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鲁迅笔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一生致力于对国人灵魂的冷峻剖析和人的命运、价值、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妇女问题尤其给予了深切关注。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些看似身世经历、处境教养、思想追求迥然相异的女性,然而,在她们深层的思想命脉中,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惊人的相似:都曾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反抗,最终却接受并顺应了现实社会对妇女的角色规范。其悲剧有着复杂的社会内蕴、文化根源和心理因素:对封建专制权威神圣的恐惧,源于无意识无主名杀人团的威逼、妇女传统角色意识和奴性心理。鲁迅在艺术手法上突破传统小说情节和人物言行描写的表现方式,采用不同人物的对照,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对比,人物言与行、表与里、情绪涨落变幻对比,人物悲剧命运与喜剧氛围对照,成功地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悲剧女性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体现了病态社会国民素质的某些共性特征,透露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的价值和命运。他们所形成的“看客”效应,使民心难以凝聚,民众难以奋发。他们是“立人”事业最强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3.
鲁迅生活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时代,其文学表达中颇多国家话语,"中国"概念即是其中之一。由于中国历史悠久,传统多元,言及中国的场合也有所不同,鲁迅笔下的"中国"含有复杂的歧义,诸如文化中国的珍贵遗产与负面传统,政治中国的社会弊端与主权尊严,历史中国的多元一体与中原意识等,矛盾交织,起伏变化,其中有鲜明的爱憎、深刻的洞察与准确的阐释,也不无认知的舛误,对此应该予以历史主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闰土、杨二嫂、祥林嫂、柳妈、华老栓、阿Q等都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的经典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明显运用"心慈手狠"的手法,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揭露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的罪恶,以及人们内心深处麻木。《祝福》是探讨鲁迅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一个非常好的文本,其中运用传神点睛的白描手法刻画的祥林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狠"地书写当时的社会,启迪民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代语言大师鲁迅先生,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笔法多端,手段各异。无论是人物的肖像描写,还是人物的言行刻画,无不让每一个人物立于纸上,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7.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很多:孔乙己、狂人、子君和涓生等是代表人物的形象。鲁迅借助孔乙己的形象,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怎样摧残和毒害一个善良贫穷的读书人,并愤怒谴责了封建豪绅阶级的残酷和封建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意志软弱动摇。  相似文献   

8.
艺术典型问题,历来是文艺界、理论界所关注、争议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各种题材作品的出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这一问题又一次的被提了出来,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到底要不要塑造艺术典型?怎样理解典型?典型化的途径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探讨,对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现在再次学习和研究鲁迅有关典型问题的精辟论述,探讨鲁迅在创作实践上塑造艺术典型的成功经验,对正确理解和深化对典型问题的认识,无疑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小说中,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几乎占了五分之三,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新旧两类知识分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势》历来被认为是探索知识分子出路的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篇作品。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小说中,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几乎占了五分之三,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新旧两类知识分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势>历来被认为是探索知识分子出路的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篇作品.  相似文献   

11.
从文献统计和语法分析可确认,鲁迅作品中“介绍”和“绍介”为混用词和日语借用词之说缺乏可靠依据.事实上,在鲁迅的作品中, “绍介”和“介绍”二词的使用具有显性的区别:一方面, “绍介”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介绍”;另一方面,在句法上,“绍介”适用于主方引荐至宾方,而“介绍”则适用于宾方引荐至主方.对于鲁迅而言,咬文嚼字不仅是其作为一个文学启蒙者、语言革命先驱的写作实践,同时也是出于修辞审美的考量.  相似文献   

12.
"黑色家族"成员系指鲁迅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他们散见于鲁迅作品中,这些"黑色家族"成员身上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即彻底的不妥协地反传统,进行革命的复仇的精神,为国民打造了一个彻底反封建、反传统的全新的精神世界.在表现鲁迅主体精神的同时,还对各类反叛者及英雄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开掘,注入了鲁迅的生命体验,表现了鲁迅深沉的精神内涵.本文试从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主体精神和内涵的开掘三个方面探讨其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中的乌托邦情结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这些人物形象揭示的是人尚未实现的状态或者部分实现的状态,看似描述当下,实则指向未来。这种乌托邦情结构成了鲁迅人格的主要特质,推动他不断走向自我生命的超越,也帮助他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叛逆。  相似文献   

14.
《风筝》展示出硬骨头斗士鲁迅的散文不仅有"怒目金刚式"的一面,亦有重视亲情、温柔细腻、反躬自省的另一面。《风筝》收入语文课本对于学生全面认识鲁迅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育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究其根本是传统思维作祟.鲁迅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批判思维对传统思维有着积极的纠正作用,有望成为鲁迅作品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6.
郭尧  刘腾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36-138
在鲁迅的作品中,“坟墓”这个意象频频出现。对于鲁迅来说,这一意象中包含着两大主题信息——“埋葬”和“留恋”,这两种共存的情感在鲁迅作品中有明显体现。通过解读鲁迅创作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心路历程,对鲁迅作品中“坟墓”这一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挖掘出鲁迅作品中一系列“坟墓”意象传达的关于生命、生存的意义和苦闷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经典作品的传播面临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但也要充分看到有利的一面。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指导中学生怎样做人和怎样作文两方面。必须建立中学语文教师、鲁迅研究学者和中学语文课本编者的交流互动共进机制。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一生致力于通过文学、文化活动改造愚昧落后的国民性,促使保守落后的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向着进步的光明的方向转变。为此,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大致的"捣乱"边界:尽可能地不直接同权势者发生正面冲突,以便使自己存活下来,并能够坚持"韧性的战斗"。除了改造国民性这一目标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外,统治者的残暴、对"不可再造的"个体生命价值的珍视以及庸众的"看客"心态等等也是他采取这一策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中国人对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译介的9篇西班牙作品全部出自巴罗哈笔下,又多次在译文的副文本等著述中给予巴罗哈高度评价。鲁迅关注的是巴罗哈弱小民族的出身及其作品中对于弱小民族品性和生活状貌的描摹,而同属于弱小民族的中国读者可以从中反观自身,鲁迅也在巴罗哈的文学世界里找到了异域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青年鲁迅在日本度过8年,形成对日本深刻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窃火”者的姿态,介绍日本进步文艺,号召国人向日本人学习.从1920年代后期起,鲁迅逐步接受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随后又鉴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其“日本视域”明显转换,他不仅旗帜鲜明地对日本“支那通”及“转向”文人提出批评,而且对日本的武力入侵表示坚决反对,借鉴日本和反抗日本两种取向明显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