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用简便实用的形式描述了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文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模拟并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指出了我国经济仍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我国应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费量E、劳动力投入量L和资本存量K的动态关系,建立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数量模型,发现C-D生产函数理论既可分析引起一个经济体产出变化的拉动因素,又可解释单个变量与总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表明,1980—2012年间我国存在从能源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32.19%,最低为-23.8%,平均贡献率达到10.46%。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为辅,确保生态环境友好,经济发展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在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减弱了这一影响机理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以产业集群的识别为研究起点,对其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分别构建了以门限自回归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周期划分模型和以生产函数原理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模型.最后通过集群识别选取长三角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实证对象,并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C-D生产函数的一种改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祥海  李升 《大众科技》2004,(10):17-19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理论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对C-D生产函数中的资本要素的表达进行具体化,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技术进步的表达形式,还尝试加入了制度进步的表达项,由此构造出一个新的生产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定量研究在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层面,高校独立研发、企业独立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研发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截面数据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制造业)的生产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两类企业的生产函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规模报酬与企业效益之间存在悖论现象:民营科技企业的投入产出特征为规模报酬不变,而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特征为规模报酬递增,但是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效益却明显高于上市公司的水平。该现象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并不意味着低成本高效益,个中原因及其深刻的经济学与现实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首先利用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强度和能源价格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接着在C-D成本函数的基础上,加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从微观层面扩展了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模型,并利用岭回归法测算不同影响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得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变化影响都比较大;能源价格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快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完善能源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秀英  付双双  李晓格  李朝柱 《资源科学》2014,36(11):2379-2385
本文以浙江省龙游县的竹林生产为例,基于112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地块数量、地块平均面积,地块距离指数PD和S指数对农户经营的竹林地细碎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将竹林地块数纳入生产函数,运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林地细碎化对规模经济及竹林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经营的竹林地平均块均面积为0.853hm2,户均经营3.58块竹林地,地块距离指数PD值平均为0.35,S指数平均为0.493;2农户竹林地细碎化不但降低了竹林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也影响了竹林的产出。从竹林规模弹性来看,其值小于1,说明目前在竹林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9.
齐园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78-83,108
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使传统的C-D生产函数在对中国工业的经济增长分析中失效,以北京工业为例,选取1996-2009年数据,基于改进的生产函数,建立了测量各要素贡献率的最优模型,并实证分析北京工业的经济增长源泉,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平均贡献率为50.51%,且以2002年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其中"九五"时期的均值为最高,2002-2004年间波动幅度高达1000%,剔除其中波动较大的年份,北京工业的技术贡献率总体保持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10.
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若仅将其作为单一因素进行分析,会忽略技术进步范畴内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技术进步进一步分解为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规模经济,通过C-D模型和索洛增长模型分析其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6.13%,其中人力资本的贡献为39.796%,科技进步的贡献为12.657%,规模经济的作用不大,表明内蒙古应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奶牛养殖业技术效率问题,运用参数法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通过对全区散养、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养殖户2004年~2013年10年面板数据分析,实证得出,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养殖业技术效率TE基本处于前沿面上,养殖业规模效应在技术效率方面体现不明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根本的问题是依赖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前沿面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国宏 《科研管理》1998,19(1):12-16,7
本文将一般产出增长型生产函数模型与DEA模型相结合,讨论了被评价单元的平均技术进步率的测算,有效的平均技术进步率估计,以及在各种情况下被评价单元相对于全有效单元的技术进步时差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时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C-D模型)为依据,实证分析了1996-2010年信息产业细分要素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对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述评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河北省2004-2013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和基于C-D生产函数下的贡献度差异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入手,选择银行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效率3个层面对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信贷结构,最后是信贷规模.但是整体上河北省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升级并未实现互动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生产函数的新思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小飞  龚德恩  吴承业 《预测》2001,20(1):15-19
本文既考虑了本期投入对本期产出的影响,又考虑了过去累积形成的生产成果对本期产出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前提下建立一种新型生产函数-动态生产函数。运用动态生产函数与C-D生产函数对中国和中国部分省(区、市)的实证分析表明动态生产函数较符合中国和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最后就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份额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3—2006年粮食生产数据,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与化肥是粮食增产最主要的原因,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把全国31个省市1979~2007年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分成三个阶段,引入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对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中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均较显著,而且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0-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尤其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最终产出的创新效率最为明显;(2)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其增长率的地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中,技术损失效率部分主要来源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其中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损失,而政府支持力度则延缓创新效率损失;(4)不同条件下R&D经费存量和R&D人力资本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一致;(5)从作为中间产品的专利到作为最终产品的新产品销售,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这一中间过程损失较大;(6)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协同学理论研究科技型人才聚集下创新协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利用序参量原理确定创新协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C-D生产函数理论模型为基础,构造创新协同产出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才聚集规模、人才聚集的知识创造与获取、科研经费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创新协同产出有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科研环境因素对创新协同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总体及地区间的变动趋势,并检验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总体上还是地区内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地区上升幅度存在空间差异;(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趋势,各地区之间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效率的差距在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