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跳发球技术在世界男排比赛中被广泛运用,与之相比,我国男排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国内男排比赛的调查,就如何提高跳发球技术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跳发球技术在世界男排中被广泛运用,与之相比,我国男排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国内男排比赛的调查,就如何提高跳发球技术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男排比赛中跳发球和一般发球效果的统计和分析提出:要提高发球的效果,必须重视跳发球技术,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对跳发球的针对性训练,并对大学生排球中跳发球技术的认识及现状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外男排选手跳发球失误的技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三维摄像及三维录像解析法,对中外男排队员跳发球失误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后发现,跳发球失误的关键因素是没有保持好击球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通过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外女排比赛发球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发球的类型、效果和落点区域等方面,以期为中国女排能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提供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世界女排主要采取跳飘球与站飘球的发球方式,大力跳发球失误率高,破攻和直接得分效果好,跳飘球失误率低于大力跳发球,站飘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跳发球技术及其对比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男女排球比赛跳发球技术运用的的观察统计,论述了跳发球对排球比赛获胜的作用,分析了跳发球技术和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排跳飘球和大力跳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排大力跳发球和跳飘球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发球技术运用较为合理,且能熟练掌握;大力跳发球在得分、破攻发方面好于跳飘球,而大力跳发球的失误率基本与跳飘球的失误率持平;大力跳发球的运用效果好于跳飘球。建议在平时训练中应加强跳飘球和大力跳发球攻击性及落点的练习,并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  相似文献   

8.
优秀男排运动员大力跳发球技术"六度"环节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八一"男排10名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从完成大力跳发球技术的6个环节因素角度对该项技术进行分析,为改进大力跳发球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世界女排进攻战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后发现,促使世界女排进攻战术简单化的因素有:高度与力量的发展,大力跳发球等新技术的运用,明星球员的突出作用,战术指导思想的变化以及欧洲女排的再次崛起。  相似文献   

10.
从第8届世界杯排球赛看世界男排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交通过对第8届世界杯排球赛世界男排各队在技战术运用上新动向的观察总结,得出男排技战术发展趋势为;跳发球广泛的未用;后排进攻大大增强;主体进攻趋向完善;接应位置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1.
防守反击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排球比赛实施新规则后,一攻与防反具有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且一攻成为得分的主要手段,但通过献资料法对1998~1999年维达全国排球联赛及1999年女排4国赛,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1999年男排亚俱杯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防守反击的好坏乃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防守反击能力的高低是运动队整体水平的体现,全面提高防守反击的能力,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旨为证实防守反击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排球队在第15届世锦赛上的发球技术进行统计,并将统计所得的数据同外国队及2004年奥运会比赛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以找出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发球技术环节的优势和不足。数据比较结果显示:1)目前女排采用站立式发球与采用跳发球人数各占一半;2)从发球技术运用的整体效果上看,中国队在得分和失分两个环节上占有优势,但在破攻率上却不及外国队。  相似文献   

13.
14届排球世界锦标赛中外男排技战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录像、数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我国国家队在 14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与部分世界强队比赛的技术 (后排进攻、发球、一攻战术、拦防技术 )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在技战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 ,应尽快改变这一局面 ,以利于我国男排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探讨世界高水平女排比赛场逆转场次逆转前后技术运用特征,为中国女排今后的比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水平女排比赛中场逆转场次得分进行统计,对逆转场次胜队逆转前后技术运用特征进行对比。结论:1)逆转后一攻扣球明显好于逆转前,且拦网失误和接发球失误减少。2)场逆转比赛比分进程的不同来自低得分等级,比赛双方以交替得分为主,较少出现连续得多分。胜队逆转前后连续得分能力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完成逆转并非靠的是连续得分。3)成功完成场逆转靠的是稳中求胜,在组织好防守减少自身失误前提下,组织好一攻才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校排球代表队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对个案进行干预实验,为队伍提供风险报告和预防损伤的训练方案。结果:总分的平均值男排13.75,女排14.14,测试总分低于14分的男排为42.67%,女排为35.71%;男女排主动直膝抬腿得分均为项目中平均分最高的项目;男排总体不对称比例33%,女排为34.28%;男女排躯干旋转稳定性、肩部灵活性和深蹲测试测试得分较低;4名运动员干预后测试得分有提高。结论:男女排整体处于运动损伤高风险临界值;不对称比例较严重;男女排屈髋的主动灵活性、无负荷状态分腿能力、在骨盆稳定以及对侧腿保持主动伸展情况下大腿后部肌群的主动柔韧性相对较好;男排腰部损伤概率相对更大,女排中肩部损伤的概率较大;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性是需要加强训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潜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98年国际沙滩排球女排公开赛前4名比赛各技术的统计与分析,认为轻扣、垫调、挡球3项基本技术在沙滩排球多项技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掌握程度与应用效果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在此3项技术的使用上,中外选手存在明显差异,我国运动员处劣势。建议在其今后训练中加强对3项技术的认识,多加练习,及早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甲A男排进攻战术结构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2001-2002年度甲A男排联赛各强队比赛中战术结构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甲A男排各强队比赛中以接发球前排平面战术攻为其进攻战术结构的基本特征;立体攻中的后排攻和后排强攻也主要用于接发球进攻;前排强攻在接扣球进攻中的运用次数比例高于接发球进攻.接发球到位率是保证我国男排发挥进攻战术特征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研究技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对提高训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排球运动中的主要基本技术,得分的重要手段——扣球,在比赛中运用效果怎样呢?哪些扣球技战术在比赛中效果最好呢?笔者利用六届全运会女排决赛这个机会,对扣球技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临场统计,其目的是为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亚洲男排同欧美男排综合实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男排队伍的基本数据和比赛现场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运用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亚洲男排同欧美男排综合实力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男排同欧美男排在近三届世界排球三大赛成绩落差较大;在年龄和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上经检验无差异性,在身高和体重方面具显著性差异;三项主动得分技术的运用效果经检验显示:发球无差异性,拦网得分率具有显著性差异,扣球得分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一传到位率和防守失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自由人”作为排球比赛新规则的产物,在比赛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观察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和大连女排精英赛比赛实况录像及搜集有关研究“自由人”的文献资料,分析探讨中国与参赛的世界强队“自由人”运用所存在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