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小青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2):125-125,134
目的:掌握我市育龄妇女(15岁~49岁)对生殖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制定干预措施,促进妇女保健工作.方法:对2000名15~49岁的育龄妇女进行有关生殖保健知识问卷调查,问卷方式采取无记名形式,问卷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结果:我市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知识知晓率为71.5%以上.  相似文献   

2.
唐娟 《华章》2010,(27)
计划生育是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体现生殖健康社会效益的一个方面,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生殖健康的目标主要是保护妇女健康,防止意外妊娠对妇女健康的危害.本人对阜宁县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调查,以了解在农村避孕节育知识、行为、态度及优质服务现状,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讲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无孢子生殖胚囊助细胞的特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无孢子生殖植物非洲狼尾草无融合生殖胚囊的助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助细胞壁产生无数突起,伸入细胞质形成巨形丝状器,呈圆锥形,细胞质深入丝状器内部,这一结构对引入花粉管有利;细胞含在量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以丝状器周围最为丰富,显示出旺盛的代谢活动;具有丰富的贮藏物质,先是以淀粉形式积累,然后淀粉转化为脂类物质,以脂滴形式存在,细胞解体后供卵和中央细胞利用.无孢子生殖胚囊肋细胞的结构特点与有性生殖胚囊助细胞一致,其存在为花粉管进入胚囊提供通道,并为胚囊其它成员发育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4.
王健玮 《中学生物学》2005,21(12):29-30
1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达)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后,进一步的学习内容,在认识鸟类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了解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从学生已有经验人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倡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等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5.
雄激素在传统观念中是雄性性激素,与雌性器官无关,但无论是健康或病理状态,雄激素对雌性繁殖功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卵母细胞、颗粒细胞、泡膜间质细胞中都表达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其作用是调节卵巢类固醇的生成,表达水平受卵泡发育的调控.小鼠基因敲除实验显示颗粒细胞中表达的AR对正常卵泡的发育及排卵是必需的.动物模型已经建立并用于雄激素缺乏或过量对卵巢功能、生殖健康的研究,显示卵巢中雄激素活性对雌性动物的生殖健康的必要性,从而为今后女性因卵泡发育紊乱导致不育的临床治疗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英国Stepton和Edwards报道了首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婴儿(试管婴儿)的诞生,开创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新纪元,此后人类生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有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体内人工授精、卵胞浆单精子注射、冷冻胚胎、赠卵及赠胚试管婴儿及胚胎移植前基因诊断等。  相似文献   

7.
1 教学设计思想 “人的生殖”历来都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难点,部分教师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觉得羞于启齿,所以选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能够大大方方地讲科学知识的教师也时常担心自己会变成“教唆犯”,担心原本对该方面无知的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过分的兴趣,所以就选择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目前从各种渠道了解的关于人的生殖方面的知识并不少,这些知识不但科学性参差不齐,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往往使得学生只了解生理知识,而在性道德、情感以及生殖保健等方面的教育相对来说非常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节课的教学中将学生的认识进行了提高和升华,将生理课扩充为感悟生命的诞生,将落脚点置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人类生殖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产生的不易,父母为孕育生命所做的奉献和牺牲,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新生命的影响,以及过于轻率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采用信息技术整合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知道人类生殖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达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繁殖和生殖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2003年6月第一版第五章第一节生物的生殖部分,在生殖的类型中指出“生物的种类很多,生殖方式相应地也多种多样。生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常见无性生殖的方式……”。同时又提到了“……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本部分内容中连续出现生殖、生殖方式、繁殖三个词,在教学过程中关于生殖和繁殖是否同义出现一定的争论。为解答此问题,我查找了一些工具书和大学教材,似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仔细研读后,可以得出结论。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繁殖——…  相似文献   

