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伯格是当代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小说家。《G》为伯格赢得了布克奖。在这部小说中,伯格巧妙地通过多角度的对比凸出了小说的主题,刻画了许多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从文化背景、情节需要、人性特点、作者倾向、他人对比五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决斗情节的特征和重要意义,希望有助于对该小说的进一步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从文化背景、情节需要、人性特点、作者倾向、他人对比五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决斗情节的特征和重要意义,希望有助于对该小说的进一步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4.
魏月梅 《内江科技》2012,(10):204+206
《英美概况》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信息量多、词汇量大、历史事件错综复杂等现象,本文就如何有效运用对比教学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郭红波 《科教文汇》2013,(29):61-62
本文将《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红娘与春香这两个重要的配角人物的形象的异同作了比较,并分析了她们形象不同的原因,展现了两位女配角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不同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侯文静 《大众科技》2008,(1):187-188
十六世纪,英国的农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这给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莫尔创造了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首先理想社会思想的来源是基于莫尔对现实社会的极度不满;其次,两者的实际状况有着鲜明的对比。文章对这两种社会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家宝 《今日科苑》2010,(6):181-181
本文拟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以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小说中主要动物意象Buck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本文同时将中文畅销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著名学者潘文国教授的力作《汉英语对比纲要》进行了简要述评,并对书中欠妥之处给予修正。  相似文献   

9.
王福贵 《科教文汇》2009,(36):231-231
《萧萧》是沈从文湘西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在表现手法上交错运用了多重对比,有力表现了沈从文一贯追求的一种对“人生形式”及“人性”的探索。人性的矛盾与无奈在对比中真实彰显。本文试图从作者对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来浅析《萧萧》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李镜 《科教文汇》2008,(20):243-243
与汉语相比,英语有其独着萌特征。揭示英汉两种语告的异同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性,培养语感。本文尝试以英汉对比分析理论为依据,从英语语言的静态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英汉的被动、主动语态对小说《苔丝》进行分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1.
电影《天狗》作为现实主义电影的压轴之作使久违的英雄主义得到了回归,不仅如此,它也在残酷现实中对人精神指向展开巨大反思,其写实架构下对比技巧的巧妙运用使多元主题意识得到开掘与彰显,这使《天狗》成为一部电影佳作。  相似文献   

12.
与汉语相比,英语有其独有的特征。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性,培养语感。本文尝试以英汉对比分析理论为依据,从英语语言的静态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英汉的被动、主动语态对小说《苔丝》进行分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3.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的著名长篇小说。很多学者分别从女性主义、浪漫主义、教育与宗教等角度研究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内涵和人物形象,但对其写作表现手法的研究还不多见。该文将探讨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蒙哥马利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对比手法,包括人物性格对比、男孩与女孩的对比、女孩与女孩的对比、教师与教师的对比以及安妮被收养前后的对比。蒙哥马利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女性价值观和教育观,阐发了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李洪琳 《科教文汇》2008,(29):257-257
王佐良与巴恩斯的英译本《雷雨》在处理不同语境引起的言外之意时,与原作一样意蕴深远。本文从语境与翻译的角度探讨了《雷雨》英译本中言外之意的再现。  相似文献   

15.
尹百艳 《科教文汇》2009,(19):261-262
随着公益广告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对公益广告的理论探讨也纷至沓来,但对公益广告从跨文化的角度的研究是鲜有触及的。本文通过对大量中英文公益广告实例的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希望唤起广告制作人在公益广告领域的文化意识,制作出适合本国优秀作品,并能够在国际范围内更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帮助解决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德元 《科教文汇》2010,(23):97-97
师说文章简练而说理透彻,论说道理的话只有短短的三段,包括正面阐明,反面批驳,举圣人为榜样,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文字浅近而道理深刻。其次,是在议论中比较多用了对比论证,如古与今,圣人与众人,爱其子与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当世之人与李氏子蟠,这样举出相反的两个方面,是非就显得更加鲜明,文章也就更富于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18.
袭静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I0014-I0014
在上世纪末,世界语言研究领域形成了一项重大的成果,那就是对比语言学.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成为了当前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国家九五规划中也把对比语言学列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这充分说明了它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普遍的认知规律,比较学习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最有效方法,一种语言只有通...  相似文献   

19.
邢运芳 《科教文汇》2009,(5):259-259,262
姓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姓名都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姓氏与姓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由最初的“姓”与“氏”发展而来的。关于这个过程,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试图通过中日两国姓氏与姓名的对比,来探讨两者之间的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20.
谢俊 《科教文汇》2010,(32):132-133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巨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杨宪益版和霍克斯版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为依据,比较小说中文化翻译的差异,并分析了各自的翻译技巧和特色,使读者在鉴赏过程中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