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时代,青春岁月,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许多年之后,这段日子依然会在每个人记忆深处留下拨动心弦的印迹。少年时代的所爱,也许就成了一生的追求;少年时代的故事,也许就在未来生活中延续。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将演绎成人生最纯真的诗、最难忘的歌、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收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中有两个别字,现指出来,希望再版时更正。①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此句中的“倾泄”应为“倾泻”。《现代汉语词典》中根本没有“倾泄”这个词,只有“倾泻”,意为“(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承担巩固本单元文言文学习方法这一任务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的任务,同时,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还应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只有不畏艰辛,脚踏实地,一个人才可能取得某种成就,否则只会到处碰壁。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以自读课文,新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这学习的任务不可谓不重。另一方面,《道士塔》作为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精品,内容上是大题材、大场景、大主题;题材涉及文化遗产,场景横跨古今中外,主题切中民族悲剧。而文本形式上又别开生面,以诗化语言传情达意,以漫画笔法勾画人物,以对比手法切进事理。课文无疑是文质皆美,言警意深。如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自读课时内,面面俱到,只会是面面不到;如要让教师代学生深挖透析,于他们多半是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5.
劳山道士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颈而神观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一斧,使随众采  相似文献   

6.
道士塔     
请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读时试着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一遍不能读透,可反复阅读几次。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相似文献   

7.
道士救虎     
《阅读与鉴赏》2009,(11):28-29,54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呼号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相似文献   

8.
十余年前,自己作为内陆地区黄土地上一所普通高校的普通教师。初次读到《道士塔》,心情是亲切而又复杂的;十几年过去了,在强大的全球化语境中,面对着西方的强势话语,再读《道士塔》,心情依旧是亲切而又复杂的:那是因为作品写出了弱势者的境遇,写出了弱势者面对强势者的尴尬。  相似文献   

9.
八仙与道士     
八仙传说是我国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神仙,然徵诸史籍,八仙之名多歧异。八仙传说乃盛于元世,而非起自元代,其具体人物,在明代后期之前犹不固定。明末的《东游记》演绎了一个八仙过海的故事,其影响较大,八仙的名次从此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道士救虎     
一夕,山洪大发,漂室庐。人骑木乘①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②,立水浒,督善水者以绳、木俟,见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者甚众。平旦③,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  相似文献   

11.
12.
唐宋之际,游方道士大量进入城市,在地域的分布上,主要表现为江淮流域城市、岭南城市以及北方一些大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唐宋之际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商业、服务业的兴盛以及科举制的繁盛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方道士大量进入城市后,成为城市民众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依靠对象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民众的信仰更加多元化了,而道教也因此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世俗化的色彩更浓了。  相似文献   

13.
王道士是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也是敦煌藏经洞宝藏流失责任者。关于王道士其人,既有真伪并存的民间传说,也有外国探险家的记录,但无论在敦煌藏经洞宝藏的发现和流传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都将是盗卖敦煌宝藏的历史罪人。  相似文献   

14.
信 L是我的同桌,她是一个梳着马尾辫皮肤黝黑的女孩儿,虽不是长得特别好看,但她红彤彤的苹果脸还是招人喜爱。于是她有个“小苹果”的外号。她喜欢穿白色的棉布裙子,一双格子球鞋,字写得很T整,课桌里的书总是摆得整整齐齐,微笑的时候嘴角上扬。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现场”的目击者历史宛如一只漏斗,荣耀与屈辱,高贵与卑贱,似乎无所不包,而又无一不被漏掉,最终只剩下漏斗本身。关于“敦煌石窟的罪人”王道士,历史的记载除了一方依稀的“碑文”,恐怕也只有一张面目模糊的“照片”了。然而,这具历史的干尸在书写者想像之网的打捞下,居然令人不可思议地复活于现世的视界之中:“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证,认为王道士《墓志》所记在"流水疏沙"过程中发现藏经洞的事或为信史,应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对《道士塔》作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名篇《道士塔》,用以传输文史知识和人文思考为特长的文化散文来提高广大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算是一件好事,而如何理解《道土塔》一文的文化内涵,可能又是广大师生所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拟就《道士塔》的文化内涵提出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19.
肖阳 《语文知识》2012,(4):62-62,73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劳山道士》,故事结构波澜起伏,一波三折,表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故事意蕴深邃,颇富哲理,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我出差去杭州.从济南坐上火车。同一个包厢里,有一对父女也是济南的,女儿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管理研究生,去上海报到。我们立刻就熟悉了,山东大学文学院我很熟悉.我有很多朋友在那里执教,我自然问起文学院里我熟悉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