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乡土小说是西部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西部文学的起步性整体研究,关注西部小说的研究极少。20世纪90年代的重在突出西部小说的地域和文化研究,注重作家作品分析研究,提出西部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21世纪以来在西部小说研究专著中有章节对西部乡土小说作重点评述。从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西部小说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关于西部乡土小说的研究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少年乡土小说成为了儿童文学发展的重头戏,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少年乡土小说以主流话语的姿态雄踞于当时的儿童文学领域。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乡土小说面对城市文学的侵蚀,呈现衰败的迹象,但仍有许多作家如鱼在洋、曹文轩等等作了可贵的探索。尤其是他们从传统和西方现代主义那里吸取养分,对乡土小说题材的处理进行了创新和开拓。正基于此,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领域内,少年乡土小说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略的显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去政治化,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标准也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在这种审美标准多元化的语境下,文学创作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论文对20世纪90年代的几种主要的文学现象:"新写实"、"私人写作"、"反讽"以及底层—民间叙事进行分析,认为审美的多元化在带来90年代文学新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诸种非文学的乱象。因此,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认识,一方面应避免因秉持形而上学的价值论造成对作品的误读,另一方面对于非文学的乱象,应当呼吁作家和读者坚持批判的立场和个体价值的独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具有了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为满足大众日常审美兴趣,部分作家与出版商追求欲望写作,偏爱感官刺激与快乐,按市场规则来运作文学,消费娱乐性较为鲜明.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土小说,呈现回归鲁迅所开创的乡土书写的黑色调的趋势.这是一种以现代思想为坐标,正视苦难、反思传统的勇气和理性.表现出了世纪末中国文学对于"五四"传统的回归.同时,作家们精神回乡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神话荒蛮的态度,又反映出这种回归的非整体性,尤其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而产生的乡土创作中的无意义心态,更成为一种漠视历史的理性缺失.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一方面促成了当代文坛多元文学并存与对话的发展格局,显现了文学在多种关系中的多重价值,另一方面也由于一些作家向个人的无限倾斜和对文学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的主动放逐而导致了文学价值上的失重现象,提示我们在寻求支学价值的多重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较好地处理个人化写作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ion)现象.它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城市社会的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影响力也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地区转移.这种转移最早出现在若干发达国家的城市中.为更好地认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着重就逆城市化的几种错误认识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个人化写作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个人化写作方式的兴起,有其特有的文化语境: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民主政治进一步推进、知识分子身份的重新认同和定位、消费时代读者与文本以及作家对话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先锋派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他们对小说形式进行全面的变革,注重文本意识和叙述策略。先锋派作家虽然拓展了文学的功能和表现力,使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但他们过分追求叙述功能,使他们的作品成功远离大众读者的“新精英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先锋派作家开始“回归传统”,向现实性和可读性转型,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有必要对先锋派作家的这种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社会生活存在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学存在的多样性。“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最重要的关键词。个性化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扩张,使欲望化书写成为90年代作家在表达现实生活时无法逃避的书写对象之一。都市环境为充满欲望的“个人化写作”提供了活跃的舞台。“性”、“钱”和“时尚”成为都市和都市小说中最具诱惑力的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