家养殖场,感到科学养猪技术难度小...  相似文献   

4.
马不必骐骥     
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有一个弟弟叫马克·恩德桑乔,就在中国的深圳打工.他这个弟弟在中国深圳已整整生活了六年.在深圳,他自己开了个木屋烧烤店,靠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在这里,他这个"洋打工".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爱上了中国文化,他还娶了个美丽的中国女人当老婆.他常常对人说,他就是半个中国人.看得出,他对这片热士的眷恋和爱慕.  相似文献   

5.
正从最早在学校附近开洗衣房,到毕业后开公司,再到多个领域的涉猎,隔一段时间,小杨总会让我惊叹,似乎这三个台阶他都把握的很好。小杨是我2005年带过的一个学生,在学校那会儿,他并不是个认真踏实的学生。为这,我没少找他谈心。小杨的家庭情况不太好,家人一年到头最多出个学费,生活费全靠他业余时间做兼职挣点小钱,这让小杨入校半年就萌生了创业的念头,"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给自己打工。"我给他联系了熟识的朋友,让小杨寒暑假挣生活费。大一大二的业余时间,小杨都是奔波在打工的路上,由于没有时间与同学沟通交流,他也觉  相似文献   

6.
吕保军 《小读者》2012,(9):16-17
他,出生在江西丰城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就帮父母下地干农活,吃苦受累只当是家常便饭,也习惯了。2003年,他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窘困,不得不辍学随父母南下打工。来到深圳后,父母亲租了个当铺经营.但生意一直不是很好。懂事的他为了帮衬生计,便用三轮车到很远的地方去进些甘蔗等水果,到深圳街头去叫卖。  相似文献   

7.
史博 《考试》2005,(10)
去年夏天,我的一位老乡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地来到学校向我辞行。他到过深圳打工,到过广州做生意,在北京开过饭店……虽然他干过很多样事情,但可以看出来,他没有一样事坚持下来,干出名堂。  相似文献   

8.
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  相似文献   

9.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超强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  相似文献   

10.
素材链接 寻找一颗螺丝钉 吕保军 毕业后,他很幸运地应聘进了深圳一家日企打工.他十分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做人做事都很用心.一年来,由于他工作认真、踏实,多次获得晋升.公司决定选派他赴日本总公司"研修",进一步学习技术知识,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来到日本,他被安排到总公司旗下的一家工厂一线进行实习.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我的爸爸妈妈从家乡潮州来到了陌生的深圳,他们历经艰苦,四处打工白手起家,经过了好几年的打拼、努力,终于在深圳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2.
他叫何东,父亲在深圳打工,母亲是位环卫工人。 和他同桌的那个浑身名牌的大男孩,是本地市长的儿子。市长听说我写作不错,出过书,有点名气,因此,特意把儿子交到这里来,要我好好辅导。  相似文献   

13.
祥祥的明天     
夕阳映红了西天,放学后的校园显得格外清静。三年级的祥祥最后一个走了出来。一个星期前,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和乡小学张校长商定,六一儿童节那天,选择有代表性的20名学生,送到深圳去,到他们父母打工的城市,让他们与亲人团聚。祥祥被选上了。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他妈妈是个智障人,爷爷已经70多岁。爸爸为了这个家,一直在深圳打工,已经有大半年没回来了。在家里,祥祥是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做许多事情了。  相似文献   

14.
中专毕业后,他去了深圳打工。不到半年,凭着个人的勤奋和能力,他坐到了管理层位置,每月能挣到5000元。那时他才17岁,可他并不满足,为了大学梦,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准备补习,参加当年的高考。可是没有一所中学愿意接收他,因为他没读过高中,所有人都认为他考不上大学,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最后,好不容易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第一次月考,  相似文献   

15.
放寒假了,本来是计划假日里打打工,增加一点自己的社会阅历,可回到家后,工作还没找到,人却先病了。等我康复时,假期已经过了一半。本以为打工的事就这样泡汤了,没想到,隔壁开公交车的李叔到我家来串门,他说原来的售票员张姐过两天有事,想找人代班,问我是否愿意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一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6.
他,因为高考失利,最终和大学失之交臂,成为千万打工大军中的一员。他,因为馈世嫉俗,在春节晚会捅了大篓子。他因为爱好文学,通过拍照在深圳充当起了媒体新闻“摄影记者”。现在,通过拍摄图片然后给报社投稿,他每月能挣数千元稿费——  相似文献   

17.
胡谋 《老年教育》2009,(1):27-27
一位来自重庆山村的农妇,贫困的家里有太婆婆和聋哑、失明的瘫痪婆婆。可她十五年如一日,把婆婆当亲娘。甚至背着婆婆到深圳打工。  相似文献   

18.
旅途(上)     
王幡 《神州学人》2000,(11):40-42
1告别W 城 5月初的一天,一个平常的日子,是那种不冷也不热,不能给人特别感觉的日子。没有风没有雨,太阳也是一张平常的脸。这样的日子里不太容易感觉到周围的存在,就像习惯了空气的存在一样。说不清是昨天的重复还是昨天的延续。但是,我必须起程向H城进发了。 下午4点半,小肖送我到了JR车站。车站前他帮我提下了行李 ,我说我一个人进去就可以了。简单道了别,他又开车远去了。他正在学校电脑中心打工,必须在5点前赶到学校。每个留学生都是匆匆忙忙地奔来奔去,打工——学习,学习——打工。有一段时间,我也打了一份下午5点开…  相似文献   

19.
月光母亲     
二十世纪末的那个秋天,我患上了不治之症———一种可怕的红斑狼疮,用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依然不能脱离病魔的折磨。母亲辞去了学校的工作,找到在南方开公司的老同学王红,决定到她那里去打工,于是我跟随母亲一起搬迁到了广州。母亲一边打工,一边为我寻求治病的良方,但我们辗转了好几所大医院,医生们都摇头。后来,母亲联系到中医院的一位田老教授,他为我配制了一剂中药,并告诫我们,药要天天服用,病人应该远离阳光的照射,或许这样可以多活二三年。母亲在背后偷偷地哭了好多次,但她又是坚强的,在我面前总微笑着谈论些开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魅力风云榜     
No·1来信照登:西米哥哥:你好。我现在心里好烦,我跟我的男朋友交往一年了,可最近却让我感到越来越不安。去年8月份,他到深圳打工,一直是每天一个电话,几十条短信。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可是,这几天他却不怎么爱给我打电话,甚至连短信都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