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知识研究者认识到教师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西方国家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成果为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与西方同类研究相比,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实证研究。中国的外语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传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要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从澄清本体性问题、拓展研究视域和扎根实地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整体建构,这对外语教育以及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对自身与他人教育经验的借鉴与升华形成的客观知识,对于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增强教师主体性存在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理念性存在的前提下,对现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批判,且以其主体——教师为视角对其开展全新研究,并积极探索立足于生活、建构、理解、实践基础上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黄云鹏 《中国教师》2014,(Z1):276-278
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教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知识核心。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知识,推进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化改革,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师被认为是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习得与创新直接决定着改革的实际成效,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其中又起着关键作用。近些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呈繁荣之势,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的探讨也不少,但大多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经过总结提炼得出,而不同的质性研究得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成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本土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的实然状况,从而对教师培训提供实证数据和建议。通过对上海市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的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静态层面由四个方面构成,分别是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和自我知识。其中,"教学知识"包含"学生知识","学科知识"包含"学科内容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指向自我的知识"包含"自己所处环境的知识"和"自我知识"。  相似文献   

5.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核心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教师实践性知识尚存在“个人经验性与实践应用性”概念、“个人性与公共性”性质、“与理论性知识”关系等方面的争议。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概念、性质以及与理论性知识关系方面的争议使教师实践性知识在传递方法上也存在争议。澄清教师实践性知识各争议的焦点及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柯兰迪宁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集大成者,教师喻像是其倡导的表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在柯兰迪宁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具有独到的地位与内涵,它既是教师实践性知识表述的一种教育学隐喻,同时也是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媒介,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对我国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柯兰迪宁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集大成者,教师喻像是其倡导的表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在柯兰迪宁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具有独到的地位与内涵,它既是教师实践性知识表述的一种教育学隐喻,同时也是研究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媒介,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对我国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存在对其界定不清楚、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范畴、特征、影响因素和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关键术语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做系统概述和分析,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现今,教师实践性知识日益成为教师教育理论界关注的一个新领域。教师的日常工作除了要依靠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有"实践性知识"来支撑。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形式,不仅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诉求提供了有力依据,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教师来说,迫切需要生成实践性知识,而特岗教师作为新手教师队伍中一个新鲜的特殊群体,对其实践性知识生成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新手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准,浅谈自身体验,旨在为新手教师队伍中这只特殊的群体探索构建和提升特岗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的有效策略,从而增强特岗教师实践理性,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有效地实现特岗教师个体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实践性知识的优化能促成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学学术的内涵与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具有天然契合性,教学学术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以教学学术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教学实践,以叙事作为实践性知识显性转化的载体,通过行动研究将教学与研究相融通,开展基于共同体的集体批判反思,对改善教学与研究失衡的现实困境,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知识构建的发展过程入手,对知识构建的涵义、知识构建的条件、知识构建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的关系,知识构建对知识服务的优化作用。如对知识获取的优化,对知识表达的优化,对知识存储的优化,对知识共享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eeks to introduce a wider audience to a set of ideas developed by a group of sociologists of education who draw on Basil Bernstein’s late work on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whose epistemological stance is grounded in Social Realism. The paper’s main substantive focus is the concept of ‘powerful knowledge’ – recently popularised by Michael Young –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notion for curriculum change. ‘Powerful knowledge’ connects with two other key ideas – ‘knowledge of the powerful’ and ‘esoteric knowledge’ – all of which have fed into recent debates abou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ariou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ideas are examined. The paper concludes by identifying three chronic ‘tensions’ which impede efforts to extend powerful knowledge to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生态共享机制的图书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来分析知识共享问题,将知识放在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考虑,将知识工作者视为有机体,从各有机体之间、有机体与系统的组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知识共享活动,探索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共享机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知识观解构与生命知识观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主义知识观与经验主义知识观之间尽管存在着许多分歧和对立,但它们都在人类认知视阈中表述知识,它们在主客二分这一点上毫无二致。实用主义知识观表现出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超越,它看到了知识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但因其过分重视知识的工具价值而背离生命。生命知识观则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知识,认为生命知识是人的内在自我经验,是过程性、主观参与性和多元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Special Issue (SI) ‘Probing the Amalg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teachers’ content, pedagogical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We review the five papers (Sorge et al; Gess-Newsome et al; Kind; Pitjeng-Mosabala and Rollnick; and Liepertz and Bronowski) by discussing evidence these present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ent knowledge (CK), pedagogical knowledge (PK)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the development of CK, PK and PCK in novice and experienced secondary science teachers and how CK, PK and/or PCK impact students’ learning. In conclusion, we draw these findings together in offering proposals for future research via reconsideration of Shulman’s amalgam. This includes post-hoc examination of a PCK model known as ‘the Consensus Model’ (Gess-Newsome, [2015]. A mod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 including PCK: Results of the thinking from the PCK Summit. In A. Berry, P. J. Friedrichsen, & J. Loughran (Eds.), Re-exami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Science Education (pp. 28–42). New York, NY: Routledge; Neumann, Kind, & Harms [2018]. Probing the amalga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teachers’ content, pedagogical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5) and presentation of a novel PCK structure based on evidence from the SI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从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实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论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知性和理性是人类思维不断深化的两个阶段 ,知性是理性的基础 ,是上升到理性的必经环节 ,理性高于知性并包括知性于自身之中。知性和理性都属于理性认识 ,都是人类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但二者把握事物的层次、方法、特点、结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许多企业面临挑战。营销方式也必须发生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销售方式并且能有效地促进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知识管理与挖掘隐性知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 ,机构管理正发生着由对实物的管理向对知识的管理的转变。本文对隐性知识的发掘、管理和知识管理的主要工具——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浅议 ,提出了教育行业面临知识管理浪潮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理论性教学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领域中的核心概念。研究者常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将二者对立、分割甚至孤立,表现出"显-隐"式、"公-个"式、"研-教"式与"真-善"式等四种分离形态。这四种分离形态实际上是由理论性教学知识与实践性教学知识认识上的机械性、虚假性、人为性和遮蔽性造成的。回归教学知识的本真状态,应以其基本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向度,建构教学知识统一体结构模型,为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知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