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栏目设置篇幅和论文发表周期,给读者阅读和作者投稿提供参考,给期刊建议。方法:统计2018年19种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全年的每个栏目论文篇数和最后一期每篇论文发表周期。结果:期刊栏目各有侧重和特色。临床研究类论文比例减少。《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发文最快,平均发表周期2.48月。其他均为5月或以上,3种期刊超过11月,综合平均发表周期7.54月。最小发表周期论文所在栏目中思路与方法、专论、学术争鸣、理论探讨等理论研究类论文占35%,临床研究类论文只占5%;最大发表周期论文所在栏目中临床研究类论文占27.8%,综述占16.7%。结论:根据期刊栏目及特色投稿,基金课题论文发表更有优势,临床研究类论文在最小发表周期论文比例低,在最大发表周期论文比例高。中医药类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周期较长,作者投稿尤其是即将晋升职称时要将期刊论文发表周期考虑进去,提早做准备。建议期刊采取措施,缩短发表周期,以最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2.
冯广清 《学会》2017,(6):59-64
目的:以中医药期刊为例,了解和掌握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因素,提出努力方向。方法:在中医药科技期刊中选取43种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抽样统计各期刊论文发表周期,分类统计比较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以及不同出版周期期刊间发表周期的差异。结果:此次调查的中医药期刊论文样本发表周期平均为217.0天,核心期刊的发表周期为237.7天,非核心期刊为181.3天;中医药季刊为202.2天,双月刊为204.5天,月刊为217.3天,半月刊为246.1天,旬刊为236.4天。结论:调查表明,当前中医药期刊论文发表周期过长,论文发表周期与是否核心期刊存在一定相关性,论文发表周期与期刊出版周期不存在正相关。今后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缩短发表周期,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应有的优质高效的科技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I0035-I0035
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是尽早实现学术论文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也是作者创造性劳动得到尊重、为其在世界上取得“优先权”荣誉的必要保障,因为发明创造的“优先权”通常是以出版时间为准的。因此,本刊在严格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把尽快发表作者的论文,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各期刊在2001年8月至2003年5月发表周期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得出管理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周期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结论,并提出利用“3σ原则”来估计各期刊具体文章的发表周期区间,为期刊管理部门和投稿人更好的认识期刊的发表周期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已有《含能材料》论文发表周期数据的基础上,对影响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的几个因素进行剖析,并制定缩短论文发表周期的几个措施,包括量化编辑每日最低工作量,加大初审力度,把控审稿周期,提高编辑效率,增大载文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期刊来稿数量增加的前提下,将论文发表周期由2013年(六期平均值)的340天缩短至2014年(前四期平均值)的300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寻找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构建了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关系数学模型。【方法】采集2013年图书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和被引频次数据,利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对采集到的3785篇论文的发表时滞的概率分布、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2013年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发表时滞区间为31至210天,当年论文发表时滞的实际分布区间与理想状态尚存差距。【结论】进一步分析认为论文的影响力与其发表时滞的长短存在相关关系,存在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但发表时滞并非越短越好,预测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时滞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寻缩短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思考分析,总结了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因素,并在《化学学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缩短发表周期的有效方法。【结果】 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因素主要包括:流程和制度因素、人员因素、工具和技术因素及其它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化学学报》采取了相应措施,论文发表周期明显缩短。【结论】 针对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因素,结合期刊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缩短论文发表周期。  相似文献   

8.
12种药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12种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了解我国药学期刊论文的时效性。 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取12种药学期刊2008年的全年样本(不含增刊)共138期,统计分析其学术论文的发表时滞。利用Excel表和SQL Server数据库编制统计软件,整理数据,利用SPSS 15.0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2684篇论文的平均发表时滞为290.82天; ≦180天区域论文602篇,占22.43%; ≦365天1926篇,占71.76%。各区域频数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发表时滞<200天的期刊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和《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分别为174.21,181.29,193.75天和198.25天。 结论: 各期刊之间相比, 论文发表时滞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同一期刊相比,相差也很悬殊。药学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较长,与期刊的刊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药学期刊编辑应充分认识到缩短发表时滞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药学期刊论文的时效性,缩短发表时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探寻缩短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的有效方法。【方法】基于期刊运行中的各种数据,如投稿量、录用率、审稿周期、编辑加工周期、稿件存量等,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分析比较,结合实例,探讨了缩短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的各种方法。【结果】提出了缩短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的解决措施,利用数据论证解决措施的有效性,并通过定期监控各环节数据使各项保障措施得以进一步落实。【结论】基于合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为期刊发展提供确切的依据,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F0003-F0003
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是尽早实现学术论文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也是作者创造性劳动得到尊重、为其在世界上取得“优先权”荣誉的必要保障。因为发明创造的“优先权”通常是以出版时间为准的。因此,本刊在严格保证质量的条件下,把尽快发表作者的论文.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1.
