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勇 《传媒》2007,(7):37-40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的发展空间,对其形成巨大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报业提供了诸多启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韩小亚  徐变云 《出版科学》2016,24(5):97-102
介绍4种国外数字学术出版模式,分别是虚拟图书馆模式、数字仓库模式、学术文集模式、学术社区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点和弊端。指出数字学术出版模式处于发展变迁状态,其发展经验与前景为:数字学术出版市场主要集中于院校机构,而非个体消费者;数字学术出版物的发行并不会分流纸版书的销量;数字内容版权的不确定性、不透明性严重影响该领域的发展进程;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专著出版有重叠领域,值得开发;出版商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所出版图书的价值和数字化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3.
田磊 《新闻传播》2024,(2):72-74
传统媒体存在采编手段局限、时效性欠佳、呈现形式单调、缺乏互动体验感等问题,随着具有高网速、低延时特性的5G技术诞生,传统媒体逐渐与5G结合,进而发展出5G媒体融合型新闻传播模式。本文通过分析5G技术与媒体融合多种实例,剖析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模式以及5G媒体融合型新闻传播模式对传统媒体实现创新发展并完成时代变革等产生的作用效果。展望此模式在未来媒体传播领域的发展,试图探寻加快媒体领域创新开拓以及加深该领域深化改革的方法,帮助传统媒体领域保持竞争实力,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岩 《编辑之友》2016,(6):23-27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新的阅读主体、新的接受心理、新的价值评价体系上重新促发了对有声读物的阅读需求,“伴随型”阅读日益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和阅读模式,数字时代的有声读物整装重生,而自助出版在实现对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下重构了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形态.对于数字有声读物自助出版平台的分析和数字媒介视域下主体功能特征的研讨,能够进一步丰富对我国有声读物市场的产业形态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设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日渐完善推动了"自媒体"这一概念的诞生。从"自媒体"到"自媒体时代",原先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越发具有"亲民"的特性,这意味着自媒体时代下悄然转变的传播模式,正从根本上冲击着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6.
有声读物是数字出版的新形式,催生了我国的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文章从我国有声读物出版产业的发展环境出发,分析现有发展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有声读物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殷琦 《编辑之友》2011,(11):73-76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重大冲击的情形下,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媒体,报纸该如何应对以求更好的生存及发展引发众多思考。过去对于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报纸生存路径的思考,更多地着墨于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相较于报纸等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与模式上的优  相似文献   

8.
自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尤其是数字媒介的应用与普及,传播模式发生了质的变革,并决定了未来数字传播变革的基本方向。论文在国内外文献整合和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数字传播模式变革的主要面向有三个:一是从机械模式到智能模式的界面传播,二是从集权模式到民主模式的全媒体传播,三是从对话模式到行动模式的自我传播。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席卷各行各业,传统行业被互联网改造和颠覆的趋势无法阻挡。新闻业也逐渐走进数字时代,各种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传统媒体想取得较大发展,就应该看清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好长远的战略规划。在传统媒体变革之际,唯有转变传统的旧有观念,提高接受新兴事物的学习能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合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在数字时代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在数字时代的融合发展,促使新闻报道正在由传统媒体"各自为阵"的报道模式走向"融合新闻"的新阶段。数字时代带给新闻界的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提高新闻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有声读物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生态系统。但是,因为当前的行业竞争缺乏稳定性和生态规则,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阻碍和制约。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数字有声读物媒介现状及失衡原因进行分析,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对纸媒等传统媒体形成强烈的冲击,是变革还是固守,这是关乎媒体生死存亡的课题。本文以"变革"为立论中心,阐述了传统媒体只有从传播渠道、采编流程、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型,才能在全媒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数字出版,必须刷新旧有理念.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由工业化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传统新闻出版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然而工业化生产模式与网络化传播观念的错位,使许多传统新闻出版单位面临数字化转型时,遇到比新兴企业更大的困难,这就是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讲到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个曾经领先的企业在面临突破性技术时,会因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过度适应而面临失败.越是以前成功的企业,转型越是艰难,传统媒体遭遇的这种困境正是“工业人”变成“数字人”的困境.要想解决这种困境,最重要的是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面对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导的媒体新生态,需要以全新的指导思想来推动产业升级,这种指导思想就是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4.
黄卉 《新闻通讯》2012,(7):53-54
"有声读物"通常是指以磁带、光盘或其他数字音频方式为载体进行录制、包装、销售的录音制品;泛指一切以耳朵"听读"为主要卖点的"音频产品"。本文从广播业者的角度,对有声读物的起源与种类、市场与需求、呈现与发展等4个方面作了较客观的论述和探讨;旨在对"有声读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广播的融合与发展作出些许管窥。  相似文献   

15.
孙诺 《传媒》2015,(15):52-53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有声读物在移动终端渠道拥有了良好的传播基础,而4G技术的成熟则为高质量的数字有声读物的传播提供了渠道.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对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补充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被越来越多用户所接受的阅读方式.移动流媒体技术使得数字有声读物的传输更加快捷,未来数字有声读物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类新型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过去所说的数字出版的概念比较宽泛,包含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发行.现在,将数字发行数字出版数字制作正式做了区分,这对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数字发行是指以印刷出版的正规出版物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销售的模式.中国传统媒体集合了中国最优秀的媒体内容,数字出版最首要的工作就是为传统机构服务,把几十年,几百年已经积累沉淀的优秀内容,把数百万优秀作者和编辑正在源源不断出版的优质内容进行数字化,以各种形式和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发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有声读物在移动终端的传播得到了良好条件。而3G技术的成熟则为高质量的数字有声读物的传播提供了渠道。随着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移动终端越来越智能化,数字有声读物作为一种对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的补充形式,成为必不可少的、被越来越多受众所接受的阅读方式。移动流媒体技术使得数字有声读物的传输更加快捷,未来数字有声读物将会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符合人们新型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8.
杜亮  刘涛  赵飞  华岩 《图书馆学刊》2011,(10):46-48
"]十二五"时期,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从数字资源建设的宏观布局入手,提出建立"三级互补"的保障体制。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是数据库建设,要加强数据库建设的统筹规划、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数据库建设的多样化发展;另外,通过建立健全数字资源共享管理体系,加强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最终实现垂直型、水平型和网络型3种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19.
姜珺珺 《青年记者》2016,(20):132-133
数字媒体的发展及特征 数字媒体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传播数字化的内容作品的载体.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数字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等特点,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翠敏 《传媒》2023,(6):28-31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传媒业逐渐步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但是大多数传统媒体经营仍然步履维艰。传统媒体如何以数字经济作为突破口,是传媒产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研究数字技术发展与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媒体与平台媒体的多层次市场竞争,探索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总结了传统媒体重新定位的三种商业模式和转型过程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