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佚名 《世界文化》2010,(8):30-31
<正>爱尔兰是全世界结婚率最低的国家,作为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度,这个国家是禁止离婚的。很多适逢婚龄的男男女女大都选择观望,迟迟不去婚姻登记部门办理手续。所以,在爱尔兰流行不婚和晚婚。但林东和我在爱尔兰的结婚经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尔兰这个国家对婚姻的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2.
北京。秋高气爽。笔者应王本顼教授邀请,来到位于日坛东路3号的爱尔兰驻中国大使馆,见到了爱尔兰驻华大使戴克澜(Declan Kelleher)先生及其中文老师王本项。戴克澜大使即将告别中国,出任爱尔兰驻欧盟代表团团长一职。在其百忙的工作交接之际,大使先生仍然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并以纯正的汉语与我没有障碍地进行交谈。  相似文献   

3.
爱尔兰断忆     
蓬生 《世界文化》2007,(2):35-37
我曾常驻伦敦,因为公事,爱尔兰去过多次。从伦敦到爱尔兰非常方便,每天飞往都柏林的航班多得很。仅仅50分钟的航程,而且作为国内航班处理,不要签证,不填表格,不需办理任何海关手续,顺当极了。尽管是两个国家,但感觉上好像没有出国似的。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也许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于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巨擘。  相似文献   

5.
爱尔兰之声     
伟大的作家、优秀的剧院、高雅的谈话使都柏林成为文学的麦加对喜爱文字和语言的人来说,都柏林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都柏林的人口远比不上坦帕、哥伦布或波特兰,却哺育和鼓舞了很多作家,诸如塞缪尔·贝克特、布伦丹·贝汉、戴恩·布西可、布里恩·弗里尔、奥利佛·哥尔德斯密  相似文献   

6.
7.
正爱尔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西洋岛国,从古至今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有趣的是,在这些民间传说中,爱尔兰人往往都以一副醉醺醺的形象示人。而在真实的爱尔兰历史中,尤其是19世纪,爱尔兰社会的酗酒情况十分严重。1805年,来自英国的约翰·凯尔爵士在爱尔兰游历时,记录下了令人震惊的情形:"在都柏林,过量饮用威士忌肯定吸引了我这个外地人的  相似文献   

8.
威廉·勃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虽不熟稔,但也算不上陌生。略带几分浪漫情怀的少男少女们,至少会在心中默念“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死昏沉”几句这样美丽的诗。  相似文献   

9.
正30岁时,你是怎样的状态?对于生活在当代中国的大多数人而言,年方三十意味着人生才刚刚开始。俗话说"三十而立",刚过而立之年的你或许正栖身于繁华都市的一隅,终日忙忙碌碌,但说不清楚为何而忙。同样是30岁,来自欧洲小国爱尔兰的迈克尔·柯林斯却已攀抵其人生之巅峰。年纪轻轻的他就率领爱尔兰民众在对抗大英帝国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正1945年4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纳粹德国战败的命运不可扭转,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国会大厦地下室自杀。就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共和国总理德·瓦勒拉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亲自前往德国大使馆对希特勒进行悼念。此举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在问:"德·瓦勒拉是疯了吗?"德·瓦勒拉当然没疯,不但没疯,他还是个极其精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3月12日,在洛杉矶好莱坞举办的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英国短片《爱尔兰式告别》(An Irish Goodbye,2022)斩获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该片此前已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爱尔兰式告别》时长只有23分钟,是一部充满浓浓的爱尔兰乡土气息的黑色幽默剧。故事非常简单:以北爱尔兰一处叫作Glenmornan村的农场为背景,讲述了一家人在母亲(米歇尔·费尔利饰)去世之后重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也是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1923年,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叶芝的文学创作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那就是他对爱尔兰神话传说的痴迷。叶芝对爱尔兰神话传说的热情集中体现在他的两部饱含浪漫情怀的散文叙事作品中,即《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和《凯尔特的薄暮》。  相似文献   

