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涵义的探讨,总结了乡村旅游的特点;并结合城镇化的发展,论证了乡村旅游和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既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区域,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布局空间。乡村旅游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发挥支撑效应,两者均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手。明确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可协同发展基础,围绕产业融合、布局统筹、农民利益保障及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两者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提高旅游城镇化质量是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文章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设施建设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上述四个维度及其下设的30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为我国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使乡村生态旅游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从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常见问题,阐述了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开发途径,希望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形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乡村旅游实施合理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的文化功能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者"回归传统"、追寻异域文化以达到怡情、增长知识目的的活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激励教育等功能.应该努力发挥乡村旅游积极的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形式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乡村旅游实施合理的发展 ,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探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但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存在着项目单一、季节性明显、模式雷同、缺乏特色、认识不到位、环境恶化等问题。对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政府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强化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维护景区形象;搞好旅游宣传;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努力做好乡村旅游市场开发服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旅游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者"回归传统"、追寻异域文化以达到怡情、增长知识目的的活动。文章通过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乡村旅游具有展示城市文化生活、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及激励教育等功能。应该努力发挥乡村旅游积极的文化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依托和载体,为促进湖州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找到了一条新路径。文章在分析旅游城镇化的内涵与必要性基础上,对湖州旅游城镇化的现实基础及有利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探讨,从城乡统筹视角出发,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城镇化空间布局、利益相关者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州旅游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也论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敏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Z1):15-19
文章在充分分析了乡村旅游及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旅游提出的背景,探讨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最终为乡村生态旅游这个新概念给出了笔者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探讨了乡村旅游的涵义和类型,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开发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处于旅游业与农业的交叉领域,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意义、针对性地分析了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教师专业化持续推进、社会角色深刻转变、群体性失落亟待缓解等问题呼唤乡村教师的文化转型。乡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由"人情"到"金钱",由首属群体向次属群体的过渡以及进入"弱关系社会"的现实,构成了乡村教师文化转型的基础。生活方式的重构和人文精神的重塑为他们的文化转型提供了方向。为了回应转型中的诸多挑战,除外源性的助力之外,还需要该群体挖掘其内源性动力,完成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16.
赣南乡村聚落城镇化的现状是水平低、发展快、困难多、压力大、质量差。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聚落规划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水平低和政策制度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科学开展城镇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移民、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改革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而形成的统一和谐的乡村景观。它是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特点。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 ,发生演化一致性原则和同时性原则 ,乡村旅游资源可划分为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要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整体开发和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以农业为依托,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显著而独特的作用。肇庆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应注意发挥好农业、农民、农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乡村城镇化是资源、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主体在空间组织规律作用下,形成空间组织实体的过程。经济活动主体在其目标利益的驱动下,对经济要素和资源进行空间组合,这种组合行为受其激励机制及空间集聚机制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深入揭示旅游城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黑箱”,为旅游资源富集区实现乡村发展“新跨越”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张家界为案例地,结合灰色关联法和VAR模型揭示旅游城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该过程大体呈现出介入、收缩、发展和巩固四个阶段。其中,介入阶段旅游城镇化的驱动力较弱,对乡村振兴的“生活富裕”子系统影响最大;收缩阶段驱动效应快速衰微,响应系数由1.174下滑至0.634,但对“生活富裕”的影响仍最为显著;发展阶段驱动力呈现持续增强的态势,响应系数由0.685提升至1.190,对“产业兴旺”子系统的影响效应最明显;巩固阶段驱动效应稳中有升,“产业兴旺”仍最为受益,但“治理有效”子系统的关联度依旧最低。影响机制分析显示,政府引导、交通基础设施、旅游业经济效应、旅游业就业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投资是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均能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效应,其中旅游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力最强,贡献度在滞后期末达到了23.76%,政府引导和旅游业就业效应的影响作用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