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 .[1 ] 对于来自农村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的指导尤其重要 .本人在山区学校执教 ,所教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 ,因而我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跟《课例 2》的执教者澹台全鹏教师所遇的问题可能大同小异 ,故此 ,我特别钟爱《课例 2》 .下面主要就此课例谈点意见 ,与同行们商讨 .一、引入课题贴切自然本课的重点是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师在引入这个概念时 ,动了一番脑筋 ,做了精心准备 .通过一个与作业本价格有关的引例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再提出一个学生并不觉得陌…  相似文献   

2.
彭良生 《生活教育》2014,(8):58-59,55
本文着重谈数学教学中问题的生成时机,重点讲解读情境图与自主学习中数学问题的生成时机,借此去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会补充和纠正教师所讲的内容,甚至有时不愿意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这时,教师是依据原有设计机械地进行教学。对学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敏锐地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而调整教学程序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把课堂生成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隐性资源,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把课堂生成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隐性资源,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用24字高度概括了新时期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即“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细细读来,内涵深刻,越读越有新感受和新体会。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自然教学中也应用到对比实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要求中年级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明确对比实验的原则。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指导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 在对比实验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找出两组实验的相同条件,只确定一个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要求了解的,要弄清它对实验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把两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弄清这个不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程度。中年级大纲中规定要做的对比实验有:溶解快慢的对比实验;不同电路的对比实验;砂土、粘土、壤土性质的对比实验等。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追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睛,能够在学生偏离主题时余音绕梁。追问运用得当,对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独特的价值。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追问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提问要把握时机,最好在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最佳状态,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创建提问的时机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趣味化、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创建、把握提问的时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活动化情景引出课题后问:“小朋友,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三角形的哪些问题?”这时刚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抓住作者思路的特点,带动文章字词句篇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教学实验。一、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教者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一篇文章,不管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论说文和说明文,还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作者都得经历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作者的思路,它直接影响文章的立意布局和遣词造句。刘勰说:“意授于思,言授于意”。思、意、言,思是第一位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如能把握住作者思路的特点,意和言自有归宿,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式  相似文献   

11.
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统一的脑力劳动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使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维。要使学生进行思维,必须恰到好处地运用启发手段。为此,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关键性知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提法,他认为“关键性知识”就是相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那些重要的结论、概括、公式、规则、法则和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准确把握反映本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雏,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发生错误时迷途知返,能够在学生理解重点处画龙点晴,能够在学生理解参差不齐时拨开云雾见青天。还能够让学生在理解不全面时追求完美。我们要驾驭追问,让追问更有效。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下面针对追问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括是一个有效的思维方式。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把握数学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魏杰 《考试》2010,(Z3)
2009年高考上海、福建和江苏三地语文试卷作文总分70分,其余均为60分,失作文者失高考,已成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保证高考作文中少失分多得分呢?考生要把握好四个度。一、速度考场作文是限时作文,至少要留下六十  相似文献   

16.
<正>"活动有余,思维不足"是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经常发现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余,却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那么在探究活动中,如何助推学生的思维发展呢?策略一:洞察学生"表面",培养孩子质疑"表面中"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留于表面现象。这时,教师应及时地创设合理的情景,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  相似文献   

17.
莫正云 《江苏教育》2022,(89):75-76
<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是数学课程育人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当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作为“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和衡量指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质态,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真正发展。1.创设合宜情境,挖掘思维发展的生长点重视创设合宜情境,讲求教学情境的科学性,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首要环节。第一,创设真实情境。  相似文献   

18.
马玲老师执教的“平面”是人教A版《数学2》(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例体现了“问题引领,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但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可以说特色与不足并存,有研讨和完善的空间,笔者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志华 《教学月刊》2011,(12):61-63
以实验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重要特点,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的规律。把握实验教学时机,事半功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所谓实验教学时机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实验方法获得最佳教学效能的一种机遇。教学时机普遍存在,对实验教学时机的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马宇萍 《现代教学》2013,(1):105-105
发散性思维训练的重点是突破思维定式,善于多思。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抓主干的语言或行为,给学生确定思维的目标和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因而我按照“字斟句酌一细心研读一局部把握一整体领悟”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中《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为例,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