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节诗歌鉴赏课上,当讲到诗歌中的形象问题时.我举了一首自己挺喜欢的诗歌作例子--唐代崔铉的<咏架上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并请学生概括这首诗歌所写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两只鸟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故事。本人很喜欢这首诗,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对生命的漠视是我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对于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打算给这些孩子好好上上"政治课"。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底,我主持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立项的"十五"课题"积累、审美、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召开结题会.作为课题汇报的内容之一--我上了一节诗歌教学课,诗题为<哭亡女苏菲>(教材为自选,见文后附录).开会前一天,我上了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读,并要求选择最使自己感动的诗节,以"答亲爱的父亲"为题写答诗.下面是结题会上的汇报课即第二课时--朗读并理解这首诗.  相似文献   

4.
一、上好第一节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结合学生惯于模仿教师的心理特点,第一堂课,首先教师可以用流利的口语自我介绍,或唱一首英文歌等方法作为开场白,把学生带到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学生会肃然起敬,把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产生"我也要  相似文献   

5.
学完了杜甫的<绝句>后,我便准备布置本节课的作业. "同学们,这首诗你们学得都很好,今天的作业是……""老师,还是由我们自己定吧!"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很浓.  相似文献   

6.
一、美在主题.<致橡树>是舒婷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一首诗,写于1977年.我认为这首诗美在主题,它突破了传统观念,大胆提出女性的自立自强,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曲现代新爱情观的赞歌.诗人坚定地提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站"而不是缠绕或靠在一起.这就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音乐考试     
星期一,音乐老师说:"星期五音乐课考试,每人准备两首歌."我没往心里去,因为音乐老师一直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星期五上音乐课时,老师宣布:"考试开始!"我心里一惊. 老师指了指李堃,从李堃开头,往后排着唱.我们对这样的排法不满,齐叫:"啊!"老师笑了笑,不改初衷.第一轮,我没有唱.老师说:"第二轮唱两首."我很悲愤.第二轮,我先唱了首《让一让》,想蒙混过关.老师不依不饶,问:"第二首呢?"我只好再唱一首《香水百合》.  相似文献   

8.
开学不久,我校一年级新课程实验班就有针对性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上课.记得那是一节汉语拼音课,教学声母"bpmf"的时候,为了加强记忆,钱老师带领孩子们和掌击节念着一首歌谣:"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相似文献   

9.
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为研究"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的语文课"探索了多年.我认为,只有把一节语文课上"活"才算得上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纪效新书>(十八卷)是戚继光的一部兵书,中华书局2001年出了校释本.此本有一种兵器为"解首刀"或简称为"解首",其他文献均未出现名为"解首刀"或"解首"的兵器.明代"解手刀"却很常见,此处"解首刀"应为"解手刀"之误.此本卷十六出现"赵元坛"一词,却不见于其他文献,而"赵玄坛"屡见于其他文献."元"与"玄"读音、字形皆相近,此处"赵元坛"应是"赵玄坛"之误.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2.
正晚上上网,我在彤的空间里留言:"很想念你那些充满灵性的文字!"不一会儿,她回复:"老师啊,杨紫薇说,您好像欠我们一节课吧?"是啊,我还欠他们一节课呢!一节口语交际课——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最后一个口语交际训练"这一刻,我想对你说"。这次训练是要学生们在毕业前对大家或某个人说说心里话,或感激、或道歉、或追忆、或憧憬……还记得当时他们强烈要求上这节课,我对他们说:"咱们等到临毕业考试前再上这节课吧,那时候就真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是一位名师执教的苏教版第二册的<雨点>一文.文章不长,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相似文献   

14.
观察者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听过一堂课,课文是<沁园春·雪>.老师跟学生说:这首词分为上下两节,第一节,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每周一节的"星星之语"(即在班内读报交流或朗读自己的日记)又开始了.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能敢于面向大家大声、自信地发言,我要求学生轮着给大家读<小星星报>上的文章或读自己写的小日记.今天轮到小梁朗读了.小梁平时特别胆小,上课不愿意发言,这正是"逼"他锻炼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6.
应邀参加兄弟学校组织的校际互动教研活动,我被安排在上午第一节上,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这是一篇"文包诗",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智慧     
郜书萍 《山东教育》2011,(34):24-25
"一石三鸟"学古诗这节课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我利用简洁的粉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了山峰和山岭,很容易就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内容。当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涵的哲理时,霍达用了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概括,接着史振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学校的学前班老师承担了全镇的两节示范课,一节写字课,一节活动课.两节准备课听完后,我个人感觉是心情沉重.写字课是这样教学的:老师的意图是一堂课教会两个字,"鸟"字和"鸡"字.  相似文献   

19.
有一节语文课,我捧着一堆讲义,走进教室。这节课的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我预备讲三张讲义,大概有十多个诗歌鉴赏的题目。可是,在讲到第二个题目时,我遭遇上了唐代诗人杜苟鹤的《山中寡妇》一诗。尽管在备课时已经接触了这首诗,并已经把题目、答案和解题的要点都思考了一下,但在课堂上再一次向学生讲述这首诗时,我还是感到灵魂被深深地撞击而不能自已。这首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学习完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我觉得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完全以学生为主,是一节非常有趣而且高效的语文课。下课铃响了,我和学生们还沉浸其中,感受着这节课带来的快乐与收获。在备课时我发现《清平乐·村居》这一首词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我在上课开始就提出了本词的学习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3学习汇报的形式和方法不限。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