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高职高专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进一步探究专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手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健全创业实践课程体系;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等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分析专业社团在专创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剖析“专创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驱动力不足、培育机制薄弱等问题,探索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从顶层设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社团发展的融合,提升师生协同创新能力,完善项目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急需应用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职教育逐渐走向成熟,但同时高职院校的扩招致使许多大学生出现就业危机,而当前高校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广泛的存在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相对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主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应如何构建创新创业能力与计算机专业联系为一体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先锋队,各高校抓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责无旁贷。高职院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力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针对高职院校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创新创业大赛要求,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赛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国家倡导大学生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全党提出支持青年创业要求.但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思路无法与时代发展相称.大学生创业蕴含生机,引发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院校要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体系化建设,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多元协同路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能够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彼此融合,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推进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具体分析多元协同路径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以及衔接价值,结合当前校企合作情况,教育内容情况,教育理念情况,找出当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发展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搭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学平台。通过内部运行机制,外部支持机制,以及实践育人平台的共同搭建,进一步保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实现多元协同育人,更好地培育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定位与特色,对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进行梳理,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开展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思考与设计,从塔式体系培养、学院+公司两翼驱动、三项融合构建实践教学架构、四方协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造丰富场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遴选不同类别企业共同开展专创融合实践教学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演变到实践教学中,提出了“一个理念、两项需求、三个路径”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场景式实践教学模式,为高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方案借鉴。  相似文献   

9.
培育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造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的培育体系、探索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完善高效多元的联动培育机制几个方面探...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合理地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侧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育更多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人才。为此,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融入“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探讨工匠精神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坚持的发展逻辑不同,本科院校发展学科逻辑,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时,应坚持实践逻辑结合自身优势为地方发展而努力,构建特色化院校。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时代诉求,了解“双高”建设背景下,推动双创教育发展的优势,并探寻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现实羁绊,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超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战略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与服务协同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创业协同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与企业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丰富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而且拓宽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多元主体协同为研究视角,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以便构建出更加合理的实践育人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支撑,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界定清晰。介绍了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背景,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特征,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路径,包括创新多主体协同的工作理念,明确主体责权;打造产教科创融合式实践育人空间;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探索递进化“做思悟创”教学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改进等,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戴初  陈瑞生 《广西教育》2014,(47):185-186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好“三引”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协同社会和市场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问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当今时代创新的需要,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系统论视角,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涵入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实现充分结合,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从变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4个方面,注重校内外的创新创业资源协同,不断推进校、政、企等合作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驶向了快车道,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院校招生数量越来越多,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出台合适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机制是非常值得探索的,这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平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研究发现,促进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社会的重视、学校的重视等促进机制是创新创业机制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继东 《文教资料》2020,(7):145-146
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大学就业工作指出了方向.高职院校学生占据大学生总数的半壁江山,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本文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现状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就业,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多元就业、丰富就业结构、体现就业特色的重要路径。在创业创新的制度设计、路径实施和实现模式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适应需求,转变观念,分析和消化大学生创业创新的阻力与短板,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成体系的工作机制,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重点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采取的具体策略:举办创业大讲堂;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新创业成果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最后,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反思。认为欲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领导应足够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二是必须打造一支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三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实施严格考核。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在现行国家实施创新发展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一系列问题的方式、途径与方法,它具有个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等特征。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发展环境、价值取向和发展途径等。高职院校已经出现和正在构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竞赛机制的"选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发散思维的"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实战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为了正确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避免和防止各种模式泛化或滥用,需要紧扣"三全"发展定位,抓好广谱式教育模式的运用;坚持因校因人制宜,科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强化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