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幽明录》是中古具有重要语料价值的志怪小说。其中被动句式有四种:"见"字式、"为"字式、"为……所……"式和"被"字式。本文针对这四种被动式及其出现频率、被动式内部的成分类别、组合关系和语法功能进行分析,从而管窥南北朝时期汉语被动式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2.
王丽 《现代语文》2006,(10):67-68
"将"的语义和用法在不同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特点.本文拟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的<西游记>为语料,对其中所出现的"将"字进行穷尽式考察,研究"将"字在明代的语义与用法,并拿它同唐五代时期的<祖堂集>和现代汉语中的"将"字的语义与用法作比较,这对于全面了解"将"字的发展演变情况,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字式是现代北方话中最主要的被动式类型,也是共同语中的一种重要被动式类…型。“教”字式是在汉语被动式的同化作用下由变异的“教”字使役式转化而成,在其形成过程中,阿尔泰语言的被动表示法也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教”字式在中古时期开始萌芽,近古时期取得了迅速发展,使用频率不断提升,语法构成趋向复杂,语义角色不断丰富,生命级别明显降低,语法功能变得多样。  相似文献   

4.
刘欣  陈长利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5):65-67,75
"们"字虽是汉语中常用字,但何时在汉语中开始使用,其语源是什么尚不清楚,通过对古今语料的分析,以该字的发展过程为线索探其源,结论:"们"字的语源是"民"。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心理动词的被动式共有"见"字式、"为…所"式和"被"字式三种,其中以"为…所"式数量最多。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并非所有的心理动词都可用于被动式,可用于被动式的基本上是及物的状态心理动词,不及物的状态心理动词活用为使动后才可用于被动式,行为心理动词则只有极少数可用于被动式。通过与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心理动词被动句式的演变途径:先秦心理动词的被动式以早期的"见"字式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比较后出的"为…所"式为主。  相似文献   

6.
"从"字起初作为动词产生,后来演变为介词,而"从"字的介词用法,在漫长的汉语发展史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尝试对介词"从"用法的历史演变做些浅显的探讨,主要对比"从"的上古、中古汉语用法和近代汉语用法。本文参考语料,上古、中古汉语是各时期文献,近代汉语以《红楼梦》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A不B”式词语是四字格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本文以近代汉语的语料为考察对象,对该格式词语的语源探究、语义类型、A与B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发现该格式词语具有能产性、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用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分析汉语“把”字句.通过与英语中轻动词的比较及对“把”字句产生的历史演变的分析,“把”字具有轻动词的特点.这种处理使汉语中的使成式、处置式(即“把”字句)、被动式及动词复制句等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汉语特点的句法现象.通过分析近代汉语中“把”字句的生成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推导出在VP嵌套下该句型的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璐萍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30-131,146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学者李汝珍的著名长篇小说,成书于《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之间,是研究近代汉语及其发展流变的重要语料。通过对《镜花缘》中的"第"字的分析,了解"第"字在这篇小说中的主要用法和古汉语大致一致。并通过与同时期语料和现代汉语对比,探求"第"字在这一时期用法的特殊性,并把握其大致的发展脉络以及部分意义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方位对举四字格("XAYB"类与"AXBY"类格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习用结构。为进一步明确该结构的形义特点,本文提出了方位对举构式这一概念。结合语料分析,发现该构式具备两类组形机制和两大核心构式义,在此基础上从组形和表义方面对方位对举构式的成活条件做出进一步界定。  相似文献   

11.
12.
越南和日本、朝鲜、韩国一样,在与汉文化交流接触过程中,接受并长期使用了汉语和汉字。基于汉字的材料,越人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喃字”,加以利用并将民族文化特色发扬光大。从喃字的来源,喃字历史分期,喃字的结构,文化背景等几个方面研究“喃字”,认为喃字是越南民族文化的产物,但从文字类型上说,它属于方块字文化圈,因此可以说,在近千年的历史里,喃字是越南与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楚文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开拓空间,应该将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与辽阔的空间领域创造出来的辉煌业绩做整体研究,这就需要一种“大楚文化”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以文献为基础,综合多方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楚辞》研究中一些长期讨论的问题作了尝试性的校勘和疏证。力求言之成理,信而有徵。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楚辞>和<诗经>没有直接的承传关系,只有南方广阔的楚国大地和江汉流域的独具特色的楚国历史文化,才是<楚辞>赖以产生和生存的肥沃土壤.由于楚史典籍久已销亡,楚辞探源,必须还原历史,走进并揭开历史秘密.本文认为,荆楚是与商周长期对峙的一个国家政权,并非周王朝的一个地位很低的属国;楚国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成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历史孕育了<楚辞>这样的充满爱国激情的绚丽诗篇.  相似文献   

16.
有学者认为,匈奴屠各来自休屠王部,身为屠各的刘渊应为休屠王部的后裔,他的南匈奴单于嫡裔身世系假托。考查历史资料,可知,西汉武帝时浑邪王部与休屠王部降汉,汉在缘边五郡故塞外置属国安置之。休屠王部部众被称为休屠,主要分布在凉、秦二州。十六国时期,有的休屠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大族。而屠各或异译为“休屠各”、“休著各”、“休著屠各”,可以混用。但是,休屠与屠各及其异译绝不混用。由于南匈奴单于与部众之间的矛盾长期积聚和不断激化,酿成中平五年南匈奴的事变,作为南匈奴“国人”,屠各在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屠各种是匈奴占统治地位的部落,包括匈奴单于挛鞮氏及呼延、卜、兰、乔所谓“四姓”。《晋书.北狄匈奴传》关于“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的记载无可怀疑。屠各刘渊本是南匈奴单于嫡裔,绝非假托。南匈奴五部都以屠各刘氏为部帅,故五部匈奴都称为屠各,这不是所谓屠各之称的泛化。  相似文献   

17.
《诗源辩体》卷二主要是许学夷有关楚辞的批评,他对刘勰、朱熹、严羽、祝尧、胡应麟等人观点既有继承,又有所超越.许学夷以"辨体不辨意"为批评原则,强调屈骚本辞赋之宗,"不必以圣经列之";他接受《昭明文选》骚、赋二分的分类原则,重点辨析骚、赋之别.对于楚辞各篇价值与优劣比较,许学夷往往据其文辞之有无意蕴、有无文采而立论.他对《楚辞》作者的考辨,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屈原"忠而过"的评价,体现了许学夷对儒家中和思想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楚辞是我国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它不仅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异于《诗经》古朴的四言诗,而且在语法上有其鲜明的特点,本文即从“兮”字和断句、字句的错置、虚词的用法、同义词叠用四个方面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19.
楚国汉中郡至今仍然迷雾重重,其实汉中郡的建立与楚迁都郢城之后巩固汉水中上游的战略基地相联系,汉中郡的治所在丹水与汉水交汇处的丹阳;汉中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楚国的战略要地,是秦、楚争夺天下统一权的地理枢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民间部分传说及有关资料的整理,对楚人崇火风俗作了较详尽的考述,对研究民俗文化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