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它的事情。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他的意思无非是,人人都想要幸福,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最后的目的都是要生活得幸福。譬如说,有的人想发财,想做官,但发财和做官本身不是目的,他是想通过发财和做官过上他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有的人不想发财和做官,但并不是不想要幸福,他是认为发财和做官不能使他幸福,能使他幸福的是别的事情,比如搞艺术或做学问。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类现实生活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实活动和理想追求。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随之发生改变,对幸福的含义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着手,探讨其幸福观的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认为,获得最大的幸福,需要具备很好的物质保证,要有德行、有好朋友分享,奉行中庸之道,不断实践,而且国家是获得幸福的保障。他的幸福观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观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并形成了系统化的幸福观哲学理论,即《尼各马可伦理学》。幸福是至高善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对自己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不同,所追求的幸福层次不同,归结来讲,精神幸福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幸福。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活动,是快乐和友爱,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社会可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建构现代人正确的幸福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达到这种幸福观的改变,需要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思考的重视程度,引导当代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是一直以来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影响幸福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在师范院校,幸福观的养成成为左右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必要依据,养成正确的幸福观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时期的幸福观大体上可归结为三大流派,即快乐论,德行论、完善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因崇尚理性、追求人类身心充分发展,既重视快乐的价值又避免了感官快乐主义,被称为完善论。这于现代幸福观的建构有着特别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以"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基础建立了各自的伦理学体系。在这两个理论基石相距甚远的理论体系中,对幸福的地位、条件、幸福与德性的关系的论述是相似的,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了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要通过教育、立法等途径来培养人们的德性,进而获得幸福。对这两种幸福观的比较,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思考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幸福观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道德理论的核心,他的伦理思想以幸福为起点,最后又以幸福为落脚点。在他看来,善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而至善即是幸福。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看重生活质量,幸福已成为人们思考得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我们构建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生根发芽于思想自由的希腊环境中,自由与闲暇的环境赋予了其自由创作的可能。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其宽松自由的宗教环境,使得古希腊人思想比较自由,没有受到禁锢。人们对神的崇拜也是与尘世生活息息相关的,认为诸神是充满彼岸性的,而不是崇奉来世幸福,人们相信幸福就在当世,所乐意追寻的是现实的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即产生于这个时期的希腊,思想自由的环境给予了他自由创作的可能。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还是城邦内外争斗不断的时代,城邦间因争夺领导权而战争不断,国家的混乱使得道德急速滑坡,人们放松了道德束缚。亚里士多德为此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德性是什么”等,用积极、人类可望可及的方式去重新探寻人类有德性的理性幸福生活,力图为道德滑坡的希腊社会重塑追逐幸福的正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德育往往成为管理学生的代称,而我们认为德育的终极目的是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使学生既感受幸福又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享受。人的成长过程,应该是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幸福观教育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尚处于起步阶段。西方对幸福观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对幸福观及幸福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国内对幸福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幸福观教育意义的论证和价值探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困境探讨,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幸福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存在脱离实践的弊端。因此,幸福观教育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基本内涵,构建幸福观教育的理论体系,并拓宽研究对象的涵盖范围。  相似文献   

13.
孙亦平 《中国德育》2013,(21):32-35
幸福,是千百年来人类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换言之,人的一切行为最终目的都将归于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国学是指一个国家固有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思想,其中对幸福的探讨在今天已成为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幸福问题的探讨历史源源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许多伦理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大成就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批判和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对“什么是幸福,如何实现幸福以及达到幸福的条件”等问题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历史考察对构建现代幸福观有着特别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全面科学的幸福观,本文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基本理论以课堂教学形式来指导当代"90后"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形成,纠正其生活中幸福观的误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与当今并存的传统的幸福观和西方的幸福观中片面极端张扬个人利益和某种需求的消极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劳动、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倡导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评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但个人主义并不等于利己主义。在反对中世纪教会统治时个人主义是对付封建伦理的一副解毒剂,个人主义价值观也曾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相契合,然而近百年来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个人主义并非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要求的价值观,亦未能为人类建立起真正值得留恋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可批判地借鉴个人主义的合理成份,以重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生活与奋斗的毕生追求。与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幸福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实践的、大众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其科学、理性的幸福观,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对“煤油灯企业“与“百年老店“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企业的终极使命,同时构建了企业价值观体系及其模型。总结出了打造百年企业的真以:坚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把事情做真;把握企业的战略价值观,把事情做对;领悟企业的战术价值观,把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