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而返身和反身是对科学探究的时代解读。"返身"要避免两点:一是警惕科学探究主体性的缺失;二是警惕活动性的缺失;而对于"反身",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反省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现代汉语中"反身""返身"混用现象,分析在表示"转身、回身"意义上,二者具有相同的理据性、系统性,但"返身"通用性更强,且无歧义,因此建议在此义项上以选择"返身"作为书写形式为宜。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校自20世纪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理念后,至今已经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并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美国通识教育理念入手,与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对我国大类招生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博雅教育,在耶鲁大学被继承和发扬光大,由蔡元培先生在改革旧北大期间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本科通识教育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普遍践行的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在课程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内涵。分析国外一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我国有关高校的探索性做法,可以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其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理念、实践、课程设计及师资教学四个方面对实施通识教育提出建议,以期开创出具有特色的真正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需要在行动和反思中持续创造和成熟。如果说通识教育是教师指向学生的教育活动,那么通识学习则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经由学生的通识学习,通识教育严密与完美的设计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效果都大打折扣。阻碍通识学习的障碍是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促进通识学习需要教师开放心灵,需要适度空去学生的专业束缚。通识教育本质中蕴含着重要的元素就是选择,包括学生在未来人生中的不断选择和当下教育中的选择,这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需要持续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7.
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精英人才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加快向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浙江大学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大类招生改革、通识教育的实施,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式背景下,对高校团学工作势必会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需要广大教师思考与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教育培养的单一专门人才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形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教育,注重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按照"厚基础,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培养特色"的差别化战略来构建的符合目前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点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成才环境,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考招生、管理机制、学生培养流程等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11.
成人教育激励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狭义的教育激励是指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成人学习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他们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本文探析了成人教育激励的四种模式,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上提高成人教育激励效能。  相似文献   

12.
冉育彭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1):119-122
"三生"教育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主要内容,全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本身的生存、生命和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要求。在"三生"教育视野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基于有效融合理论,加拿大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实践与理论并行"的模式."实践与理论并行"模式的含义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同步开展,交互进行,实践学习贯穿于整个师范教育的过程.概言之,理论课程的学习为实践行动提供了知识基础,实践通过行动中的反思促进并转化为教学理解和教学智慧,从而使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的发展样态.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全球公民教育的热度不高与其实践层面的三重困境有关。"全球故事情节法"之所以成为苏格兰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最有效路径,正是源自于其对实践困境的有效回应:其一,政府对全球公民教育的倡导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全球故事情节法"与现有课程体系相融合获得了灵活的实践空间,实现了安全的课程地位。其二,通过对"故事情节法"和教育戏剧的运用,使全球社会和全球议题通俗化,实现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弥合了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需求间的矛盾。其三,西苏格兰发展教育中心通过职业培训传播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构建了围绕全球公民教育的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支持。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密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对于实施通识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实施通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阐述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运动与营养”课程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探讨.同时对完善该门课程提出四点建设性建议,以期为高校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及指导大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运动锻炼习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由哈佛核心课程改革透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1(6):110-112,125
哈佛通识教育由爱略特校长开创,经洛厄尔、科南特和罗索夫斯基继承发展,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核心课程又面临着困境,迫切需要改革。哈佛的核心课程改革折射出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从大学的结构、激励机制到资金分配,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正被逐向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一个国际化认同的议题,中国本土实践的通识教育仍面临由于"通"与"识"的模糊认识带来的发展困境.新时代,通识教育必须扎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回应时代诉求,"以整全人的塑造"为价值理念培育时代新人,强化"阶段贯通""文化联通""视野融通",基于跨学科的广博性与基础性知识,聚焦于人文性与科学性知识,着眼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培育"人"的通识素养,以深化、创新通识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等院校教师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激励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高校教师激励应该针对教师工作特点,遵从科学的激励原则,创建以人为本的良好环境,全面采用聘任制,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并重点实施好全面薪酬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