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话题的角度看,主题作文一般可分为平面话题和关系型话题两种。前者如2004年湖南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上海卷以“忙”为话题,后者如四套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等话题,下面就审题中易出现的问题,试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2.
罗成 《师道》2004,(10):14-15
高考话题作于1998年发轫,1999年形成,2000年正式提出。其特点是给考生一段话题材料,让考生围绕该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这种被称为“能最大程度发挥写作自由、体现写作水平”的话题作甫一出炉,即获如潮好评。之后,不仅全国卷乐此不疲连年考,上海卷、北京卷亦紧随其后依样画瓢,2004年获得高考命题权的十余省市也纷起效仿,趋之若  相似文献   

3.
这是国家考试中心所命的全国卷Ⅱ.专供四川、吉林、黑龙江、云南等省考生用的作文题。题目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时代脉搏.紧贴学生生活的实际.颇具新意。文题选取某网站“4220”聊天室一段关于遭遇挫折,面对挫折后的痛苦的话作材料,并由此提炼出“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的话题.让考生去审视社会,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1999年高考全国卷推出的话题作文标志着高考作文改革的新起点的话,那么,经过4年来的不断探索,2003年的全国卷、上海卷、北京卷的作文命题又把高考作文的改革推上一个新的平台。他们力避几年来话题作文过于“泛化”、易于套作的弊端,以直面现实生活、注重文化积淀,强化思  相似文献   

5.
2005年高考尘埃落定,笔不揣浅薄,试对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老三套”高考作题排排座次。  相似文献   

6.
2006年高考涌现出17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7道,命题作文6道,材料作文3道,题意作文1道。从整体上看,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重体验(比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重庆卷的“走与停”),特别重恩辨(比如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江苏卷的“人与路”,等等)。但是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各卷考场作文的主要弊病有:  相似文献   

7.
细细品味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的作文题,感到它们是貌异神似,各尽其妙。全国卷作文题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必须写“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两者的关系,避免了近年来话题作文仿作套作较多的弊端。这一作文题的命题思路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延续。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诚信”“心灵的选择”到“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话题跟人的思想生活贴得更紧,跟人性靠得更紧。今年的话题涉及到人的情感与理性、思想、认知等的关系,启迪考生思考社会,思考生活,思考自我,便于…  相似文献   

8.
《学习之友》2006,(8):38-40
由于推行自主命题,2006年全国高考共有18种试卷。新浪网的问卷调查表示,“最意想不到的作文题”前三名是天津、福建、上海卷;“最中规中矩的作文题”前三名是全国卷Ⅰ、卷Ⅱ和北京卷;“最适合发挥的作文题”前三名是上海、北京、全国卷Ⅰ。  相似文献   

9.
在为话题作文拟写题目时,看起来很简单,实则不轻松,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以2004年高考作文题为例。一是照抄话题,把话题原原本本地作为文章的题目,如“买镜”(湖北卷);“家庭教育”(湖南卷);“人文素养与发展”(浙江卷);二是错把话题视作主题、观点等。在话题前添加“小议”、“浅读”、“试析”等动词,与话题组成动宾短语,以此作为题目,如“小议忙”(上海卷);“浅谈秋的灵动、山的沉稳”;还有些同学毫不谦虚地“论材与非材”(天津卷),这些均显得呆板、陈旧,即使是“小议诚信”(2001年全国卷),“说转折”(2002年北京卷),也给读者不新颖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分析了2008年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发现了今年的作文题有一个新的动向,那就是紧跟社会热点和焦点。如全国卷Ⅰ、北京卷(小作文)、四川卷和江西卷4套试卷的作文直截了当地出了紧跟社会热点、焦点的题目。另外,还有上海卷、天津卷、安徽卷和广东卷这4套试卷的作文题,也暗扣了社会热点、焦点。这样,明、暗就有8个作文题是与社会热点、焦点相关的。这是高考史上从未有过的,这一种全新的命题动向,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一、后话题作文时代的特定内涵1999年话题作文一登场,就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一个几乎可以囊括一切的话题显示了它与此前作文命题的迥然之别。对于新生事物,人们常常是新奇的,可是,新奇之后,人们越来越感到,作为大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的典型优点也正是它的典型不足。它是充分开放的,这就容易被有些人钻空子,比如套作、比如宿构;还有,它的自由性也为有的同学不遵守写作规则提供了可能。所以,站在现在的角度,大家又都认为理想的考场作文命题应该严格写作规则,题目内涵开放中有限制。从某种意义上看,2003年的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已经…  相似文献   

