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伶官传序》一文中有“智勇多困于所溺”一句,课本注释:“所溺,所溺爱的事物。”笔者以为此注不妥。“溺爱”意为“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适用于人,不适用于事物。《辞海》指出“溺”有“沉湎无节制”之义,如《晋书·宣帝纪》:“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笔者认为,“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溺”也是此义,全句可译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受他所沉湎的事物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迷而不溺     
《招生考试通讯》2014,(5):37-37
人人都知道天才需要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然而过分的沉溺却绝非天才之道。欧阳修有言:“智勇多困于所溺”。其实“迷而不溺”才是真正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史学界越来越关注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力图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探索,为认识相类似的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本文所拟述论的清代“溺女之风”,就属于上述类型的课题。“溺女之风”一清代的一个社会问题溺女系指对新生女婴施以淹杀,其以清代最为盛行。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仅仅把清代社会中所盛行的溺女现象,简单地看作为一种陋俗,并未给以必要的关注和加以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触龙说赵太后》一课时都把重点放在触龙的劝谏技巧上,着重分析他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顽固溺子的赵太后,让赵太后同意让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通过讲析,触龙的睿智也呼之欲出。这样讲解课文固然没有错,但对赵太后的认识却有失偏颇,没有对赵太后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每年5~9月,是中小学生溺亡高发时段,溺水,已成为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2013年江苏中小学生意外溺亡发生主要原因;结果:男生溺亡比率高于女生;意外溺亡年龄段:集中于10~12岁和13~15岁,占总溺亡人数71.8%;调查显示,溺亡者居住地主要集中农村,占总数78.21%,城市仅占21.79%;中小学生在水库、江河池塘等无人看管水域溺亡人数占本次调查94.87%;结论:以人为本着力提升社会监管力度,完善教育主管部门职责。  相似文献   

6.
[源出]   《盥盘铭》:"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语译]   此诗的意思是:"与其淹没于小人中,不如淹没于深深的潭水之中.淹没于潭水之中还可以游出来,淹没于小人之中就不可救治了."……  相似文献   

7.
清代福建溺女陋习及整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福建溺女陋习颇盛,这与奢嫁及百姓生活拮据相关联。溺女陋习干扰着清王朝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福建地方官依据中央政策,采取颁布禁诫溺女的法律,对百姓实行道德教化,实施社会救济以及大杀婚嫁奢华之风等措施。但溺女陋习扎根于固有的文化土壤,故政府的行为只能起到弥补损害和延缓蔓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建设学校溺㈥黝麟缀糕麟辩漕i 工业与民用建筑 355黼燃㈣燃麟缫囊囊雾参蕊ii 市政工程施工 35溺麟黼缫缫蘩黼黪甜i、 建筑装饰 44测缀燃溅糕瓣0眵j联系部门:招生就业办公室联系人:刘京辉于学民联系电话:(0lO)85982035传 真:(010)85963620 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缫黝燃隧黪藜誉餮爹:擞。 建材机械 139缀燃戮糕饕爹爹≯◇∥j 计算机及应用 102燃隰溯徽夔鬻譬≯0-” 机电技术应用 189溺鬻燃黼鳜霪≤雾_旷≯ 工业与民用建筑 69溺燃獭麟鳞≯085j i 工业企业营销管理 35黝麟燃麟攀黪黪≯77Il ji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溺溺缫麟豢蕤缫辫鬻_数j…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13年5月16日在其官方网站就近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行紧急通报,仅5月11日和12日两天,四省五地就连续发生5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19名中小学生溺亡。其中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一中5名初二学生是这样溺亡的:他们在东江边烧烤时,1名学生不慎落水,4名同学上前施救,结果造成5名学生全部溺亡。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韶山文物管理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拯溺局与拯溺局记碑,这是研究当时湘潭社会风尚、民间女婴救助及其运行机制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鲍亚民 《语文知识》2006,(10):28-32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拘泥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相似文献   

12.
正在种种安全事故报道中,"溺亡"无疑是高频词汇。"独自河涌边玩水9岁女童溺亡""2岁女童游船落水溺亡事发未穿救生衣"……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溺水已成为孩子们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同样,8月25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检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严峻的现实亟待改变,水上安全教育刻不容  相似文献   

13.
徐云 《教育》2013,(21):5
进入炎炎夏日,水上活动日渐多起来。家长们得注意了:7月是溺亡最多的季节。据广东省疾控中心透出的信息,溺水死亡已成为5岁至14岁儿童的头号死因。而早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每年溺亡者达44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2013年7月15日《羊城晚报》)纵观各类儿童溺亡事件,发生地区多为农村,溺水者多为留守儿童。从  相似文献   

14.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错误是开错地方的鲜花,教育者常常在对与错、错与纠错、纠错与究错间纠结、徘徊。面对学生、教师、教材的错误,我们该持何种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有错必纠,纠错必究,究错必改”,而这恰恰是许多教师所不具备的。戴文所呈现的纠错视角,由纠错向究错的华丽转身,不仅能够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学生、教师、教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错误,而且对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质效、助推师生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具有学科价值与意义。几十万思想品德教师倾注心力,必将开创学科教学“错纠之,因宄之,行改之”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5.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8号简之"■",学者对其有几种不同的校定。如《楚简释文》将其校为"微溺",彭浩先生校为"非溺",尹振环先生校为"隐弱"。另外,"■"字与《帛书老子》甲乙本"微眇",今本"微妙"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楚字"■"进行深入辨析,着重梳理"弱"、"溺"、"妙"、"眇"、"渺"、"伆"、"徇"等相关汉字的传世文献,论证其与"■"字的关系,从而判断此字隶作"溺",校作"弱"。并分别从文字起源与流变、思想内容与义疏等多个角度探讨"■"字释作"浮",义为"弱而不溺",引申为"浮沉"。最后据此推测出楚简版与帛书版非源自同一祖本。  相似文献   

16.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错误是开错地方的鲜花,教育者常常在对与错、错与纠错、纠错与究错间纠结、徘徊。面对学生、教师、教材的错误,我们该持何种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有错必纠,纠错必究,究错必改",而这恰恰是许多教师所不具备的。戴文所呈现的纠错视角,由纠错向究错的华丽转身,不仅能够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学生、教师、教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错误,而且对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质效、助推师生发展、完善课程内容具有学科价值与意义。几十万思想品德教师倾注心力,必将开创学科教学"错纠之,因究之,行改之"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摘要]溺婴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溺弃女婴,也称作溺女。这一陋俗在中国由来已久,直到民国时期,“溺女”现象在民间依然以各种形式存在。近代以降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的意识逐渐觉醒,知识分子更进一步有了对于“女人非人”的历史的新的审视、批判和考量,“溺女”这一现象也才进入不少现代作家的创作视野,成为被呈现的对象之一。现代作家们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女婴们可悲的命运和短暂的生命,并在思想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中对这一陋俗予进行了深刻的书写,这对于当代社会现象的思考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险大迷宫     
一瞪溺探险大迷宫  相似文献   

19.
Easy2岁了!     
‘经‘、气丫扒乞床J以。A丫!冬允雨水生日.枉嚷姆聆鉴悬石溺摹石麟墉‘所不冉众少干卿受夕剐礴叫‘啼争谬尹羚户~令女钮魔Easy2岁了!~~  相似文献   

20.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教材释义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一些小的失误积累而成的,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因自己所喜好的东西而陷入困境。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祸患可以积少成多,智勇双全的人也可能被自己喜欢的事物所迷惑。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不玩物丧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