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很大的、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以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难"的主题,阐述了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现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提出相关对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每一年都有成千上百万的毕业生,国内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其他高校的学生,还有海外留学归来的"海龟族",加上企业面向校园的招聘职位有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整个就业环境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学生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前程也越发迷茫,于是学校里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服务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而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对毕业生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换,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随之相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原因、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原因。深刻剖析原因并着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问题愈发凸显。据报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增28万,将达历史新高727万,高等院校的就业情形再次倒逼高校加快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拥有先天优势,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参与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法科大学生就业难更为突出,这已引起高校以及法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是个系统工程,尽管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但一些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先天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就业难的"病因"之一。对此,高校开展对法科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在校培养教育,这是提高法科大学生就业率和改善就业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就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对高校法科大学生法律实务的训练,创新法科大学生法律实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法律事务训练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性,建立长效机制,破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迫在眉急.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就业难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正确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文章主要从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外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探讨现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得出主要原因为大学生主观预期偏高,高校调整滞后、指导作用不强,国家就业政策欠完善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应降低过高期望值,高校应增强调整和指导性作用,国家应完善就业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最近几年被社会各界关注。年复一年,这一难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总是挤得水泄不通。虽然政府有关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与大学生自己"被就业"的感觉有差距,但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2009年有610万大学毕业生作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引发我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深入思考。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农民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是三大就业群体。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更是雪上加霜。就此,广西师范学院贺祖斌教授组织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召开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术研讨会,针对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十个专题展开讨论,并整理出"困惑与选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讨成果。观点可能不尽相同,但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多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遇到前所未有的就业挑战,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饥荒。因此,本文尝试总结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就业难日益凸显,加之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岗位骤减,就业形势更为突出。"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尤为重要。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念,探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成为化解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汤鸣鸿  刘兴平 《文教资料》2007,19(24):64-66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有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各层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本文就这些原因探讨了高校结合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是摆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大学生面前的头等大事,调查、研究、解决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性因素塑造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收益的结构性分割,教育体制中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城市、行业和地区指向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行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结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了当前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一方面是大量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苦于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并存的困境。自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渐趋紧,今年的大学生就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饱受了"就业难"所带来的冲击,而且这一就业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在高校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就业难"作为一个阶段性特征,并非中国的特有现象,也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曾经经历或仍然面临的一个难题。据国际劳工组织2013年5月发布的《2013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显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所做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特岗教师"等政策,综述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大学生下基层的意愿,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影响因素,指出当前大学生下基层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扩张带来的就业压力也是持续增加的。就业难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影响校园和谐稳定;将会导致部分大学生仇视政府和社会,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发新"读书无用论",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思路;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减少家庭高等教育的成本,降低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要科学制定引导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和单位就业的政策;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从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