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这人特不爱旅游。出门在外,既辛苦叉麻烦,总觉得不如在家读书自在。尽管如此,丽江那个地方,我还是被动地去了几趟,并没有特别要说的地方。也就是说,风景不过是风景,人文不过是人文,都似曾相识吧。但有一事,触之甚深,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2.
春去夏来     
2006年的春天真是热闹。胡戈因把“无极”演变成了“馒头”引起了凯歌的怒火,险些为自己招来“惨案”;赵豆豆也为春晚小品的包袱之争频频在媒体上“说事儿”;相声新贵“非著名演员”郭德纲演出时“砸挂”惹恼了发小儿汪洋,闹到要对簿公堂,就在官司悬而未决的时候,汪洋又办起了“相声大会”,准备用真功夫和郭德纲一决高下。这边厢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那边厢有巨星悄悄地陨落了。张中行、王选两位大师级人物以非凡的成就为人生画上圆满的句点。没有轰轰烈烈地谢幕,只是微笑着离开。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是有定位的,旁人无须多言,生活没有统一…  相似文献   

3.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廖廖几字的一句话,便可营造一种“气候”,给人一种透彻肌骨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吉木 《教师博览》2007,(2):62-62
所谓“张郎”者,蟑螂也。关于蟑螂,我们知道些什么?夏天的晚上,黑乎乎的屋子里,突然听到一阵急剧的扇动翅膀的“哧啦”声,接着一个什么东西在你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已经爬到你身上,再接着自然是一阵尖叫和久久难以散去的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5.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中国文字的过于艰深以至于一直被一些所谓的精英把持着,民间对白纸黑字一直持着一种特别敬畏的态度。这种“惯性”延续至今,便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典型的表现便是特别迷信纸上所写的东西,而忽视具体的存在:重墨写的“历史”,轻血写的事实;重历史档案,轻现实  相似文献   

6.
周政 《湖南教育》2006,(1):43-43
朋友说,他们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目标管理时,有“教师辅导学生发表习作”一项。我朋友是教物理的,辅导学生发表了几篇短文章,年终评比时均被五折处理。问其故,领导说,文章字数少于五百,每篇文章只能算半篇。初听起来,也没什么稀奇,一言堂社会,哪事不是领导说了算?但仔细思考,我却为此事而忧。笔者认为,文章算不算一篇,应看文章是否有主题,主题是否说清了,而不在字数。倘若文不揭题,离题万里,字数多又有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封信只有一个“?”,出版商的回信也只有两个!”,不是被传为世界通信史上的美谈吗?我们能说这不是两封信吗?信中内容不是…  相似文献   

7.
一次,在中学当教师的儿子在房间欣赏一幅《布袋和尚》的古代名画,那画上题字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其痛快!”儿子说,这布袋里装  相似文献   

8.
林达 《教师博览》2005,(4):15-15
近日读了一位学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遭到冷遇的章.不禁想起自己以前在国内图书馆或其他部门办事的类似经历。  相似文献   

9.
曾经见过这样一幅漫画,一堆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小石头,被送进了一座“育人所”,经过漫长的磨砺之后,出来时都已是圆头圆脑、滑不溜丢的鹅卵石,早分辨不出原来的模样。此画原为“无题”,但若是有人给它似个注脚,用上“学校”或“教育”之类的字眼,虽未见得就是作要本意,但有过学生经历的人只怕十之八九会点头称是吧。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领导把政务公开当成抵挡群众信访的“伞”,雨来了就撑开,雨停了就收起来。这税使得政务公开形不成制度,领导叫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叫公开什么内容就公开什么内容,政务公开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连日来的几场透雨,给燠热的夏日洒下无限清凉,我的“东篱雅舍”内不再熬人,屋前也是花木葳蕤、蔬菜葱郁,煞是可爱。“东篱雅舍”是我的书斋号。  相似文献   

12.
全旺镇的横溪村,有个风景优美的白鹭洲。有人说那里的白鹭现在越来越少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总想找个机会一探究竟。等啊等,机会终于来了,6月1日下午,严老师组织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白鹭洲进行实地考察。一路上,我们很少看见白鹭,只看到许多枫杨树的叶子被虫吃得乱七八糟,有的只剩下一个烂掉的树桩,真可惜,我们拍了几张照片,还向当地老农了解了情况。  相似文献   

13.
“阅读综合症”的表现,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可看的书非常多,每次面对着一大堆好书,总是不知道看哪一本好。当我看到对这种情形的详细描述,以及这种情形被称为“阅读综合症”时,立刻知道,我已经被这种症状困扰10多年了!考虑到患有此症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我决定将自己的患病过程和  相似文献   

14.
李敬泽 《师道》2006,(1):44-44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句话有层层叠叠的意思,其中一层是,如果你能准确地理解一只蝴蝶振翼或者一枚草叶摇曳,那么你就有可能洞悉未来之秘,顺应即将发生的某种巨大变化。由至微看到至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所谓“洞烛机先”,“机”就是事物之变的轻微萌动,得了该“机”,就像选中了一只垃圾股,然后垃圾变成了黄金。所以,现在有个人,上观天、下观地,神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他在干吗呢?我告诉你,他多半是正在追“机”。追到了“机”当然是大喜事,翻翻报纸杂志,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传奇的追“机”经验,由此改变了人生,他们通常还会鼓励你,“…  相似文献   

15.
任琨 《教育文汇》2005,(7):62-63
过去,在皇宫。“拟圣旨”的活儿是大臣们做的事儿;如今,在学校,此等差使是俺这个“教导处”来做。  相似文献   

16.
一只狗 这只狗本来很平凡,幸福地养尊处优在一位校长家里,因耐不住寂寞出去溜达,却不幸丧身于一个想看清它内脏的调皮生手里。杀死的是校长的宠物这一条不说,仅“漠视生命,生性残忍”的帽子就足以罩死他。可是,怒不可遏的校长居然告诉孩子,只要画出一幅精美的人体骨骼和血液循环图就可以抵过。若干年以后,这个孩子成为了著名的解剖学家。人们说,是平凡的狗成就了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7.
我有好长一阵子在家里开班授徒,教画画儿。因为这种教法很自由,所以常常一边画,一边聊天。现在就讲个我聊天时听来的事儿:  相似文献   

18.
“但是”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 “但是”主要作连词.好像那把皮坎肩的碎皮子缀在一处的彩色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相似文献   

19.
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却听信了狐狸的甜言蜜语,结果那块肉“啪”地掉下去了……这个版本的《狐狸和乌鸦》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后来狐狸和乌鸦之间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却有很多人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20.
说“三”     
最近,笔者的另类思维比较活跃,深夜里,于似睡非睡之中,忽然想起了“三”,不由生出许多感慨。“”,三这个东西,真不是东西。别的数字,什么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等,都是比较单纯、确切的东西,它们就是一些数字,不蕴含别的什么东西。可是,“三”这个数字就与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