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务英语作为我国外语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高等教育舞台上已经占有了重要一席。它历史悠久,符合国家教育模式创新战略、培养目标综合,满足社会需求性高。但培养战略需借鉴中西,教育资源要求高,需要创新的商行为模式与英汉语言能力复合式培养模式。它有超过单纯语言培养的战略优势,符合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方向。因此,它有积极的人才培养和涉外服务前景。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传统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技创融通、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国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适应国家制造业和产业变革对机电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要,能有效提升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任务。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建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通过梳理我国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发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中美两国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明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归纳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国内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和输出高契合度的高瑞人才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是在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后,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路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培养为导向,开展各种创新创业人才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赋能。文章分析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价值,审视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突破口,核心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打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生态需要从培养什么样的卓越工程师、如何培养、谁来培养、在哪培养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也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工程教育改革虽然涉及诸多因素,但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日益深入,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该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军地合作培养模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以素质和能力为双轮驱动,研究在分析旅游双创人才内涵和驱动要素的基础上,认为构建以培养素能结合型、跨界思维型、个性发展型人才为目标体系,以实践平台、政策支持、效果评估为保障体系,以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手段创新、师资队伍重构为战略体系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推进旅游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主要依靠各级各类的人才,在各级各类的人才当中,青年人才是主力军.青年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未来人才强国战略的成败.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要场所,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富有重要的责任.文章从剖析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着手,阐述了人才强国战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对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探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虽然当前高校的教育制度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讨论了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要求重视导师制度和学生特点、注重教育培养过程的严格。在新工科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教育背景下要求研究生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注重自身对于创新的要求,以达到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队伍素质和构建科学考评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符合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由于时间短、经验缺乏,如何进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值得深入总结与探讨。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在"法学+外语"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皆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在以下方面遇到新的问题与挑战:创新与规律,"本色"与"特色"的关系,可否尝试"法学"学位的"本硕连读"以及"硕博连读",是否应该进行分层教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师资培育及其工作评价机制如何创新等,从而有效推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德才兼备的涉外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前提,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被有机地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中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科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方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等方面探讨了植物病理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阐述了新形势下植物病理学科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为农科类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新丝路建设战略构想,为高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为适应海上新丝路建设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形势,文章对海上新丝路建设战略背景下的涉外人才需求进行客观预测,以广西高校为例,对目前广西高校涉外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判,并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就涉外人才在海上新丝路建设背景下的培养模式创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即实施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做好涉外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构建涉外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校企"双主体"共建涉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一项重大决策。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TRIZ理论将创新人才分为四大类,并从创新人才培训、创新实践、知识产权三方面切入,构建了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社会全员的创新能力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针对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瓶颈,文章提出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郝爱文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2):51-53,56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符合国家要求,适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认知、实训、创新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院的办学理念,能够培养既有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对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终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面对和研究的课题。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科技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我国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落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形势要求,我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并对我校核地学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