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面富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内涵,是全体人民的、全方面的、共建共享共创的、渐进式推进的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任务,在于引领意识形态建设塑造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文化生活建设凝聚更为先进的精神力量、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修养、引领斗争精神建设锻造敢于斗争的意志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在于加强教育引导、巩固舆论宣传、完善实践养成、健全制度保障,从而坚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向性、斗争性、实效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富裕思想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追求精神富裕的经验总结,是对新矛盾、新征程的现实思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从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物质根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提供丰富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及营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舆论环境等多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前还存在地区及城乡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物质相对贫困下的精神贫困和资本逻辑下的精神迷失等诸多现实问题。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为保障、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支撑,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之一。习近平关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做出的理论回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使命与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社会主义人民精神生活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凸显出人民性、科学性、发展性的鲜明理论特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促进了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生动实践的扎实推进,贡献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蕴于党的初心使命之中,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精神生活保持的丰盈均衡状态、全社会精神追求呈现的澄明向善样态以及民族精神力量展现的恢弘自信质态。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优化精神文化环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以良好的舆论引导构筑美好精神家园;以制度建构化解和防范道德领域的“两极”分化;以培养文明公民来推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注解,它植根于物质生产实践,回应人的需要发展诉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科学认识其时代内涵需要从逻辑起点、基本前提、关键要义、内在要求、目标样态等维度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当前,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紧紧依靠党和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精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自觉,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夯实物质基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强大势能。  相似文献   

7.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概念中的重要命题。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也是人民美好生活全面实现的关键向度,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尺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与人的本质规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呈现出共同与差异的有机统一、共建与共享的耦合互动、阶段性与长期性的辩证结合等主要特征。当前,应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建设美好社会以及优化生态结构,协同助益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个体、社会和国家为核心意蕴,体现人类立场和世界情怀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铸牢意识形态阵地,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实现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为人民群众共同拥有和享有的丰裕的精神文化资源,更在总体上体现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内容的充盈与精神境界的更高层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内容充盈与境界更高层次,又集中体现为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积极与进取,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的正确与高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与进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和重要任务就是引导与塑造受教育者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展现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建构充盈高尚的精神世界,因此,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发挥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点明了共同富裕之路的方向,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文重点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精神富裕的理论特征,即要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做好物质与精神建设的辩证统一,突出精神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时代价值,结合精神富裕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促进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辽宁精神是辽宁人民一路以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成果,也是辽宁人民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它在实践中为辽宁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柱,激励辽宁人民为更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辽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将二者结合,对培养辽宁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被大人民群众认可,转化为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才能获得合法性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存在现有话语体系渗透力不强、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切契合度不够、与广大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脱节等问题。关注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政治基础,价值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加强教育引导和话语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希望,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国家发展,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国家三个不同层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国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问题十  相似文献   

14.
阐述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总体性意蕴;提出总体性视域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特质与现实要求;认为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都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梦想,是一个物质文化、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精神生活充裕的梦想,而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所追求和努力的精神,它们之间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既对立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公正价值理念是对中华传统公正价值理念的传承与转化,对西方公正价值理念的借鉴与超越,对马克思恩格斯公正价值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公正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人民的公正诉求,具有人民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与资本主义公正价值理念相比,社会主义公正价值理念更为先进,它是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统一、个体公正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它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之间存在着血水相融的关系,是一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精神营养和价值取向。为探究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情况,主要从其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通过相关社会实践分析与研究,最后提出师范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大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准确定位了我国的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凝聚起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契约精神尊重和重视规则,是契约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契约精神的本质要求十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升华了契约精神,契约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自觉主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契约精神相融合,要坚持价值统领,扣好"第一粒扣子",筑牢"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19):34-3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境界的精神支柱,行动向导,要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工人阶级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在广大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山西省总工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统领工会全局的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引导职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的价值观念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邓小平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与马克思和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相比,现实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