网络出版PK纸质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出版渐渐与纸质出版并存于现代社会。网络出版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出版,但迅猛涌来的数字化浪潮终于使我们苏醒过来,网络出版和纸质出版的优劣势大家都能够看到。我们应及时进行战略调整,把纸质出版和网络出版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运作,把纸质出版可能失去的利润和读者通过网络找回来,同时给纸质出版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找合理的切入点,网络也能带动用户对纸质出版的关注,而纸质出版也能引发读者对网络的兴趣,如果纸类媒体能够正确地与网络媒体"联姻",能够抓住机遇,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立体出版,那么未来必将进入一个纸上、网上共赢的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英国Emerald出版社是私人持有的公司,其出版的学术期刊质量高、价格高,有着鲜明的特色。从出版特色、质量控制体系、国际化战略、数字化出版、定价策略、学术基金、创刊流程等几方面探讨其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以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系统综述数字出版概念的提出及演变、数字出版优势、数字出版的产业链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策略。认为在当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时期,应重视采取以下对策加快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1)创新期刊数字出版体制机制,完善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产业链;(2)创新期刊数字出版赢利模式,实现期刊经营的多元化;(3)建好期刊网站,树立期刊网络品牌,并集成为规模化的出版发行平台;(4)促进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广泛传播和利用;(5)增加服务意识,实现向内容服务商角色的转变;(6)注重培养懂出版、懂新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7)重视和掌握期刊内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8)优化出版流程,实现期刊的复合出版。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分析了网络出版市场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出版的赢利问题,介绍了网络出版的赢利模式——浏览收费模式、广告收费模式、在线交易模式和组合模式,并对各赢利模式的优缺点、可操作性和技术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总结网络出版赢利的规律性,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子出版与电子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农 《情报科学》2001,19(1):35-37
在网络飞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向利用者提供情报的图书馆应该注意到,出版社由于大量版电子出版物,使之正朝着庞大的情报数据库转变,成为电子化情报的提供者,未来的“电子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的网上出版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出现了网上出版物.目前,世界上每天有1 000万人次上网. 网上出版信息量大、读者面大、传播速度快.1998年以前,美国Science杂志印刷版我国内的订户不超过2位数,而在1998年头45天它的在线版的中国大陆读者达1.5万人次[1].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的国际化探索历程,认为:学科优势,国际化语言,快速出版,网络传播,国际合作及开放阅览是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首先,学科优势是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次,增加英文到逐步刊登部分全英文论文是现阶段学术期刊面向国际的最便捷方式.再次,要充分利用平面和数字化的传播手段,缩短出版周期及建立自己的开放阅览网站来实现快捷有效传播.最后,要开展实质上的国际合作,如与Elsevier旗下的ScienceDirect合作建立自己独立的网页,实现印刷版与网络版同步出版.当然,还要充分让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和传播面.  相似文献   

18.
刘笃仁  靳雅静 《情报杂志》1999,18(6):110-111
从洛特卡定律、普赖斯茶壶模型所揭示的学术著述的特点和规律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出版将增加以电子出版形式发表其论文的作者获得成功的机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以电子出版形式发表其论文和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一种以作者为推动力的由纸印形式的学术出版模式向电子出版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牛晓宏 《现代情报》2013,33(11):8-11
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各类数字出版机构对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视角对数字出版机构进行划分,探讨了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类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策略,为数字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Adobe InDesgin软件凭借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在提高排版效率、协同工作、衔接印刷流程及数字化出版等方面都有着出众表现,特别是在出版行业多媒体平台的经营趋势下,InDesign的跨媒体结合和交互功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简要分析了InDesign的几项重要排版功能及跨媒体支持方面的解决方案,介绍了作者利用Adobe InDesign进行跨媒体出版的实践过程,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