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重点难点讲解 (一)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副词和形容词一样也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1.单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在词尾加-er,-est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方法是: (1)直接在词尾加-er,-est。如: fast-faster-fastest, hard-harder-hardest (2)以字母e结尾的副词,加-r,-st。如: late-later-latest (3)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改“y”为“i”,再加-er,-est,如:  相似文献   

2.
“但是”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最常见的转折连词,常常与“虽然”成对使用。然而在古代汉语中“但是”最初是两个词,由副词“但”与系词“是”组合而成,它经历了从两个单音节词连用到双音节副词再到转折连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三音节语气副词“XX乎”有“无怪乎、无须乎、几几乎、庶几乎”等4个词语。从语气类型、语气融合、语气兼容三个方面解释了语气副词“XX乎”跟语气成分(语气词、语气副词)共现类型上的差异性,这四个语气副词在词汇化时间、语义固化程度以及形成机制上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4.
双音节副词重叠是现代汉语副词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种语法现象。排除无基式副词重叠式、其他词类重叠式、同形异构重叠式、重叠变异式等四种似是而非的重叠式,现代汉语中能重叠的双音节副词AABB式共20个。大部分双音节重叠式可以带“地”,少部分重叠式可作补语。在搭配上基式要广于重叠式。双音节副词重叠的核心意义是量的增加,其表示的量是一种主观的量、模糊的量。  相似文献   

5.
障碍一:双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词为主。因此,考生在文言翻译时要留意与现代汉语“形似”的“双音节词”,不要轻易地把它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例1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路斥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15题)句中“寻死”并非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与“死”两个词,意为“不久死(在富阳)”。另,该卷第11题B项“生产”不是“生活与财产”,其词义是“谋生之业”。例2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困哉?亦志乎久而已矣。(2005年高考湖南…  相似文献   

6.
【热点1】adj./adv.比较级 and 同一adj./adv.比较级越来越……[要点精讲]若形容词/副词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则这一结构变为“more and more 形容词/副词”。例如:  相似文献   

7.
“得”字既可以做助词使用,也可以做词素使用,但它们的形式几乎完全一样,为此,就要注意识别。从语言现象看,它既可以跟双音节的词连用,也可以跟单音节的词连用。当它跟双音节词连用时,除了在“恨不得”、“巴不得”、“舍不得”、“由不得”等带有否定副词,构成“△不得”的格式里是词素外,在“粗暴得”“激  相似文献   

8.
"高低"是"高"和"低"经常连用而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节词语的。"高低"有名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名词"高低"主要是通过"低"字语义的失落完成语法化过程的。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高低"的词义进一步虚化,明代小说中逐渐出现了"高低"作为副词使用的用法。随着"高低"一词意义的不断虚化,其主观性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9.
四、词和词义(一课时)1.内容提要:词、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词义(单义词、多义词、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2.教学方法提示;①词的构成中的难点,是双音节单纯词和双音节合成词的区别。教学时,应重点突破。教学中的关键是:指明双音节单纯词的每一个字不表示任何意义,只有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如“伶俐”;有的双音节单纯词,如“参差(cěncī)”;虽拆开来每个字也表示一定的意义,但不是“参差”这个词的原有意义了。而双音节合成词的每个字至少包含一种意义。或是具体的词汇意义,如“宽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虽不能拆成“宽”和“阔”,但“宽”和  相似文献   

10.
一、大多数形容词或副词都有三个等级(1)原级,即原形,如:hot(热)slow(慢)(2)比较级,表示“较少……”或“更……一些”的意思,如:hotter(较热,更热)slower(较慢,更慢)(3)最高级,表示“最……”的意思。如:hottest(最热)slowest(最慢)二、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1)规则变化单音节词或少数双音节词在词尾加-er或-est.多音节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或most.(2)不规则变化少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的是不规则的。(请同学们记忆)如:elder sister(姐姐)eldest brother(大哥)My home is farther away fromour school …  相似文献   

