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笔者最近在学校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下课了,学生们急急忙忙地从教室里跑出来,说说笑笑地向楼下走去。刚刚上完课的张教师正慢慢吞吞地向办公室走去。突然,几个调皮的小男孩蹑手蹑脚地走到年轻的张老师后面,不约而同地摸了张老师的屁股一下,然后一起欢笑着跑远了。  相似文献   

2.
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你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恰恰是教师必须了解的内容,否则课堂教学很可能难以解决学生的疑问点、需求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支教政策和相关支持措施.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大批学生纷纷加入了支教队伍.那么大学生究竟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农村任教呢,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于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卢秋红 《考试周刊》2011,(14):61-61
古人云: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模子刻出来的人,  相似文献   

5.
你能想象吗?     
<正>~~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教育》2009,(17):22-22
对下列题目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1.你时常怀疑别人对你的言行是否真的感兴趣。 A.是的B.不太确定C.不是的 2.你神经脆弱,稍有一点刺激就会战栗起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研究方向的转向,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反思.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行为,对教师的触动会更深。通过与一些学生面对面的交谈中,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看中央二套《非常6+1》的节目时,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的口头禅——“谁都有机会”,触动了我的心灵。细细琢磨这句话,发现它蕴含着很深的教育理念。是的,对于学生来说,谁都有机会,关键在于教师给不给他自主发展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古代文艺批评家刘勰曾对想象力的作用有过这样的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欲通万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就能在脑海里出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这无疑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关专家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类型。本文仅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出发,谈谈如何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相似文献   

10.
潘如仪 《教育文汇》2007,(10):52-53
有一次我偶尔问学生:“你们在学校都喜欢上音乐课么?”本以为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音乐课比语、数、外等主课要生动有趣得多,却没料到,学生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回答:“不喜欢,很无聊的,每次我都要打瞌睡。”听了此话我们很讶然。  相似文献   

11.
自从在班组中开展了“谈开说地五分钟”活动后,我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们一改过去上课沉默不语的现象,逐渐地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刚登上讲台时,学生都喜欢围着我说这说那的,我担心这样下去他们会不怕我,不听我的话,便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想让学生感觉到我的威严。但没过多久,我发现学生对我敬而远之,有问题也不愿意问我了。而与我同龄的其他教师却总会被成群的孩子包围着,问长问短,一到节日,还会收到来自学生的各种各样的小礼物。巨大的心理冲击不禁让我扪心自问,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儿?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数理化》2005,(7):75-75
一个人是否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有时关键并不是在真正去较量的时候.而是在你没有行动之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会否定自已,结果自己被自己打败了.  相似文献   

14.
“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感悟 大家都听说过“瞎猫碰到死耗子”这句话。这句俗语带有贬低之意。每逢有人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成绩时,人们便会用这句话表示自己的怀疑。  相似文献   

15.
袁虎 《四川教育》2008,(1):48-48
现在不少的课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交流,气氛十分活跃,但静心观察,却不难发现这里面有“假打”的成分。部分老师对落实学生主体性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意识还是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讨论归讨论、交流归交流,可学生说完之后,教师仍然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走到自己预设的教案上或心目中的那个“标准答案”上来。于是乎,他们并不太在意学生说些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的认知障碍是什么,而是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将学生引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的声音围困中,你注意到课堂话语了吗?每天,教师都在运用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然而,却很少有教师去考察、琢磨自己的课堂语言到底用得对不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焦晓骏 《上海教育》2006,(8A):26-26
成为一名好教师需要我们在诸多方面作出努力,如个人修养、表达能力、业务水平等等。《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的第一条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记住学生的姓名。  相似文献   

18.
中途接手剑桥班(属学校七对七的英语特色班)。因好的行为习惯未养成,班级管理显得很混乱:如,过早之前将教室和包干区的清洁做完。早7:15分应上早自习,但早晨做清洁时4人只到了2人,早自习时间班上的清洁——地还没有拖,黑板未檫,过早的同学三三两两,一直拖到7:30分才到。更有甚者,早没过,作业没交,班主任找,课任教师留。  相似文献   

19.
曾经,家访以一种温暖妥贴的姿态成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伴随电话、电子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方式的出现,家访面临着挑战。那么,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教师眼里,家访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无非就是到学生家访问而已。可是,亲爱的老师,您会家访吗?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家访吗?您了解家访的真正意义吗?您知道家访访什么吗?您知道家访有哪些禁忌吗?您知道一次成功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