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     
《传媒观察》2008,(2):64
2007新闻界十件大事出炉;“2007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排出榜单;新华社评出2007年国内十大新闻;你被假新闻忽悠了几次;《人民日报》新推《民主政治》周刊;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推高端品位杂志;  相似文献   

2.
潘虎 《青年记者》2007,(10):89-90
三年前说中国的报纸传媒处于困境,很可能被人贴上杞人忧天的标签,但经过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特别是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元,同比下降99.7%,经营业绩几乎一败涂地,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学和媒体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鞭挞报纸传媒经营之罪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更有甚,预言报纸传媒必将被新兴媒体彻底取代,沦为“社区小报”,仿佛中国报纸传媒一夜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6,(3):6-9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十年探索 十年创新;《环球时报》读者需求是改版日报的动力;《重庆商报》:挖掘新闻的纵深价值;《潇湘晨报》:电视领地里的报业奇葩;《英语周报》:打造英语教辅第一高度;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突破“双百万”。  相似文献   

4.
任君宁 《新闻知识》2001,(11):15-15
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以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体集团,将把触角伸进中国网络市场。中国媒体面临严岭的挑战。与此同时,“第四媒体”的出现,又引发了新闻传播业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媒体特别是报纸纷纷上网,到1998年底,全球上网报纸已达4925家,到1999年底,我国至少有400家报纸上网。群雄逐鹿,内忧外患,人们不禁要问:在这场战争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首当其冲的地方报纸如何才能争得生存的权利?一、地方报纸的生存现状报纸的处境维艰从去年南京报业大战中可见一斑。对中国报业来说,成都、南宁、西…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传媒界刮起了一阵旋风,概括起来讲就是:都市报遭遇寒冬,纸质传媒面临网络媒体的挑战。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预测此为报业的“拐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唐绪军等更将其作为2005年中国报业的第十大“关键词”。那么,主流媒体对这一现象怎么看,应该采取何种对策?[编按]  相似文献   

6.
会议     
《传媒》2006,(7):74-75
石峰:报业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第59届世界报业大会闭幕;“中国国际封面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将在京召开;世界编辑论坛:新老媒体是共生关系;打造企业与媒体良性互动的平台——山东本土企业成长力峰会召开;全国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6,(11):42-52
由新闻出版总暑报刊司发起的中国数字报业战略与尖践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是在今年8月份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正式启动的。这项计划目的在于探索适应数字报业发展所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显示介质技术、信息侍播技术和运营模式,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战略转型,推动报纸出版业的重大变革。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数字报业战略与实践”,全体会议闻绕“转型期的数字化战略”,“迈向数字资源整合平台”,“数字内容产品开发与运营模式建构”、“关联产业与数字报业的合作共赢”、“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基本典识”共五个议题展开研讨。;零报业集团的社长.总蝙分别在会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们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包涵了中国报业;年来在数字报业的征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本刊记者旁听了此次大会。现把会上最精彩的内容呈现给大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锋 《新闻实践》2007,(1):8-10
与电视业的高调繁华、网络业的胜利凯歌和广播业的逆市上扬相比,2006年的中国报业就显得寂静。报业广告增幅仍旧较低,竞争更加惨烈,来自网络等其他媒体冲击愈发明显。如果说,当2005年报业广告增长首次大幅下滑时,中国报人显得惊慌失措、大呼“报业寒冬”的话,那么,2006年的中国报人则显得沉着冷静。表面平静的报业市场背后却  相似文献   

10.
李思屈 《报刊之友》2012,(11):10-13
传媒业向文化产业的跃迁,是当代新闻传播界发生的一次重大历史性演变。本文基于浙江2011年报业创新的最新动向,探讨了当前中国报业创新的“四大路径,一大方向”,即从体制机制与管理、商业模式与平台、技术应用和产业链延伸四个方向的创新探索,共同推动传统报业向高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共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媒     
《新闻通讯》2009,(1):64-64
2008年中国报业年会在京开幕;新闻出版总署试点报刊市场退出机制;2008广告主青睐的中国报刊名单揭晓;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处理情况公布;《广州日报》见证新中国印刷史;  相似文献   

12.
对报业来说,2005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微利乃至负利时代。伴随着报业高成长时代终结,中国报业正由超常发展转向常规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大战愈演愈烈,种种迹象显示.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平台期,报业转型与整合是必然的趋势:集约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新时期报业应对转型挑战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06,(9):50-50
最年轻的报业掌门人;资历最老的战地摄影记者;最拮据的骗子记者;拖延时间最长的绑架记者事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论及的“文摘军团”,并非约定俗成的报业集团或严格意义上的行业群体。与区域性以日报为中心的报业集团或跨地域报业群体(如“都市报群体”、“晚报群体”)相比,遍布全国20余省市的三十几家“文摘报”.只能称得上是一支各自为营的“游击队”:但如果换一种眼光细加考察,我们便会感觉到:这支力量在中国报业的大环境中有相当特殊的考察价值和地位,称其为“军团”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新闻传播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越来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传播”也要走向世界,这是综合国力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抓住报业大变革和媒体大融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报业集团的改革,加快报业产业的升级,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号称中国报业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北青传媒在200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8%,利润同比更是下降了99.7%。而在国内上市的赛迪传媒,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5.31%。几家欢喜几家愁,2005年中国报业遭遇严峻的考验,而中国新媒体行业却一路叫好,分众传媒和百度先后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筑就了中国媒体产业两道不同的风景线。过去的一年,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遭遇了刺骨的伤痛,于是有人认为报业“寒冬”已经来临,大呼“狼”来了。痛定思痛,报业的冬天真的已经来临吗?现在下结论也许为时过早。但是有一点,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丁燕 《军事记者》2007,(4):50-51
有人认为,我国的报业将“进入冬季,并且这个冬季相当漫长”;也有人认为,我国报业的“春天刚刚开始”,这两种判断,各说各话,争论不止。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衰败论”甚嚣尘上的时刻,中国报业通过管理与机制方面的深度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7%。这表明中国报业在市场面前仍有着相当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传媒动态     
中国拥有最大报业市场世界报业十佳6月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报纸发行量仍然呈上升趋势。世界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有关报业走向没  相似文献   

20.
当今已进入‘营销时代”的中国报业,面临着一个新的突出矛盾:报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这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间,以宣传改革开放为己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鼓与呼的中国报业,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实力的产业群体,其产业化速度、资本积累速度是惊人的。与中国报业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是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医乏。因此有学者呼吁:新世纪呼唤报业企业家,需要懂新闻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政府在经济上的“断奶”,以及报业竞争的加剧,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历史性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