12.
一、指向“自我” 2004年有5份试卷直接提到了“自我”的题目: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重庆卷“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辽宁卷“自豪与平凡”,湖北卷“买镜”;2005年有4份试卷:全国卷“位置与价值”,重庆卷以“自嘲”为题写一篇议论,湖南卷“跑的体验”,福建卷“比较两幅图的联想或感悟”;2006年有6份试卷:全国卷Ⅰ“乌鸦仿学鹰的启示”,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湖北卷“‘三’字成语的启示”,江西卷“燕子减肥”,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山东卷“《星星》寓言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去年的全国卷试题的难易适度,已为诸家所认同,社会所首肯,这是比较而言.并非赞同全部照今年的模式考下去。记得去年4月《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北京八大处中学成岗强先生的《北京上海2004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比较与评说》一文,认为上海卷优于北京卷。是的,我很赞同陈先生的观点。去年夏季高考又是一个证明:上海卷不但优于北京卷,也优于全国卷。就拿去年的上海卷来说,除了第15题考默写之外,全部试题由阅读和写作两个板块构成。试题新颖别致,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高考作文,不仅注重了对考生作文综合素质的考查,更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多种理念。如全国1卷、陕西卷提供了包括汶川地震后政府反应、民众捐款、救援队等抗震救灾的有关素材,引导考生关注重大社会事件,挺立民族脊梁;天津卷、重庆卷、湖北卷、辽宁卷则将“生活在自然中”的考生的目光引向真实的的平凡生活,体验“人之常情”;湖南卷、福建卷、北京卷则让考生在具体而微的情境体验中,挖掘个性视角,感悟人生哲理;江苏卷、上海卷、浙江卷则引导考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或探寻自我幽微,或关注他人冷暖,或触摸城市文明,或感受乡村风情……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作文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常会要求写一些感悟类文章。如1986年全国卷《树木·森林·气候》,它提示考生“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直接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来写。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回声”的启示》为题作文。2000年全国卷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这些作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上海卷高考语文卷推出了以“忙”为话题的作文试题后,对其评价一直不断,现在人们又在关注2005年的作文命题趋向了。原因很简单,也很明确:一份高考语文试卷最受人们关注的当属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中,关乎心灵成长的约占一半。如全国一卷看漫画“摔了一跤”,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辽宁卷“我能”,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四川卷“一步与一生”等,都是关乎心灵成长的。稍稍检索一下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也会清楚地看到,’关乎心灵成长的题目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感恩类专题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由“关注自我,关注内心”转向了“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感恩类话题成为了命题的热点,如2009年浙江衢州市“你辛苦了”、丽水市“谢谢你,为我助跑”,山东淄博市“有你同行”等。这类感恩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以真善美为追求,体现了感恩、和谐的理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题让人感觉越来越难出了,就像春节联欢晚会,众口难调。综观今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全国各大媒体及网站出现了大量的不和谐音符。不过冷静思考,依然感觉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尚有可圈可点、值得欣喜的气象。一、在关系型的话题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出题方式更具多元化特征除了全国卷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卷二“位置与价值”、全国卷三“忘记与铭记”等并列关系的话题外,还有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以及福建卷的“两幅图画的比较启示”、上海卷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高考命题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考作文题百花齐放,花样翻新,命题也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1.话题作文体现创新精神,范围更广,有些省份的题目体现了地域特色如2006年福建卷、北京卷;2.命题作文范围较广,类似话题。如“忙”(2004年上海卷),“愿景”(2006年天津卷);3.比喻性的命题或话题,形象传神,寓意深广。如,“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