13.
正热播电影《唐人街探案2》35分17秒时有这样一个镜头:主人公为了躲避追杀,在纽约的巷子中穿梭迂回。此时,一家店铺的招牌作为特写出现在屏幕上,这就是Wolfe Tone's Irish PubKitchen(沃尔夫·汤恩的爱尔兰鸡肉酒吧)。从招牌的名称,我们可以大胆猜想:沃尔夫·汤恩一定是值得爱尔兰人铭记的伟大人物。  相似文献   

14.
正爱尔兰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里不仅走出了叶芝、乔伊斯、王尔德、贝克特等伟大的作家,还产生过古老神秘的凯尔特神话和爱尔兰英雄传奇。这些故事虽然未能像古希腊神话和希伯来神话那样成为西方文学的基石,但是其充满奇幻色彩的情节以及对女性人物独特的态度都与"二希"传统有所不同,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也不无影响。《追捕特莫德和格拉尼娅》作为爱尔兰英雄传奇中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就充分体现了古代爱尔兰文化的这种独特魅力。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公元3世纪左右,爱尔兰  相似文献   

15.
威廉·巴特勒·叶芝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授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说中指出,他其实应该与约翰·米林坦·辛格和格雷戈里夫人一起分享这一最高文学奖赏。当时辛格已去世十四年了,格雷戈里夫人尽管已达七十一岁高龄,但她还象以往一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叶芝的这番话很难认为仅仅是一种谦辞。当然,叶芝接着在其演说中把格雷戈里夫人描绘成一个“被年迈疾病所困扰的老妇人”(格雷戈里夫人在她的日记中抱怨叶芝“甚至没提到她与年迈疾病作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又否定了他对格雷戈里夫人的赞美之词。但是,即使叶芝对格雷戈里夫人在文学上成就的称颂确有夸张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中川八郎教授在一九八○年十一月号《朝日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结论是这样的: “人在健康时的体温并不是保持恒定的。一般下午两点钟时体温达到高峰。此时,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前,亚历山大·仲马在计划访问俄国时,曾这样解释过自已旅行的目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内河。俄国有一条伏尔加河,它是欧洲最大的河,是河流中的皇后,我向伏尔加陛下致以问候。”这位小说家一语道出了伏尔加河在俄国三百万条大小河流中的显著地位。大仲马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是这条河的客人了。伏尔加河虽然不是苏联最长的河流,但是在人民的作品中,它却是今天全民族的一条主要河流。涓涓的流水,蜿蜒曲折地穿过那茂密的森林和幼林丛生的沼泽地,伏尔加河就这样开始了它由北至南的流程。它穿过一个个湖泊,鼓足了力量,冲出河道,威严地向前飞奔而去。七千条大小河流汇集于伏尔加河,它把自己献给了俄罗斯的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带,黑海沿岸的半沙漠地带和里海。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贝克特在坎特伯雷大教堂遇刺使肯特郡这个安静的小镇成了世界各地香客的圣地。到坎特伯雷去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人对游客已司空见惯,因为这座城镇成为旅游之乡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这里,不但貌似朝拜者们仰慕的圣地麦加,有中世纪的古建筑、宏伟的大教堂和许多老市镇共有的古老建筑,而且也有面积广阔的一片片现代  相似文献   

19.
“当我还是小孩时,”拉普兰画家安德烈亚斯·阿拉里斯托说,“我最喜欢钻在桌子底下,那里是偷听大人们谈话的好地方。”小安德烈亚斯,在拉普兰长者的膝下,听到许多古代的故事及巫师、幽灵和野兽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和真实的故事,激起他许多丰富的想象,“我3岁时找到一块木  相似文献   

20.
素馨之香 落地巴厘岛,在机场出口就看到了印度素馨,枝干被地灯的光柱勾勒出来,抬头仰见顶端的几片叶子,灰绿的叶子背面镀着一层夕阳色的灯光。馨香缕缕随印度洋旱季伊始的暖风送来,让你知道那枝叶的顶上当是绽满了花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