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长春 《考试周刊》2011,(58):19-20
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本文从社会(社会期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学校(工作负荷、管理方式、评价机制)、教师自身(角色冲突、名利意识、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新课改的困惑等几个方面探析职业倦怠根源.并提出若干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为教育生活中一个越发突出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教师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教师评价机制单一,教师工作环境偏差以及教师个性心理因素。对此应引导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形成合理的定位,给予教师积极的社会支持,提倡发展性评价,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及提高教师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会对教学、学生及教育等产生一系列的危害。文章从社会、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以及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源自于与职业经历相关的人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表症,经常发生在与需要服务帮助的对象有直接接触的职业行为个体中。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职业特点和职业行为方式促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研究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间的内在关系,寻找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机制,有助于缓解其从业压力,促进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环境差、地位低,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症状。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其生理、心理和情感方面有明显的表现,对教师自身、对学生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成因有四个因素:社会因素、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其对策有三: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加大了工作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一般表现为情绪衰竭、态度和行为冷漠、缺乏成就感。职业倦怠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以及提升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有效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之策是:优化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建立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自身努力提高心理调控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陶莲梅 《广西教育》2011,(11):16-17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1981年,美国学者马斯拉奇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一是情绪衰竭,即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二是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制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它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压力和教师的人格特征.根据Maslach和Lciter提出的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模型,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应把个人干预和组织干预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现象愈演愈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究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追寻其形成的深层根源是笔者研究的立足点,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归因:一是社会方面;二是组织方面;三是个人方面。基于现状与归因的研究基础,寻找解决途径迫在眉睫。笔者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来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一是社会支持;二是健全组织,改进管理;三是个体的调适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明蔚 《文教资料》2010,(15):118-120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它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寻求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是知识、文明、真理的传播者。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影响工作,影响到人才培养。文章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倦怠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方法和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赵玉香 《林区教学》2014,(8):110-111
作为负有高度教育责任的教育群体——中小学教师,面临着职业竞争和工作压力,教师个体的职业倦怠感日益严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体制机制、社会环境以及教师个体因素,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探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担,营造宽松和谐的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以纾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现象的高发群体.随着社会转型期综合征现象的出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压力,职业压力感加大.教师如果自我调试不当,不能适应岗位角色的变化并进行及时调整,职业倦怠就有可能发生,并由潜伏的心理障碍外化为消极的职业行为.探寻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并进行及时干预和疏导,是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严重地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职业、组织、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因此避免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苏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方法:采用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评估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苏州中小学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并不严重,但教师的情绪衰竭比较严重;(2)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4)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心理健康状况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有客观归因、社会诉求与泛化表述三种倾向,要从职业倦怠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职业倦怠和职业道德、学生发展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提倡教学创新、教学激情和自我反思三种途径对职业倦怠进行有效消解。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其幽默风格之间的关系,对263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高成就感是建立在高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基础上的;中小学教师的自强型幽默风格能反向预测职业倦怠,自贬型幽默风格能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出培养自强型幽默风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受到我国素质教育普及的影响,社会大众更为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被学术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对其执教能力的强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为中小学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伤害,其存在严重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本文着重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对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设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态势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中小城市的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发展态势,寻求预防、减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