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学高 《现代语文》2008,(12):74-75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朱光潜)然而,初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却是老师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挖掘典故修辞,机械的归纳主旨,生硬的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习方式就简化为一个字“背”:背诗句和作者,背翻译,背名句的赏析,背修辞的作用,背诗歌的主题思想……诗歌教学尴尬地成了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难以承载课标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任。所以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的意境,激荡诗的情感”,诗歌教学呼唤“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教学多年,我一直对诗歌教学不以为然,认为初中阶段对学生诗歌鉴赏的要求不高.加之诗歌较之小说等文体不够通俗易懂.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又不浓,因而,忽视了对诗歌教学的研究,在平时,我往往让学生读读、背背,概括主题就草草了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鲍莉 《语文天地》2014,(11):22-23
序曲:学习诗歌无非就是读读背背 最近教学的诗歌单元所选的六首中外现代抒情诗,在情感、意义、意境、象征、炼词造句等方面都堪称典范。但遗憾的是,在学完前三首经典诗歌之后,学生的兴趣并不大,认为诗歌无非就是读读背背,最终能把课后的几个简答题背出来就行了,因为考试只考这些。甚至有学生私下嘟哝:“学诗有什么用啊,我将来又不做诗人。”  相似文献   

4.
一、理论依据: 1、现状分析: A、诗歌鉴赏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是"非美"的.诗歌乃是最纯粹精微的语言艺术,乃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美的综合展示.诗歌的教化意义、历史意义以及文化意义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诗歌的美学本质上,然而当前大多数诗歌鉴赏教学仅仅停留在"读读·讲讲·背背阶段".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诗歌教学仅仅要求学生会读会背,不利于培养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等能力。从诵读、感受意象和背景故事三个方面论述诗歌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中阶段进行诗歌课堂教学,千万不可忽视诵读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以高中语文第三册为例,诗歌数量约占教材的60%,其中现代诗歌、外国诗歌的大量选入,让学生首次接触到如此多的内容且风格迥异的诗篇。为了不让这些文辞优美的经典作品流于"读读、讲讲、背背"的教学程式,在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一课的教学指导都有"诵读提示",根据该课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提示应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读读-讲讲-背背”的模式,只有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以新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的引领学生去领略诗歌的魅力,汲取诗文的精华,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诗歌教学中,都是着眼于让幼儿记忆,一味地让幼儿枯燥地先听、后记、再背。我在诗歌《家》的教学中摒弃了那套做法,将重点放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来感受诗歌。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教学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就当前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教学似乎还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迷题。老师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解说过多过细,以至于把诗歌说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歌的美感;另一类是什么都不说,仅是读读背背,画出名句以应付考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诗歌教学中,都是着眼于让幼儿记忆,一味地让幼儿枯燥地先听、后记、再背.我在诗歌<家>的教学中摒弃了那套做法,将重点放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来感受诗歌.  相似文献   

11.
程东 《学周刊C版》2011,(1):197-198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珠宝.中学语文古代诗歌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读读背背”的要求上.而是应该大胆试验让学生仿写、创作.并且青少年学生是可以学会古代诗歌创作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他们的诗歌赏析能力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本文提到并举例证明了一些学习和创作古代诗歌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新彦 《考试周刊》2014,(32):36-36
正现行使用的课标教材,增加了诗歌比重,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都注重诗歌教学,相对于旧教材来说,诗歌容量大大加大。旧教材一册书就一首或两首诗歌,教师在教读时不以此为重,只是附略带过,让学生读读、背背。新教材半册内容安排了诗歌,我们在教读时是否可用老教法教学生呢?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学呢?经过一年的探讨、钻研、实践,我得到了一些不成见解的见解,现总结如下,希各位前辈、同仁指教。我认为诗歌教学可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诵读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诗歌的节奏往往是作者情感波动的表现,并随情感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语文教学以"诵读"为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强调通过"读"来体会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通过"背"来积累语言材料.然而,古代诗歌教学只重"读"、"背"是远远不够的.诗歌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诗歌教学更需要通过体味、理解、评析,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田,品读诗外之"诗",让学生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舜尧 《课外阅读》2010,(9):126-127
当代诗歌在品读与教学上都是比较困难,当代诗歌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诵读与词句分析上,而应该从了解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活背号入手,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了解当代思潮和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影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会当代诗歌,教学方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美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把背  相似文献   

16.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背、默形式,发挥德育、美育多方面作用。教学应以学生语文水平为基础,采用阅读与朗诵等轻松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自信的人生观、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全面实现诗歌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诗歌教学在基础教育中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在执教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争议。如今要在新课程理论下开展诗歌教学,这又是难上加难,这也曾是我本人的教学中的一块僻荒之地。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总结了从事诗歌鉴赏教学的得失,于后略陈自己在新课程背  相似文献   

18.
诗歌以其深沉的意境美、凝练的语言美,常常能够促使读者陶醉其中.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是学生必备的语文素质.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感悟诗歌,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诗歌教学,往往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因而,诗歌教学最后只停留在一个"读、背、记"的层面上.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审美素质的提升.因此,诗歌教学就不能只让学生会读、会记、会背,而要掌握诗歌的表达方法技能,如意象的选择、语言的锤炼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在诗歌教学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引领联想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时,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我利用部分早读课的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涓涓诗歌甘泉,渗入学生心田,滋养他们成长.每周学二三首,每次一二十分钟,读读背背讲讲,一日不多,十日许多,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赏析能力提高,智力获得发展."笔者以为于漪的做法抓住了诗歌教学的根本,把握住了培养鉴赏能力的关键,值得我们高三语文老师在开展诗歌专题教学和复习时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教材中.诗歌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但是.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种情况是教师仅注重于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背名句佳篇诗歌鉴赏答案;一种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这样的诗歌学习,学生不仅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于巴巴的背默、分析感到枯燥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