11.
一、联绵词的特点联绵词也叫“联绵字”,又叫作“连绵字”,是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虽然有两个音节,但词只具有一个词素,所以联绵词属于双音节的单纯词,不能分开来解释,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联绵词是单纯词,不能分开逐字释义。所谓联绵词,就是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联绵词是双音节语素,每个音节都不能单独表示与整体意义相关的意义,它的意义体现在两个单音节字的结合中。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绝不能分开来释义。所有联绵词,无一例外。有的联绵词拆开后,虽然其中一个字或两个字都能单独…  相似文献   

12.
反问句式“不亦……乎”之“亦”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情态副词“也”字,一为音节衬字,这两种理解均使反问语气缓和。一般“不亦……乎”句式反问气势较强,“亦”字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句法方面分析了“W极了”与“W死了”类表程度义述补结构的异同。在句法上,从词性方面来看,“极”已经完全虚化为程度副词,而“死”则是还未虚化完全依旧受实词意义影响的“准副词”;从对谓词的选择来看,前者多与褒义词、双音节词搭配,而后者多与贬义词、单音节词搭配。  相似文献   

14.
蒲霏  郑绮 《现代语文》2009,(11):50-52
本文对《诗经》中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的成词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初步探讨了其内部组成成分的语音和意义关系与这种结构成词的关系。通过各种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诗经》中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的成词率很高;而其成词结构中一半以上是由两个语音有关系的音节组合而成,两个音节之间的意义联系也较紧密。“意义相近,但其中一个动词比另一个动词更具体或更具有描摹性”的两个单音节动词组合而成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最易成词。由此可见,《诗经》中双音节复合动词性结构中两个音节的语音和意义关系都对其成词情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笔者穷尽性地分析了简帛医籍中的程度副词,得出结论,先秦简帛医籍中程度副词单音节词占多数,双音节词有所发展,主要修饰形容词谓语和动词谓语。简帛医籍程度副词对于辞书编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辞书释义增补和辞书书证补晚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双音节副词重叠是现代汉语副词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种语法现象.排除无基式副词重叠式、其他词类重叠式、同形异构重叠式、重叠变异式等四种似是而非的重叠式,现代汉语中能重叠的双音节副词AABB式共20个.大部分双音节重叠式可以带"地",少部分重叠式可作补语.在搭配上基式要广于重叠式.双音节副词重叠的核心意义是量的增加,其表示的量是一种主观的量、模糊的量.  相似文献   

17.
重新界定时间副词的基础上选取殷商到战国的有关语料分析先秦的时间副词表明:先秦时间副词中单音节词占多数但双音节词有所发展,词的义位很多且所兼功能复杂,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远较表示现在和未来的丰富,表示快速和频度高的时间副词远多于表示缓慢和频度低的。这缘于早期时间副词发展处于较低阶段和史料缺乏。  相似文献   

18.
词语拆析     
《扁鹊见蔡桓公》一课中,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说:“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第二次见蔡桓公时又说:“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在古代汉语中,“疾”和“病”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节词,现在却演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疾病”。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大多都是由古代两个单音节词演变组合而成的。对现代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双音节词拆开进行辨析比较,对我们理解这些词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表示“更……”、“最……”不能像我们汉语中一样,只要在你修饰的成分前加上“更”或“最”即可,而是要遵循专门的规律,不过要想掌握的话也是很难,下面我就教你一个顺口溜吧。少音节词很好记,更用er,最用est。多音节词稍特殊,更加more,最加themost。修饰副词要注意:so,as,quite,very,rather跟原级,alittle,much后加比较级。这个顺口溜讲了比较级及最高级的构成,还介绍了修饰副词的使用。对于单音节的和双音节等音节较少的形容词和副词,要想变比较级或最高级,只需要在单词后面加后缀-er或者-est就可以了,对于以辅音加y结尾的词语,要…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的翻译,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把握古今汉语的对应规律,忠实于原作语言的翻译方法。意译是以传达原作精神为目的一种再创作的翻译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宜采用直译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五种。一、换就是把文言文中的词语换成与之意义相同的现代汉语。从音节上看,实词与实词的对换大都是“一对二”,因为文言文中以单音节词居多,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虚词与虚词的对换则是“一对一”。例如:1、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怨恨捕蛇这差事吗?“若”、“毒”、“之”、“乎”分别换成“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