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读来令人失望。一部小说的形式足够花哨,但内容却很苍白、浅薄,让人读后感觉并无新意,或者并没有多大意思,这应该是致命伤。《生死疲劳》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手法,比如章回体,比如驴、牛、猪、狗、猴的六道轮回,有人称之为“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理解与把握世界的方式。同样,小说以蓝解放、大头儿和莫言三个人来叙述,在叙述中拼贴小说中“莫言”的一些作品,以及“莫言”作为小说人物的出现,也为新潮的批评家提供了理论阐释的广阔空间,但也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2.
周明俊 《教师》2022,(5):21-23
章回体小说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形式,以首尾完整的特点著称.小说依据故事情节将内容分为多回,每一回都有独立的标题且大部分的开头都用诗歌引入.整本书阅读作为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需求,有利于促进读者阅读能力、知识水平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基于此,文章以《水浒传》为例,从长篇章回体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长篇...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既是选择了一种文体形式,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与报纸周期性相一致的分载形式,更是选择了一种古老而实用的营销策略。张恨水采用章回体在报纸上连载,凭借他的艺术才情成功地避免了报纸连载小说和章回体小说与生俱来的弊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小说创作最初是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开始以民间立场的姿态进行小说创作,这一时期莫言的小说在恪守民间立场的同时,并未和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传统和批判精神发生对立。《檀香刑》是莫言小说民间立场的一次大的转折,莫言站在了民间消极性的一面,站在民间和知识分子传统对立的一面,结果使莫言追求的民间立场写作因为道德的缺失而显得暧昧含混。  相似文献   

5.
业师戚国淦先生不仅在历史学领域造诣精深,在古典诗词方面也著述丰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我们师生几人接受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约稿,共同撰写<世界史通俗演义>丛书之中的第二卷--中古卷.出版社规定这套丛书采用章回体小说体裁,不仅回目要有中国古典小说的意境,而且每一章回的开头和结尾都需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揭示和总结该章回的内容.说来惭愧,我们几位学生基本没有受到过古典诗词歌赋方面的训练,只会以白话文的形式平铺直叙地讲述历史内容,而先生却是吟诗赋词的方家,因而撰写回目以及每一章回开头与结尾的"诗曰"("词日")、"正是"的重任就由戚先生承担了.  相似文献   

6.
先锋实验小说以"新"掀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和评论浪潮,这股浪潮既是一批新锐作家有意借用西方的创作观念来打破固有的小说创作模式,更是在一批新生的评论家的推动下掀起的小说创作革新。他们的创作给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但是也带来了作品与读者的疏离。可是在这其中更出现了如莫言和余华这样的生力军,莫言以他扎根中国的古典气息和魔幻的现代派手法赢得了声誉;余华以他虚伪的形式和真实的人性的书写感动着读者。他们的创作都表明先锋实验小说的创作不仅应该关注如何写,也应该关注写什么。  相似文献   

7.
莫言小说具有浓厚的地方本土色彩,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国独特的韵味而彰显别致.这便是莫言小说对民间社会的关注而散发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四十一炮》以其独特的“后现代”结构技法,叙述了当下中国的“现代性”故事,然而“狂欢化”背后却凝结着一片浓浓的古典乡愁。《四十一炮》在形式与内容上表现出的张力,代表了莫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四十—炮》也显示出了莫言“民间话语”的价值迷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代表,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莫言小说英译中,葛浩文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翻译大家。他在践行追求忠实、关注读者、创造性叛逆等文化翻译观念基础上,采用了彰显主体性、化解"悖论"、积极改写等文化翻译策略,为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章回体的由来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回体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渊源于宋元的讲史话本。讲史话本是北宋“说话人”(即讲故事的人)的书面的底本,它犹如章回体中演义小说(历史小说)的胎儿。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三国演义》。三国故事早已流传。七世纪隋炀帝观水上杂戏,据宋人《大业拾遗记》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节目。成书于唐中叶的《四分律行事钞批》记载了“死诸葛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音乐文化。哈萨克族一般习惯将民歌分为“安”、“吉尔”。但是,哈萨克族的民歌类型非常丰富,用传统的分类方法难以概全。以题材分类法可以细分为:韵文类、民俗类、畜牧类、飞禽走兽类、情歌类、教育类、情歌类、赞歌类、宗教歌曲等。本文着重介绍前两类民歌。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客家民间文学?笔者遵循民间文学一以贯之的发展规律,结合当前的研究状况,对客家民间文学进行分析、探讨并加以界定,提出对其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生成并流传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其种类丰富多彩。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以徐州民间故事中的神话故事和精怪传说为解读文本,探求徐州民间故事丰富性中的统一性——民间观念的趋向。由此折射出民间故事生成、传播和常胜不衰的大众心理机制,彰显出徐州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15.
人类不但创造了服务于生活的工艺,还创作了美丽动人的工艺传说。根据情节的相似性,民间工艺传说可以分成多个类型。民间工艺传说表现了民众的技艺经验、民俗观念和历史记忆等多方面内容,是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民俗艺术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融体制可以有效规范金融秩序,而民间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其体制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直以来在民间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还有所欠缺,促使金融体制无法适应民间金融的变化和发展需求。因为民间金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民间金融体制不够完善就会引发和扩大民间金融的消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要完善民间金融体制,同时改革民间金融体制和主流金融体制,并和民间金融特点相结合,从监管、利率、投资主体等方面完善民间金融体制,有效规范民间金融体制,避免其带来的金融风险,促使民间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间思想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思想的机制和思想方式是文化捍卫和普及的有效基础。民间思想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应当引起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民歌是民俗的重要载体,民俗又是民歌的物质依托。本文从分析河曲民歌入手,透视在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双重浸润下的河曲独特的人文地理,通过解读其中蕴含的民俗事象,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历史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其艺术特点和功能价值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非类的民间--对民间的另一种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汉语诗歌所论之民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作为类的民间:一是作为非类的民间。在作为类的民间论中有三种观点,即民间立场虚无论,民间是一种立场论和民间立场是一种品质论。此三种界定的前提是将民间看作是一种类概念,结果使作为个体的民间消泯,类使个体平均化为同一。作为非类的个体的民间正是要突破类的规约,以达到差别性的个体真实地敞开。新诗90年代面临的正是如何逃离类的原因,而取向非类的个体姿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