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世界》2014,(9):134-134
大学四年.两封电报。重新定义了我对父母亲关系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带来了一种持续性的思考:怎样处理夫妻关系.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相似文献   

2.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3.
张鹰 《家庭教育》2011,(12):46-46
母亲在弥留之际嘱咐我:“以后要对你爹爹好。”我哽咽着使劲点点头。母亲去世后,我把父亲接到我家,我关爱他,他也关爱着我,一晃十五个年头。如今,父亲已八十有二。  相似文献   

4.
周荷英 《家庭教育》2011,(11):18-19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幼时被父亲培养树立起一种“要么不做,做了就必须拿第一”的竞争理念,她在学习、比赛中拿第二都属于失败。身为律师的父亲深信女儿的才华,故以严苛的要求来指引孩子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5.
《母婴世界》2013,(12):114-116
有别于母亲的启蒙 父亲和母亲都爱孩子,但是由于父亲和母亲有不同的性别角色与性格特征,并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所以父亲和母亲分别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母亲的陈述孩子上初一以前都很乖,自从初二开始就变得很敏感.没有安全感,经常会因为和老师或同学的关系而痛苦不堪,常常说:“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没什么意义”等.而且会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由于不自信,孩子喜欢在默写古文时把语文书放存旁边,她觉得这样的默写方式让她很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可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母亲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相反,她的生活常不缺钱用。  相似文献   

9.
昨天终于告诉了父母,下周五打算回家。听到这一消息时,父母掩饰不住的喜悦从话语中流露了出来。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不是什么"好男儿",但也并不是一个十分恋家的人。其实进入大学以来,只有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略微有一些想家的感觉,以后就几乎没想过家了。也许是因为学业太忙,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只要有一天不看书,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专家曾预言 ,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的心理医生曾经断言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 ,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 ,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 ① 特定的社会环境 ,同样影响着青少年 ,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中科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对北京市30多所中学 ,500多个教学班的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 ,32 %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 ,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 % ,中度的占3 1 % ,重度的占0 1 %。②这一调查结…  相似文献   

11.
当我连蹦带跳地从屋外跑进来的时候,母亲总是笑骂着说:"看你的脸都晒‘熟’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大了怎么办?"跟在我后面的父亲就会笑着回答:"你的孩子,大了还会野吗?"这时,母亲脸上的笑,是无可奈何的笑,而父亲脸上的笑,却是得意的笑。  相似文献   

12.
已经是十五岁的我.如在古代早已是个成家立业的人了.而现在的我却无家无业.一事无成。站在青春的边缘.看着时光的流逝.我泪流满面。不知道是应该去外面闯荡一翻.还是应该仍然留在学校这个牢笼般的地方无望苦读.花去父母许多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13.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进去。  相似文献   

14.
都说家庭生活就像上演的一出出戏,家庭成员都在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在这个家中,有恼人的风波,但更多的是温馨。  相似文献   

15.
对父亲的第一印象是怕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儿,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儿,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我小时候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都和我的父亲联系在一起。我的父亲是个木匠,在家乡一带小有铝气。但父亲不是那种能够做精细家具的木匠,而是在人家造房子时帮助架大梁的木匠。闲在家里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在印尼居住时,有一段时间我的安全问题让人忧心。我记得有一天,天黑后回到家,我发现一大群由邻居组成的搜寻队伍聚集在我们的院子里。母亲看起来不太高兴,但是她看到我以后顿感宽慰了,几分钟后,她才注意到一只潮湿的袜子,沾满了泥土,包在我的前臂上。  相似文献   

18.
我爸并不是我所认识的当爸里最伟大的一个,但他是最给我撑足面子的人。每每到教师节,我爸的身躯就越发的伟岸起来。小时候成绩并不好的我,唯一荣耀就是来自我爸,因为他的原因,小时候的成绩册里面班主任都不得不给安排几科优。这个当了几年校长教过乱七八糟各种科目但坚信语文是最难教的教书匠,吃了大半辈子的粉笔灰,  相似文献   

19.
雷雳 《父母必读》2020,(3):17-17
这次的事件,可能是孩子经历的第一次重大事件。不能出家门的困惑,紧张的社会氛围,焦虑的父母,电视里每天播放着医院的画面,经常听到"死亡""危重"这样的字眼……这些印象都不是随着疫情缓解就能即刻疏解的,这些负面的感受,可能会内化在孩子的心里,变成一种长期的紧张,甚至创伤。  相似文献   

20.
夏芳 《新读写》2011,(2):46-47
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而我见过。我的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