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经验是宗教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宗教意识是宗教心理学着重研究的对象。弗洛伊德从心理学层面阐释了宗教中的神秘经验问题,并建立了弗洛伊德理论的X模型,揭示了“人神合一”等宗教神秘经验,其实质是人的一种潜意识状态。这预示了心理学是宗教神学的“危险伙伴”。弗洛伊德理论的X模型的建立,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对待心理学潜意识理论,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皮亚杰与弗洛伊德的关系,目前国外心理学界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之间没有多大关系,二者的研究是根本相反的:皮亚杰研究认知,特别是要揭示认知结构(“图式”)在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研究情感,特别是要表明意识思维产生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情结。另一种看法则相反,认为“在弗洛伊德和皮亚杰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在当代教科书中,皮亚杰的理论常常被看作似乎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替换物”。笔者不同意这两种看法。本文旨在于论证。皮亚杰既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很大影响,同时又实现了对它的超越,这种超越集中体现在皮亚杰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发生学转换”上。  相似文献   

3.
埃里希·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集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于一身。他潜心于弗洛伊德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禅宗思想,从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把心理分析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各个具体问题,并引入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思想,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新精神分析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在他的《爱的艺术》、《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健全的社会》等著作中关于爱的一系列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4.
心理分析批评又称心理批评、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学。它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通过对变态心理和无意识领域的研究而提出的一套分析人类心理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犹如一座冰山,意识领域好像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只一角;水面以下占绝大部分的是潜意识领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即弗洛伊德从探讨人的精神机制和人格结构出发,将人的内在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与此对应的是人格的划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是本能永恒的冲动,它遵循快乐原则,下意识地寻求发泄和满足;“自我”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用弗洛伊德意识理论看疯狂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治疗歇斯底里病后,逐渐形成关于意识的概念.他认为,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Consciousnes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6.
E·弗罗姆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同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个精神分析学者,还是一个哲学家、社会政治学家;自述一生深受马克思学说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他把自己的世界观称为“规范的人道主义”,而系统阐述这种人道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即是他所著的《为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7.
一、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在治疗歇斯底里病后,逐渐形成关于意识的概念。他认为,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弗洛伊德  相似文献   

8.
<正> 一、导言 以弗洛伊德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思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修正和改造,其影响波及到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文化学乃至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心理学界或是其它学术界,都对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争论不休。介绍、评价精神分析学派的论著,撇开国际心理学界不说,仅在我国,已基本上是汗牛充栋。然而,80年代的十年中,我国心理学界在阐释和评价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的大讨论中,却忽视了对其女性心理学思想的关注。也许精神分析学派的意识分域  相似文献   

9.
广松涉是战后日本富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创立“广松哲学”著称。作为对同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盲点的补充,“身心”论在广松哲学体系中占据独特地位,是架接其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桥梁。二战前后国际哲学界及其影响下的日本学界的身体论转向,共同构成了广松涉“身心”研究的思想史语境。广松涉将身体视为能够扩展至世界范围的开放系统,主张在函数的、机能的关系态中重构“身心”。通过身体机能状态的自为化,现象世界在人的意识中“转成”。自他关系内在于“身心”,使人超越人称之别达致“共同主观性”。广松涉的“身心”论再塑了生命的内涵,从关系主义的角度为审美理论更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竭力以人本主义解释、“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成为一种思潮。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应该“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弗洛伊德关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界和其他各界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褒贬不一,差异极大。章概括了各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各种看法,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理论为基础,对小说《洛丽塔》进行解读,从乱伦这一母题着手,并通过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等展示了小说中的情欲、爱欲和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无意识这个概念是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却并不是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在西方哲学史及科学史上.莱布尼茨阐释过的“微觉(次要知觉)”概念、尼采所说的“意识只是表层”、叔本华的“人类灵魂中存在野蛮的兽性”.实际上指的就是无意识;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赫尔姆霍茨相信从感觉原子中得到的经验世界的构造要求无意识推断的存在;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弗洛伊德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检验并应用这些假说,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形成了一门以无意识心理研究为主的心理学。本文旨在讨论弗洛伊德主义中无意识思想的来源,分析无意识思想的起源以及对弗洛伊德主义形成的影响,文章最后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弗罗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个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著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本文着重于澄清这一问题:究竟他是怎样曲解马克思主义的? 弗罗姆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弗洛伊德主义,但他又鼓吹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人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建立他标榜的“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并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化。 弗罗姆推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后者“新发现的无意识的过程以及性格特征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毕生主要致力于“深层心理学”的探讨与开拓。不过,由于他对美学和文化问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写了不少有关的专论,来论证和发挥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所以,弗洛伊德又成为精神分析美学的始作俑者。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评价弗洛伊德的美学观点及其研究方法,就成为全面揭示“弗洛伊德主义”奥秘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说,新时期以来,随着弗洛伊德著作的大量译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日趋深入,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美学界对此还缺乏系统的研讨,甚至还有一些“空白”有待填补,为此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美、美的价值、美的根源 弗洛伊德没有写过系统论述美学理论的著作,但他在《文明及其不满》、《爱情心理学》中,尤其是在《论非永恒性》中,都谈论过自己对美、美的价值、美的根源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其观点虽然不具备理论形态,但却可从中看出弗洛伊德美学观点的一些线索。 弗洛伊德美学思想中蕴含某些合理的、可供借鉴的成分。他大体上承认美的客观性,认为美首先是存在于某些客观事物之中,也就是说,某些具有审美特质的客观事物给人们提供了审美对象。他在谈到生活中幸福主要来自对美的享受时说:“我们的感觉和判断究竟在哪里发现了美  相似文献   

16.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疗法是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背景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对人的潜意识的发掘和分析,使潜意识的“症结”意识化,从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精神分析疗法的医疗和研究价值对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高楠 《考试周刊》2007,(35):136-137
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先河,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始祖。在他的理论中,意识和无意识从不同方面控制和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和受压抑的愿望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当时主要是一种医疗技术,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不但被心理学界的主流所拒绝,而且也被他的主要弟子们和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们所否定。西方和中国的权威研究人士认为精神分析对意识流学只有潜在的影响。“意识流学性本能规定”说是一个虚假命题。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充分吸收、解释和补充了海德格尔、马克思、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哲学家们的存在思想,从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生成、病态社会的特征及其表现等方面出发。以科学技术对人的全面控制为切入点,全面地揭示了人被异化的种种状况,并主张从总体上进行革命.尤其是进行心理本能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新弗洛伊德主义不仅仅是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补,它是由众多人物的许多理论组成的一个宏大话语体系,这些理论有共同的旨趣,例如都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重大影响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经典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有危机的解决来实现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和说明人的道德发展问题,并具有丰富的德育意义,这一理论能为德育的针对性、系统性与生活化等提供深层的心理学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