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能力的形成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着力点就是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先学后教"的一些做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学生主体参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红 《教育探索》2005,(1):39-41
学生主体参与课改是现代教学的主要特征,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基本表现形式。因此.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课改就成为了这一改革的核心,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就要把着眼点主要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课改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充分证明学习必须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那么,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是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肯定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需要解决对学生主体的基本认识和培养基本能力的问题。一、解决学生主体作用的认识问题(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是…  相似文献   

7.
钟士彪  马秀华 《山东教育》2002,(16):48-48,49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下面就如何实现这“两主”,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一、把探究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实验、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活动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少一些“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经历、感受,去“做数学”。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改变了过去教师先领学生复习旧知再一步步演示的做法,而是先让学生猜…  相似文献   

8.
高中历史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新课改精神,才有旺盛生命力.教师对学生学习要重在明确目标,指导思路,提示方法,创设情境,强化研讨.  相似文献   

9.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老师们广泛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向传统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新课程呼唤教师转变角色,由“教”转向“导”.由传授者、指导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备主体,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也就是说,主体教学取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尤其是中考思想政治实施开卷考试后,更应积极进行主体教学的教育教学探讨。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主体教学取向。所谓“主体教学”也叫“参与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发和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转变阅读教学理念、让学生直面文本、放手让学生读出问题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等方面探讨了教师应该如何从理念上、行动上落实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德育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意味着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教育理念的更新。它提倡要回归生活、教育要民主化、要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许多超前性的现代观念。他的著名的教育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行,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主动。对此,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然后探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晏华 《云南教育》2004,(31):43-4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需要是一种原始的欲望,是产生动机的内驱力。有生命的个体至少有四种需要:一是有探究的需要(心理需要);二是有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生理需要);三是有获得认可与赏识的需要(情感需要);四是有承担责任的需要(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由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了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学地位,将学生视为加工对象,整个教学活动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来对学生施加影响,以达到改造教育者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无视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与主体性,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影响作用,使得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主体性缺失是教育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那么,在小学体育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个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欠佳,为了改进这种状况,应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吴仁敏 《中学文科》2005,(12):31-32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历史课程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历史思维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学生和主体的本质特征,论述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