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教育活动。研究人的本质问题,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要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社会本质两方面入手,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其理论着力点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相契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总结完善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并将其基本理论贯穿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提出明确要求。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着危机,出现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的情况。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其构建路径三个方面来谈了如何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红色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红色教育,很好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阶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能够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以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将会对红色教育基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促进红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学习方式产生双重影响。以手机媒体为视域,通过维护校园和谐网络环境,构建信息安全制度保障,革新思政教育实施渠道的方法,可以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正向人生信仰,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促进其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可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文章深入解析“四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的价值意蕴,明确二者融合可行性。从聚焦学习者困惑,锤炼教育者本领;加强多元化实践,激发学习者担当;增强四史渗透力,链接内容与场域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可促进学习者快速树立正确历史观,使其抵御不良思想侵害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作为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在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在进行人格塑造、人生设计的过程中,必然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发展方向,理应蕴含对美的追求。本文从审美教育这个角度来谈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触屏"时代这个词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各种电子信息智能产品出现,这些产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变革。"触屏"时代下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媒体,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渗透力,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平台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设"美丽中国"是人们对自然和非人自然物的理解、尊重和敬畏。"中国梦"就是要建成具有"生态文明"之美的中国,这也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祈盼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培养各类人才的高校有义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生态文明责任教育。高校应紧抓第一课堂的教学价值,第二课堂的传播价值和第三课堂的实践价值,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在校大学生能够全面认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形式满堂灌,教学内容着眼点窄以及工厂标准化式教学风格等缺陷严重影响思政教育效果。还有诸如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甄别和自我把控能力有限、原有思政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受到挑战、思政教育缺乏统筹全局等问题困扰思政教育开展。为此,在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提出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从线上线下教育环境、传统课堂教育理念、教育支持服务平台、教育现代化模式、教育多元评价等方面着手,结合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构建适合的教育体系,打造出教育新聚力,以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全面有效的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收效不大。而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正在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走向人本,从而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人数只增不减是当前高校就业情势的基本形态。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人数不减,但社会上的高质量职位招聘人数却在逐渐减少,因此为了稳定自身的就业方向,也本着刺激国家产业优化更新的基本目标。高校便会以开通创业课程的形式,试图利用高校教育优势培养出更多能够投身到创业进程中的学生。本文针对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而言,选择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概念,后针对思政教育以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必要性,最终则分析了融合性教育方法的实施路径。望文中内容能够为各个高校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也渐渐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而影响着新一代孩子的思想、行为、心里等方面,受此影响,目前教育行业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思政教育的特征和当代学生的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当前的思政教育要根据社会的进步做出改革创新,因此本文将针对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互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对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和探索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者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情绪理论有一定的契合,这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积极情绪有机结合,为高校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除了继续弘扬我党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之外,还需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观点,依据发展变化了的现实,注重多方位、多层次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所运用到信息量极为庞大,且传播极为迅速。在这一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遭遇很多未知的情况,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效果。笔者针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给予探究,并根据现实情况编制部分对策,希望能够给新背景下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体制给予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基于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作为经济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进行剖析,并尝试提出实施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带来以下挑战:班级教学模式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再适应,思政网络教学发展程度较差,思政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性不足等。微平台的应用正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兴趣,丰富了教师教学的内容,创新了教师教学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思政教学效果。怎样才能让微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现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旨在优化目前的微平台下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教育的生活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局势为我们审视当下高校日常教学中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观察和研究角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良好发展的前景,然而仍有一些学校还沿用着脱离学生具体生活实际,一味强调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且不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从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入手,进一步阐述和强调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生活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最终探讨了推进当今形势下解决问题推进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在全新教育环境下,如何正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含义,明确育人的目标行为,需要从教学要素层面展开分析,以课程之间相互联动的思维方式为主,直面当前高校育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达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本文分析课程思政教学要素,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机制构建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在校贫困学生的数量增加.贫困不仅带给这些学生物质上的贫穷,对他们心理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贫困学生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结合心理问题,阐述了加强对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