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并且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品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双向发展。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在本质上是有共同点的,因此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期间,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于劳动的正确认知,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中实现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知行合一”思想内涵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分析“知行合一”思想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的契合之处,论述“知行合一”思想视角下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若干难点,建议高职院校以“知行合一”思想为视角,通过加强劳动教育“知”的渗透,实现以知促行;做深做实劳动教育的“行”,实现以行促知;完善劳动教育的“评”,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存在课程建设指向不明、内容形式单一、脱离体验、流于形式等误区,需要教育者加以重视。劳动教育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要将学科课程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发挥课程引领作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让学生真正参与劳动,进而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紫乔 《科教导刊》2022,(18):86-89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既传授理论知识又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发挥劳动实践的优势,还可以施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见,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高中思政课融合育人的路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是不可或缺的,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高校通过实施学生评价综合改革,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将劳育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推进一二三课堂贯通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劳动教育类课程、组织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搭建劳育实践平台,构建“三堂联动”劳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辅导员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力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在工作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以日常管理为依托,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就业指导为载体,以资助育人工作为抓手,构建“两融三助、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体系,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卓敏  宋东来  吕松 《辽宁教育》2023,(14):73-75
劳动教育装备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劳动课程特点,为学校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教学活动而系统配备的由工具、材料、资源有机组成的育人装备系统。劳动教育装备既要有标准化装备建设,同时要兼顾适合个人发展的个性化装备建设。教育装备作为劳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在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思想、崇尚劳动精神、适应新时代要求等方面,支撑劳动教育落实、落细、落地。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村居、学校、家庭对劳动育人的价值认识浅层化、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没有充分挖掘农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等问题。将耕读教育与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耕”“读”并举,深化村居、学校、家庭协作,充分利用农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构建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达成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重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落实劳动教育有关要求。劳动教育应坚持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把握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的契合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片面化、课程内容智育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形式化等问题。应基于校本课程建设,重塑课程目标以突破片面性,重塑课程内容与实施以融入情境性,重塑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回归主体性,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以及劳动态度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关键课程。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校的劳动课程得到了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也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阶段劳动教育课程校本化建设的实施途径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要求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变革的高素质劳动人才。梳理大学劳动教育演变历程,发现其变革的逻辑起点是为了实现个体与社会动态发展中的价值平衡。结合当下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个体多元化发展的实际诉求,培养兼具优质劳动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劳动者成为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任务。高校应重构劳动教育“身心共修”的价值目标、“知行合一”的课程结构、“三位一体”的实施平台和“多元动态”的评价制度,推进高质量劳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应明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知行合一”的发展逻辑,推动“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发展。沟通理论与现实,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经受社会思潮的洗礼与利益诱惑的冲击,才能砥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参与伟大祖国的建设,才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想验”“体验”“亲验”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知行合一”发展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劳动教育的全面加强,迫切需要明确其主要依托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课程,不仅在破解高校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而且在全面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政治属性、理论属性和实践属性,助力大学生成长为具有新时代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因此,思政课应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依托课程。依托思政课开展高校劳动教育,需着力挖掘教材资源以探寻逻辑生长点、加强经典学习以夯实理论之基、开展专题教学以突破重难点、用好实践课堂以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提升育人成效为价值导向。当前,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在学生主体、教师队伍、课程设置及组织建设等层面面临一系列困境。高职院校应重视劳动教育,打造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全方位构建实施体系,保障劳动教育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认为在劳动教育中对学生渗透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劳动教育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 ,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升教育主体的创新素质,营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舆论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突出时代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合理化成效的标准关键要看受教育者是否能够"知行合一"。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知行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成效,并制约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提出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对"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内涵功能的深入探析,以突显这一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这一教育模式的路径以增强其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建立以实施创新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具有长期性、多维性、融通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聚焦技术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是学校劳动教育20余年一以贯之的思想。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学校从"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视角梳理、总结经验,探索劳动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丽娅  陈红兵  许峰 《科教导刊》2022,(11):122-124
课程思政是实践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回归育人的具体做法。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应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环境生态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下,课程重新出发,从课程目标立体内化、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和教师的思政素养等三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德育优先,知行合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环保工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