9.
生殖医学是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而我国生殖健康的需求数量庞大,逐年增加。但受过生殖医学系统训练的高水平专业医师尤其是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加强生殖医学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生殖医学实验室人员教育要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操作与新进展相结合。在提高临床手术技能的同时,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修养,培养高素质的生殖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生殖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较前沿的综合性学科,临床学习是培养高素质生殖医学研究生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殖医学学科特点及生殖医学研究生就业形式的变化,给生殖医学研究生临床带教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针对生殖医学这一特殊的学科进行规范、安全、科学带教,是带教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生殖医学的特点、临床带教特点、科室管理制度,以笔者近几年来的带教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对生殖医学专业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育权的本质是自然人生育的人身自由,是自然人人格要素之一,应定性为人格权。男女生育权平等但非同等。男女生育权共同的权能有生育选择权、生育信息知情权等,无"生育隐私权"权能,且生育选择权是相对的、有限的。女性生育权较男性生育权有更多的可选择内容和更大的知情权范围,独有生育健康权权能。我国生育权立法亟待完善,以加强保护生育权和解决夫妻生育纠纷。  相似文献   

12.
东北小鲵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1年4-10月对东北小鲵的调查,实验结果表明,每年4月中旬至下旬为出蛰期,9月底至10月初为入蛰期。性成熟时体长雄性90mm以上,雌性86mm以上。孵化期14-2l天,孵化率为94.37%,孵化起点温度为4.137℃。孵化有效积温为196.0784日度;变态期为85-94天,变态率为97.26%。  相似文献   

13.
当儿童失踪达到法定期限被宣告死亡时,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父母的再生育问题,立法机关应慎重考虑.被宣告死亡者的父母没有非法生育,并履行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后,可以再生育.  相似文献   

14.
生育标志着生命的诞生,在人的一生中,生育是重大事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成了诸多的生育禁忌民俗。生育禁忌中有迷信成分,也有世代相传的经验成分,与民众早已存在的趋吉避凶、神灵信仰、象征、联想等文化心理有着内在联系,并与外部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蕴含着民众的心理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运用历史资料及建国后的人口统计数据,对青海省人口再生产类型之转变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认为青海省人口经历了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全部四个阶段,目前已属于现代型;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是影响人口转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本身在机体内也是一种化学的异物,其本身或代谢物也会与免疫系统发生应答反应,产生有利或不利的作用。近年相关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使抗生素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有了初步的结论,抗生素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已成为药品开发及科学指导联合用药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生育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既是公法层面的人权范畴,同时也是私法层面的民事权利。自然生育时期、义务生育时期以及权利生育时期生育发展状况的明示,展现了生育权由萌芽到最终确立的纵向历史演变进程。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幸福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生育价值表达,我国由古至今向"个人主义"的生育价值转换以及综合域内外生育价值的共性特质,体现了生育权多样价值维度的横向呈现。以哲学的视角综合阐释纵向层面的生育权历史演变进程及横向层面的生育权价值维度呈现,是法学领域生育权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今后生育权主体权益的保障、生育权立法规制的有理、执法实施的有序、司法裁判的有据提供了宏观指导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8.
论女性作为生育权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制度和生育权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与公民的私权利紧密相联。生育权本质上是公民在履行了计划生育的社会义务的前提下,对于生育问题的抉择的自由。而生育权不得不涉及婚姻内部或配偶之间如何分配此权力。生育权与婚姻内其他权利存在差异,是与女性利益和子女利益不可分离的一种权利。生育与婚姻的关系已经不是历史上曾认为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生育权的定义对女性自身的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鲶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鲶1龄即有部分达性成熟,2龄全部性成熟,在鲶鱼群体中雌鱼明显地多于雄鱼,且不同来源的鱼群性比有所不同,同时,同龄个体雌鱼较雄鱼大,这有利于养殖生产,鲶在自然环境中,其繁殖季节为4-7月,在广州的人工养殖条件下,在2-9月下旬均可正常繁殖,生殖时间延长一倍以上,根据卵母细胞的发育情况,卵径的分布及人工催产的试验结果等,可将鲶的产卵类型定为同步成熟分批产出型。  相似文献   

20.
An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 indicates the predominance of conserv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family. The appearance of new technologies does not change the image of a “normal” family, because concepts connected with surrogate mothers and egg donors are minimally present in the discourse. In this case, there are contradictory points of view i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oral permissibility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ography, sociology, orthodoxy, and medic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